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那  盛蕾  曹佩江 《体育与科学》2011,32(2):81-87,99
现代运动训练趋向于对训练负荷精确控制,对负荷控制的个体化,Trimp作为计算运动负荷较为科学的方法,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得到运用,本文综述Trimp的不同计算方法以及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旨在丰富竞技体育训练监控手段,为科学训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丽萍 《精武》2014,(36):25-26
该文结合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分析和总结了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的表征,有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积极主动地克服"高原现象"。并且该文从动作技能掌握、身体素质、心理因素、运动负荷、表现力五个方面分析了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产生"高原现象"原因,并根据上述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帮助运动员尽快度过"高原期",从而提高技能水平,促进竞技健美操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竞技运动不断发展的今天,训练计划的安排愈来愈系统化、科学化,而恢复手段是必须考虑在内的,疲劳在竞技体育的训练中是客现存在的普遍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而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只有解决好训练——疲劳——恢复对立统一的矛盾,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1.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自19世纪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关于疲劳产生的机制仍无  相似文献   

4.
<正>武术运动员一般从六七岁开始习武,运动竞技期可持续到30岁左右,而运动寿命可延长到终年。儿童少年阶段训练是竞技能力持续增长的黄金时期。在这长达十几年的岁月里,运动员在常年累月的运动负荷刺激下,其竞技能力趋于稳定,机能对训练负荷已产生了适应性的机能变化。如总采用常规负荷,继续恪守少儿时期不宜采用大负荷训练的传统观念,则运动训练的生物适应和生物改造功能就不能得到发挥,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技能和竞技水平就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情况,作者在  相似文献   

5.
准确理解和把握掷铁饼项目特征,对深刻认识专项运动形式,树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全面发展铁饼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又好又快地提高训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趋激烈的世界竞技体育使运动员为战胜自己的对手不得不从事长时间、高强度、大运动负荷的反复训练;并在训练之外寻找各种营养手段以增强运动能力。合理的营养是决定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的一个显著因素。“运动员的能力受遗传、心理、生物力学等多方面影响,但合理的营养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且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由体能、技能、心理能力和智能组成。竞技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成绩,对试点中学技能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和运动负荷的安排进行科学化程度的分析,为试点中学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 的意义。技能训练是由技术训   一、技术训练安排分析练和战术训练组成的。   运动技术是充分发挥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技术动作的有利时期,教练员在技术训练中的指导思想、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对技术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一 )技术训练中教练员指导思想分析 表 3…  相似文献   

8.
恢复是提高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张斌  许水生 《冰雪运动》2008,30(3):15-18
速度滑冰是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训练负荷往往接近人体生理极限,产生运动疲劳是一种必然现象,不及时消除会形成过度训练,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及时进行必要的恢复训练和心理调整并补充能量和营养,对体能的恢复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及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速滑运动员运动疲劳的产生,认为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是主要原因,提出采取运动性手段、物理性手段、中药补剂、合理营养膳食和强力营养补剂心,以及采取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意念放松法等心理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残疾人竞技体育与健全人竞技体育相融合;残疾人竞技体育的选材要注意方法、指标,并结合运动员身体特点;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把握好运动负荷,选择好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器械设计的人本化以及场地的无障碍等;运动竞赛方面要考虑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和比赛的组织、新闻报道以及观众应具备一些常识;加强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医疗、生活、交通等方面的保障工作;最后要关心残疾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0.
国外的训练实践证明,电刺激技术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然而,国内一直没有竞技体育所需的电刺激训练仪器。研制我国自己的运动电刺激训练仪,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力量训练和肌肉恢复提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该仪器经国家举重队、国家田径队等全国8省20多个单位的使用证明,它适用于运动训练、康复医学、软组织损伤、体育健美等领域。该仪器刺激波形、频率、刺激时间、间歇时间随意可调,可单、双路操作,有灯光、数字显示和安全保险装置。  相似文献   

11.
国外的训练实践证明,电刺激技术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然而,国内一直没有竞技体育所需的电刺激训练仪器。研制我国自己的运动电刺激训练仪,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力量训练和肌肉恢复提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该仪器经国家举重队、国家田径队等全国8省20多个单位的使用证明,它适用于运动训练、康复医学、软组织损伤、体育健美等领域。该仪器刺激波形、频率、刺激时间、间歇时间随意可调,可单、双路操作,有灯光、数字显示和安全保险装置。  相似文献   

12.
对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现象与超量恢复原理的审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运动训练的超量恢复现象的分析认为,机体承受已适应的运动负荷刺激对物质的消耗,至机体机能恢复到原有水平所出现的波动现象,是机体机能的消耗与恢复达到充分平衡后的后效应,不会对机体机能能力产生直接的提高与降低。其原理,是机体在适度刺激条件下适应外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机体内环境偏离平衡态后所出现的过量恢复和恢复后在一定值的范围内波动。根据运动训练中机体承受运动负荷的特点,认为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原理是指机体承受超过原有运动负荷刺激后,所达到的适应性恢复水平与原有恢复水平之差。  相似文献   

13.
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在训练负荷、比赛负荷以及其他为提高竞技能力和竞技准备而采取的措施的影响下提高的。身体素质的训练是训练负荷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运动竞技能力主要通过运动刺激来提高,如果这种刺激能产生训练的效果,也就是能发展,保持某种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运动训练的特征及价值创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层次性的人力资源配置、极限性的人体运动能力开发、高投入性的物力财力、高介入性的现代科技手段、客观性的运动训练效果检验等方面,揭示现代运动训练的特征;阐明运动训练实践是对竞技体育价值潜在性的开发,运动训练是实现竞技体育价值的转化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现代竞技运动恢复理论新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越莉 《体育学刊》2004,11(1):121-123
结合现代竞技运动训练的特点,提出现代竞技运动恢复的理论基础、恢复原则和恢复方法,以树立“多维立体”的恢复观。  相似文献   

16.
现代竞技运动为了提高运动成绩,不断的寻找着训练方法手段以提高运动员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能力,在近些年训练过程中逐渐普及生物力学刺激的手段方法。在现代训练中有关使用震动作用的问题已经被研究,以及有作者指出:生物力学刺激是运动员功能性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定性及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负荷是竞技运动过程中通过各种身体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有机体所施加的刺激。严格地说,运动负荷应该包括生理与心理负荷两个方面。由于评定心理负荷的可靠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研究生理负荷。  相似文献   

18.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应进一步研究、拓展和贯彻,使“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更加科学化。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运动竞赛的核心是负荷强度,而不是负荷量。只有平时高强度的训练积累,才能适应比赛对肌体的强烈刺激,使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强度不断提高。孙海平教练采用小周期、短节奏、高强度的训练方法,注重以强度为核心的运动负荷,辩证的处理量与强度间的关系,是对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手段与方法的日益科学化,气功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逐渐取得成果。本文对气功在竞技体育应用中的成果和学术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运动训练中运用超量恢复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茂湘 《体育科学》2002,22(2):59-62
根据运动训练中机体承受运动负荷的特点,研究认为: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是指机体承受超过原有运动负荷刺激后,所达到的适应性恢复水平与原有恢复水平之差。对目前国内流行的超量恢复训练理论再思考后,提出:在运动实践中运用超量恢复规律的关键是合理安排休息间歇,具体要求是综合运用诸训练原则,目标是不断出现相对更大的适应性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