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淮北扬庄矿Ⅲ625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6煤防治底板灰岩含水层注浆加固改造工程的背景条件、实施方案与钻进、注菜工艺.依据注浆量、透孔或取芯验证和一、二次物探对比等综合测试技术,评价注浆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新桥煤矿2203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周围邻近地区突水频繁、水害威胁严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的必要性,阐述了实施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的设计内容及工程应用实践方法,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天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上段含水层和二1煤层顶板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为寒武系含水层、太原组下段含水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主要水害类型是: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水、断层水、太原组下段灰岩和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水、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及老空区积水,防治水重点是二1煤层底板水、断层水。  相似文献   

4.
邢台矿十一采区断裂构造及隐伏陷落柱发育,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主采煤层五号煤底板隔水层薄,再加上底部大青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强、接受奥灰水补给、水头压力高,从而给五煤开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针对采区的水文地质特点,采用底板注浆加固的方法治理受水害威胁的区域以实现矿井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义井田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背景,对采动过程中底板承压含水层水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在分析地质采矿条件基础上,抽象出的地质模型为:地层水平,煤层埋深750m,平均开采厚度4.4m;二1煤底板至L7灰岩间隔水段平均厚度10m,L7灰岩至奥灰间平均厚度40m,L7灰岩含水层平均厚度4m,L7灰岩含水层水压5MPa。根据以上条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归纳了底板采动的应力状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沙章图煤矿主井砂岩含水层多,空隙水发育,含水量丰富,注浆非常困难,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研究确定对含水层近距离工作面预注浆、井筒短段掘砌施工,安全高效穿过了空隙水发育的砂岩含水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肥城矿区兴杨公司地质采矿条件,深入分析了底板突水注浆改造技术对突水的防治作用,系统研究了注浆改造施工工艺,并以9803工作面为例说明复杂构造松软底板煤层,通过注浆改造结合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可以实现煤层的安全回采。实践证明,底板突水注浆改造防治技术措施在肥城矿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朱庄煤矿Ⅲ634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状况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采用地面定向钻技术结合井下钻探验证和疏放的技术方案来处理该工作面的灰岩水防治问题。工作面安全回采表明,本技术方案能很好地实现工作面底板灰岩水的防治,确保工作面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9.
马蹄沟井开采的煤层为煤5层,其顶底板均为含水层,透水性虽弱,但在采动裂隙和原生裂隙的作用下,其透水性增强,充水面积增大,致使综采工作面顶底板均有水患存在,顶板有淋水,底板有渗水,造成工作面内煤层潮湿,工作面下口出现积水,既影响运输,也影响煤质,直接威胁工作面正常生产.面对这种情况,通过在皮带巷倾斜下部煤柱中开掘泄水巷,利用泄水巷治理水患的技术.并在2511~2516共计6个综放面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超化煤矿工作面断层出水情况,通过分析此次出水原因和出水水源,制定出了堵水、断层加固方案,采用合理的注浆工艺和方法,成功实现了对工作面出水的封堵,消除了工作面底部承压含水层的威胁,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6)
任楼矿地质类型为极复杂型,中六轨道大巷中段掘进过最大落差约100m的F2断层组。受断层影响巷道距底板太灰水较近。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加强巷道抗剪切应力强度,对底板及断层带施工注浆钻孔进行探查、注浆加固,以阻断导水通道,增强巷道底板隔水性能及抗变形能力,防止深部灰岩水通过断层带及底板进入巷道,降低巷道突水系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平煤四矿庚20煤层底板寒武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裂隙发育特征、含水性及补给与径流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寒武系灰岩属弱富水性,补给有限,以静储量为主,易于疏干;庚一采区涌水量为55.78m^3/h,带压开采安全水压值为0.5MPa。  相似文献   

13.
根据米村煤矿一1煤层的赋存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对一1煤层顶板、底板及断层突水性进行分析预测,用目前煤炭系统公认的突水系数法,对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预测,将矿井一1煤层划分出安全区、威胁区和危险区,针对不同类型水害制定防治措施,指导矿井一1煤层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4.
淮北煤田某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根据水文勘探和矿井地质资料,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灰岩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如果因构造使得砂岩与灰岩含水层相联通,将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采用直流电阻率法对主要断层位置及其含水性进行勘察,对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防治矿井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勘察方法及其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带水压开采务件下,为了消除采煤工作面底板承压水的威胁,结合谢家集一矿煤层底板含、隔水层情况,采用突出系数法划分底板承压水突水威胁区域,通过钻探方式查明底板承压水赋存情况.在工作面生产过程中保持均衡推进以减少前方移动支撑压力对底板隔水层的破坏,实践表明:通过疏放水、合理设计工作面、均衡推进等综合防治水地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工作面底板的涌水量,降低底板承压水出水概率,有效防治底板承压水.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矿井充水水源、水化学特征、充水通道及影响因素等几方面深入分析了常村煤矿矿井充水条件,详细论述了工作面涌水与含水层类型、特征、赋存条件的关系,以及与煤层顶底板隔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结构关系,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其他煤矿水灾害防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某矿构造突水可能性大,危险大,水压高、含水层多等特点,为了达到巷道掘进面顺利通过断层的目的,采用"三维"立体加固技术对构造破碎带进行处理,选择适合该矿的注浆系统,并设计了合理的注浆工艺和注浆参数。结果表明,"三维"立体加固技术有效的改造了构造破坏带,解除了断层水害威胁,确保了巷道安全穿过断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苗育生 《科技风》2011,(19):43-44
Ⅲ644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掘进准备过程除受煤层底板灰岩水和顶板砂岩水的影响外,还受到浅部小煤矿老空积水的潜在威胁。本文介绍了应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进行水患的超前探查工作,既消除了安全威胁,又尽可能地减少了对施工影响,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的准备提高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方飞  聂新辉 《科技风》2012,(16):125+129
针对作为煤矿主要充水水源的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三河尖煤矿根据以往顺便电磁勘探及实际揭露资料,掌握了其富水性及涌水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太原组灰岩水防治技术。特别是在北一运输石门掘进过程中,通过施工钻孔,对太原组四灰含水层进行超前疏放,有效地保证了巷道施工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从工作面概况、工作面布置、含水层分析等方面,论述了在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薄基岩区防止溃水溃沙的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