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08,(8):8-11
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8月4日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翻译界专家和学者围绕"翻译与多元文化"的大会主题展开为期4天的讨论。这是国际译联首次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举办国际翻译界的盛会。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9,(8):54-54
2009年6月19日,“2009中国国际翻译产业网上论坛”正式闭幕。这是中国翻译协会自2006年以来第二次举办“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也是中国译协首次尝试以网络平台来举办的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3.
郭晓勇 《对外大传播》2013,(1):17-18,30
他走了,走得那么突然!2012年11月10日早上7时许,中国世界语界翻译泰斗李士俊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不仅是中国世界语界的巨大损失,也是全球世界语界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2年12月6日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的主题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与翻译工作"。没有翻译就没有现代中国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在此之前,中国的翻译工作主要是让世界的先进思想走进来,这些思想囊括了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23,(10):39-39
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翻译中国”在当前阶段只能以中国人为主,外国人为辅。中国译者要有时代的担当,勇敢挑起对外传播中国的重担。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向不同文化传统的外国受众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国际形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我们既然能把国家建设好,就一定能把中国的故事讲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民的努力。当越来越多的人能用融通中外的方式对外介绍中国,中国的国际形象必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23日。北京什刹海后海小金丝胡同深处那幢幽静的院落,永远失去了它的主人——一位中国翻译界无人能比肩的大家.一位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学者——杨宪益。  相似文献   

7.
外宣材料作为一种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具有跨语言的特点,而且从其发挥作用的角度来看,具有跨文化和跨国界的特点,其译文更是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途径,所以外宣材料正确、恰当的翻译意义重大。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及外宣翻译基本概念等方面着手,阐述了跨文化语用学和外宣翻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跨文化语用学框架下改善外宣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由于有了翻译工作者的劳动,使这个世界彼此不再陌生。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使我们隔着二百年的岁月长河都能会心一笑;今天安徒生的童话仍然在润泽着人们的情感;高尔基的《海燕》沿着时光的海岸,穿行于这个斑斓的时代。2005年8月3日,在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举行了第十七届世界翻译大会,中国作为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的申办者,获得了成功;同时,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当选为国际译联副主席。消息传来,全国翻译界乃至外宣领域的工作者们无不感到敢欣鼓舞。因为在这个翻译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上,中国将又一次出演重要角色,在黄友义(以下简称黄)从遥远的芬兰坦佩雷市回到北京的第一时间内,他接受了本刊的采访。  相似文献   

9.
英国新教传教士理雅各自19世纪60年代始至90年代末去世止一直在英译中国儒道典籍,其翻译分为两个系列:《中国经典》和《东方圣书》。他以中国学人的研究成果作为阐释基础,采用麦克思·缪勒的比较宗教方法融合沟通中西宗教,以孟子的"以意逆志"作为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宗旨,采用丰厚翻译的形式和学术翻译的态度,真实地将中国的知识体系、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国的宗教等中国文化思想传播到了英语世界。理雅各是第一位全面公正英译中国主要儒道典籍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他的翻译与研究促进了海外汉学的发展,并影响了辜鸿铭、庞德等人的翻译,让中国思想在世界思想谱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02,10(10):40-40
2002年8月10日,国际翻译家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在气候宜人、景色优美的加拿大海滨城市温哥华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翻译界代表参加了大会。以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林戊荪为团长,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副会长尹承东为副团长的中国译协代表团一行11人出席了此次大会。中国科学院科技译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译界专家学也参加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11.
首届亚洲翻译家论坛7月31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亚洲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翻译家以及国际译联的官员在为期4天的会议期间交流了经验,加深了了解,促进了合作。亚洲翻译家论坛,是中国译协自1982年成立以来举行的首次大型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友谊、交流、合作。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是,酝酿成立国际译联亚洲地区中心。中国译协会长叶水夫代表译协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下面我们以《为亚洲翻译界的新局面而努力》为题发表他的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12.
《对外大传播》2002,(1):40-40
2002年8月10日,国际翻译家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在气候宜人、景色优美的加拿大海滨城市温哥华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翻译界代表参加了大会。以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林戊荪为团长、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副会长尹承东为副团长的中国译协代表团一行11人出席了此次大会。中国科学院科技译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译界专家学也参加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14,(8):F0002-F0002
正7月29日,中国翻译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中译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到会并致辞。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李肇星发来贺信,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唐闻生代表中国译协致辞。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主要新闻媒体、翻译行业机构、高等院校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蔡名照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翻译研究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适应了  相似文献   

14.
翻译事业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3日,在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翻译家联盟(简称“国际译联”)正式成员大会上,国际译联会员一致通过中国获得2008年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办权,中国上海将作为这届大会的举办城市;同时,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和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副会长邱举良再次当选第十七届国际译联理事。 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定于2008年8月4日至7日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翻译与多元文化在中国”。国际译联选择中国作为主办方,表明中国不仅在国际译联的历史上,也在全球翻译事业的发展中直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说明国际社会有强烈愿望了解中国。 世界翻译大会自1954年在巴黎第一次召开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七届,从历次大会的主题来看,“沟通”是其核心。沟通与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常态,只有在互通有无中知民族和国家之间才能达到相互了解和共同进步。由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习俗所带来的误解成为沟通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化解矛盾、消除误解、加强沟通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即将在上海召开之际,为使读者了解翻译事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本刊特推出这组专文,也算是献给世界翻译大会一个小小的礼物吧!  相似文献   

15.
杨春泉 《职业圈》2007,(4S):96-98
语言风格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问题,并且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文章从语言风格及其可译性谈起,并通过文学翻译的实例分析和探讨了语言风格的翻译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切优秀的、得以传世的外国学作品都是那个民族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我们把它翻译过来就能使我们的读也享有了这种财富。不记得哪位学说过“优秀的学是全人类的”,当然因为有语言障碍,就需要把它翻译过来。因此可以说学翻译是一项既重要又光荣的事业。几十年来,我国一代代的翻译家、翻译工作,都是沿着严复、林纾、鲁迅、瞿秋白等先驱开创的路,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性的劳动在学翻译这片园地上辛劳地耕耘着。  相似文献   

17.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由中翻译成外,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这一特点决定了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国文化"走出去"离不开翻译。当前,翻译如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大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中国软实力,是翻译界新的课题。通过构建中国翻译话语体系,提高中国翻译话语在世界文化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中国文化通过翻译这一途径"走向世界"的重要办法,也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必经之路,而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思想恰好为这提供了价值指导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9.
近代翻译是中国翻译事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主要原因在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以及外国列强的入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近代翻译发展的重要动力,直接决定了译者翻译的选材及意识形态的变化,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近代翻译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及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许渊冲的翻译和翻译理论一直是国内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到目前为止,许渊冲研究依然是热点。然而,在许渊冲的翻译研究中,存在一些明显的误解或误区。许渊冲的翻译和翻译理论,宏富而周全,在未来的许渊冲研究中,还有一些可待发掘或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