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影响这种智力活动的发展和效果的关键是思维方法,即平常所谓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有根有据.因此,在指导学生读数学课本时,不能只满足于获取知识,还应重视思维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教育界对知识掌握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同步说与非同步说两种观点的片面性,指出这两个过程应是同步性与非同步性的统一.根据这个基本看法,文章进一步阐述,为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智力,在教学内容上,应以系统的科学知识组成教材,并适当设计某些专门训练智力的补充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智力活动程序,引导学生通过进行这些智力活动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或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皮亚杰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天生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掌握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在智力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外界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这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智力活动。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这种智力活动是外部物质活动向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事实证明,这种智力活动的形成,需要学生在头脑里来回往返,从模糊中渐次分明,而且要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从许多有联系的材料中自己去体验掌握。我们可以这样简明地表示出数学的思维程序:  相似文献   

5.
教学活动是一项双向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因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都离不开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  相似文献   

6.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来实现,这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有效的课堂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要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前要结合教材知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而在这特殊的认识活动中,学习动机是内驱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笔者认为,教学的艺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具有一种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探究知识、获得知识的同时,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潜能得以开发,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智力和智力活动到目前为止,虽然关于智力的实质问题,心理学界仍是众说纷纭,但关于智力的发展问题,心理学家的倾向性意见已经很明显,即人的智力不是纯属生物遗传的先验的东西,而是后天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是在掌握知识的进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智力活动的产物。人类个体从遗传获得生物  相似文献   

10.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持久性的知觉活动,是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开端和源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那么,在科学课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靠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一以贯之的原则,而记忆是掌握和再现这些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不少同学因记忆方法不当而使自己的记忆效率不高,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说到创新能力,我们很容易把它与智力活动联系起来。毫无疑问,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意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对教育来说,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改革教学观念是否重视创…  相似文献   

13.
如何指导学生读数学书,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但从平时教师的谈话内容和报章杂志上登载的资料来看,大都涉及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获取知识,涉及如何通过读书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还不太多。本文拟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在指导读书中训练思维方法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影响这种智力活动的发展和效果的关键是思维方法,即平常所谓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有根有据。因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不但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而能力的形成,既需要准确掌握知识,又需要积极的智力活动.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等,而积极思维又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呢?一、在讲述基础知识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必须有准确和牢固的知识作基础,因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在不断积累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必须讲清楚基础知识.为了突出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教师的讲述应有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组织上,保持严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讲述中,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他们在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在掌握知识过程的注意、观察、思考、想象等智力活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经常遇到却又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过程的实质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是一种传递、加工、贮存和再创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需要学生个体和集体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智力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个体认识。通过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感知、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指学生在自身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智力活动。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之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表现。当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获取信息、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阅读技能。《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  相似文献   

18.
(一) 知识是人类在生产斗争、社会革命和科学实验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系统。任何知识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晶,是人类继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工具。知识的不断丰富,给人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说,知识的掌握影响着智力的发展;知识是人类在主动认识和改造主客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或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皮亚杰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天生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掌握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在智力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是双向交流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者基于自己与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一、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1.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