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颂 《传媒》2003,(3):21-22
目前,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行业,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很多年轻人向往它,想走上这个岗位;广大观众也喜欢主持人节目。节目主持人大多比较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希望成为“名主持人”。有些节目主持人确实主持得不错,名气很大,拥有一大批观众。但是,也有一些节目主持人,自我感觉良好,却并不受欢迎。原因很多,而走上了演艺化的道路,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一切新闻采访活动的基础,往往成为决定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 采访中,记者要问得有水平的确不容易。老记者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指出:“访问不难,发问实难。”著名记者柯天也深有同感。他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指出:“采访是一种应世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而这所有的困难在担任采访提问任务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道理很简单:广播、报纸等传媒中,记者若提问不当,尚能加以隐藏。而电视节目主持人提问的表现让观众一览无余。鉴于电视的“放大功能”,还会对提问时“精彩”或“拙劣”加以夸张,所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提问敏感起来,并自觉地将提问水平纳入衡量主持人整体水平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栏目的门面人物,是电视节目能否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他们直接与观众见面,进行交流,传递信息.观众是如何看待主持人的?主持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从观众对主持人的褒贬,可见一斑.1.主持人应以平常心出现在观众面前.节目主持人的定位,现在理论界众说纷法,但不管争论如何激烈,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小到代表着他所主持的节目,大到代表着电视台,甚至是党或政府.所以主持人是一个公众形象,因此,必须很好地注意主持节目时的形象定位.可是,有的主持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自传“…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活跃在新闻、社教、综艺、体育等栏目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其不同的风格与栏目一起走近千家万户,受到观众的欢迎。节目质量的高低、效果的优劣,与主持人的素质密切相关,这其中,主持人的采访功力举足轻重。如何才能提高主持人的采访功力,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向观众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时,不仅要通过主持人的口头语言,还要通过主持人的体态语言来传递。体态语运用得好,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对主持人产生信任感;如果运用得不好,就会引起歧义进而影响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并对主持人所传达的信息产生怀疑。作为与观众通过屏幕进行交流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成功地把信息传达给受众,不仅要明白各种体态语的含义,而且还必须准确完善地使用,使观众通过主持人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等更好地接受信息。因此,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进行体态语言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主持人与体态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态语是人类交往中非语言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观众收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言”与“行”是被观众的听觉、视觉一并接收的。主持人的体态语在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有声语言相匹配共同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那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公共形象”,也就是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和价置,它是观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外在形象的总体评价。笔者认为,主持人真实的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主持人扮演着多种角色 ,他 (她 )既是一个具有个性色彩的活生生的人 ,同时也是电视媒体的形象代表。此外 ,他 (她 )还要扮演社会 (观众 )所赋予的特定的社会角色。一、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的理解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的重要标识 ,一方面要服从电视媒介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满足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而生活中主持人的“个人角色” ,则处在“媒介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 ,如何将个体角色、媒介角色、社会角色这多种角色扮演好 ,是考量电视节目主持人水平的基本标准。《中华医药》栏目对其主持人的“媒介角色”的要求 ,是与该栏…  相似文献   

9.
张铭 《视听界》2000,(3):24-24,23
传媒要争取受众,新闻作为电视节目之一,有一个如何“传”得更好的问题。用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本来就是电视台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说单篇新闻稿件在选题、内容上的改变还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话,主持人播报方式的改变就相对容易一些,至少有个性魅力的主持人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受众)。这是观众对媒体的要求,同  相似文献   

10.
一个电视节目要想做到成功,吸引观众、贴近观众,这就需要一个极具魅力的主持人。主持人的魅力如何体现,在展示自身形象的同时如何展示个人素质和特点并且吸引观众关注节目、喜爱上节目,是每个想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和电视节目策划人都在不断探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何在众多  相似文献   

11.
做一个会提问的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健 《记者摇篮》2006,(8):63-63
有人说:可以把时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分成入眼与入脑两种,前者只能让人看在眼睛里,而后者则可以让人通过他的提问与阐述而把他记忆在脑,留存在心。因此,做一个有头脑的主持人而不是一个道具般的“播报员”,学会问“问题”应是目前主持人努力的方向。首先,主持人问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主持人问一些对谁都能发问的笼统问题,比如“你有何感想”之类的话。提这样的问题主持人虽然比较省力,但是对方的回答与主持人想要真正得到的信息不符,很难问到点子上。如果再想通过这样的问题从对方那里真正深挖出东西来,更是没有可能。对…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核心与灵魂,主持人本身的综合素养成为节目传播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养构成中,人文素养是其重要内容,它能更好地促进节目主持人与观众沟通,使节目更具可视性,赢得观众的青睐。当前,  相似文献   

13.
赵忠祥是我国最早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现仍在中央台主持“人与自然”节目。7月20日《解放日报》、7月17日《生活周刊》分别发表了胡国强和大伟对赵忠祥的采访,他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沈蕾 《视听纵横》2007,(4):115-115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就是指主持人在多个或多种电视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稳定性的个性特征。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在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中脱颖而出,让观众成为你的“粉丝”,就要凸现出个人的与众不同,也就是个性化风格。这种个性化如今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主持人的风格直接影响到节目的风格,关系到整个节目的传播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孙平  李丽  李赢 《青年记者》2007,(10):77-77
电视节目,尤其是一些名牌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往往是观众熟悉的对象,他们的言谈举止、风格特点都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很多主持人,尤其是全国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早已走上了明星路线。近些时日电视主持人的活动又出现了新的特点:目前一些知名电视媒体中的主持人打破栏目界限,活跃于各个娱乐节目中,自身也变成了这些节目中的娱乐元素。表面上看这是许多电视节目招揽观众的有效手段,但是主持人资源被如此频繁地利用甚至滥用的现状值得业界深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经济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素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重外不重内,主持人素质“营养不良”。一些经济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往往重形象、轻内在,重年龄、轻阅历.重口齿、轻素养,走入了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误区.影响了节目质量。在“华鹤杯”优秀电视经济节目主持人展播中.有一期《股市分析》节目,采取的是主持人在演播室采访股市专家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何琳 《新闻前哨》2008,(4):57-58
一个受观众喜爱的收视率高的节目,主持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栏目和主持人可谓“相依为命”,成功的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可以使主持人为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同样,优秀的、与栏目融为一体的节目主持人也可以使节目锦上添花。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向杨 《视听界》2010,(4):109-109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 1.目光语 人的目光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交流喜怒哀乐。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运用“眼语”来说话。凡是主持人与嘉宾或观众交谈时,都要善用目光语向对方传递各种信息,让对方感受到主持人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另外,主持人是对着摄像机说话,应把镜头当作观众的眼睛,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真诚地为观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电视与观众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电视节目主持人已非以“我播你看”为主的电视资源紧缺时代,把信息传播给观众便万事大吉,电视市场的细分化与电视观众需求多样性的扩大,使每一位节目主持人都要接受市场的考验和观众挑剔的目光。“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以改变一个台的形象”,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以改变一个节目的命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呢?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一、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首先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这是新闻媒体发挥喉舌…  相似文献   

20.
徐锐  曹晶晶 《报刊之友》2012,(2):132-133
当下电视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主持人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比赛,其选拔要求必定是各大电视台参考指标。本文从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评论型”主持人是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与培养的趋势、“评论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为“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提出一些的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