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训练的效果是建立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运动量太小,机体的反应就小,机能状况也就得不到更大的改善;反之运动量太大,超过了运动员的负荷,则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疲劳。本文在女子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采用“最高负荷六次”训练法,从根本上提高了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刘凯  燕铭 《辽宁体育科技》2001,(3):13-13,19
运动训练的效果是建立在适宜的运动量的基础上的,运动量太小,则刺激小,因而机体的反应也小,机能状况也就得不到多大的改善;反之运动量太大,超过了运动员的负担能力,则也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疲劳或伤害事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女子举重训练的亲身体会,提出在女子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采用“最高重复六次”训练法,从根本上能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为验证此观点,笔者利用94年度鞍山地区体校举重班选材之机设计了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3.
现今的运动训练虽然已从自然阶段、新技术阶段、大运动量阶段进入多学科的综合训练阶段,但大运动量训练对长跑运动而言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训练原则,大也要讲科学。一、运用脉搏测试进行监控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中,比较难以掌握的是,即要大到机体的机能与代谢产生较深刻的变化,又要使机体经过不定期中、小运动量的调整自然达到恢复,这就需要科学地监控。  相似文献   

4.
1.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1.1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与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强度大、密度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或长时间的耐力训练。首先应该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对待因训练而引起的生理、心理性疲劳。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吃苦与达到良好训练效果的密切关系,力求自觉、主动地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在  相似文献   

5.
运动量、过度训练及过度训练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多数运动员倾向于大运动量训练 ,因此 ,过度训练常在优秀运动员中发生。资料表明在运动量与提高成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行车运动员在大运动量或大强度训练课结束后.会出现尿蛋白阳性结果和尿比重增大两种情况,严重影响到训练水平和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运动量训练对大鼠血睾酮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红梅 《体育学刊》2001,8(3):63-64,67
为探讨运动量与血睾酮及相关指标的关系,对大鼠进行小运动量和大运动量两种训练,观察不同运动量对大鼠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和皮质酮(C)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小运动量组大鼠血清TT、FT和C均未出现明显下降;大运动量组大鼠血清TT、FT和C均出现显著性降低,并且TT/C值下降幅度达40.22%。因此认为,过度训练引起运动性低血睾酮,适度的运动量训练可以避免低血睾酮;血清游离睾酮的极度低下是引起低血睾酮的直接因素;血清皮质酮浓度降低反映机体应激能力低下;TT/C值可作为判断过度训练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就如何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业余田径训练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才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从举重项目的运动特点来看,运动员需要长期的大运动量训练。对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训练时间安排、技术动作的规范、运动量、营养补给等某一方面出现差错或不足,都会引起运动损伤。因此除了应从以上几方面加以注意外.还应挖掘和运用我国中医理论,探讨通过中医药剂增强举重运动员体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男子篮球专项大运动量训练的综合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篮球大运动量训练期间及大负荷训练课后受试者血液及尿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 ,血NH3与血LA相似 ,表现出对运动强度的高度敏感性。Hb、BUN、尿PRO及URO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随负荷量大小及机体和机能状态的变化呈现出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说明适用于篮球专项大学生的“大运动量”以略低于同龄专业运动员的运动量为宜。但所测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提示篮球训练监测应注意指标选择的多样化及测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高考主要指体育技术考试。体育高考是一种竞争淘汰式考试,“万人过独木桥”。所以为了争取出线、各校专门委派教师制定训练计划进行强化训练。作采访了几位中学体育教师,发现他们以加大运动量来提高素质,以重复性训练来提高技巧,但很多人事与愿违,老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同学流了多少汗水,最后没有录取。也有的平时素质不错,运动成绩也很好,但到考试就是不行。经调查分析,有如下几方面原因:第一,考前运动量过大造成过度训练引起过度疲劳,第二,考前精神压力太大引起运动紧张综合症;  相似文献   

12.
现代女子举重训练,教练员对运动员所施实的训练方案之一是观察运动员是否适应大运动量训练的承受能力,这一量化指标直接关系到运动员专项能力提高的幅度,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是教练员安排的训练量及运动员训练质量的综合(排除其他因素:如自身身材条件、营养、恢复等因素),以训练运动量的科学为前提,训练质量为关键的训练,已成为女举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参加2018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的中国国家竞走队作为研究对象,以赛前训练情况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来对中国国家竞走队赛前训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竞走队在备战2018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期间(5周),以中等强度和中等运动量为主,平均运动量保持在80%,最大运动量为95%,并无超负荷运动训练的安排,每周总训练量在前4周呈现出逐渐递增的情况,在第5周,即赛前1周,教练组适当调整训练量,训练量减少为80%的平均水平,有利于选手储备体能,积极备赛。(2)在训练内容安排方面,本次赛前训练在高原地区进行,训练内容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其次是专项能力训练,速度耐力训练较少。本次备战2018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的运动员,其赛前训练计划制定较为合理,训练内容以及训练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1、赛前训练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陈东华(91年10月出生。05年全国体校比赛获女子组400米第1名)今年的三次大赛的赛前二十二天的训练安排我认为是成功的。赛前训练我主要抓了三点:(1)要敢于大强度训练;(2)运动量不能降得太多;(3)训练节奏要明显。陈东华赛前半个月还进行三至四次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这些段落的强度都是她全年最高强度。  相似文献   

15.
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如何应用补益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在高强度、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方针指导下实现的。如运动量过大极易引起过度疲劳,出现各器官、系统机能失调的现象。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应用补益药,能迅速消除疲劳,增强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本文就辨证施朴、合理配伍、切忌滥补和宜通补而不守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在高强度、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方针指导下实现的。如运动量过大极易引起过度疲劳,出现各器官、系统机能失调的现象。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应用补益药,能迅速消除疲劳,增强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本文就辨证施补、合理配伍、切忌滥补和宜通补而不守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一、合理安排运动量,科学调整训练方法临考前的训练一定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调整训练方法,注重训练质量,每堂训练课运动量的安排应遵循:加大一适应一再加大一再适应的原则,绝不能引发身体伤害事故。根据运动量超量恢复的原理,临考前对考生安排合理的运动量训练,科学调整训练方法(表1),有助于提高考生术科考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大运动量训练时,要注重科学的监控以及量与强度的合理配置,避免走两个极端,从而影响训练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1.当今国际马拉松训练发展趋向马拉松项目属于典型的体能类耐力型项目。当今的马拉松运动训练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即训练负荷正从大运动量向大强度方向转化,负荷量逐渐下降,强度逐渐增大。其次,大运动量和大强度相结合,两者同时变化,同时达到最大值。1.1为加强训练过程和大幅度提高机体训练水平,使各种辅助训练手段的负荷量达到最大值其手段包括:海拔2500米以下的高原训练、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训练、应用各种辅助器械的训练、增大难度的训练等等。应用这些手段可以强化长时间快节奏运动员的基础训练的过程,使之达到与提高机能训…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法,对备战第29届奥运会的国家男子拳击运动员冬训期大强度训练周CK、BUN、T、C、T/C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对国家男子拳击队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CK、BUN在大强度训练中期显著性升高,训练后期下降至训练前水平;T、C变化不显著,T/C比值在训练后期显著性低于训练前.提出:冬训期间,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运动员血清CK、BUN显著性升高、T/C显著性降低,机体机能状态产生适应性变化;经过积极性恢复,可改善或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