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戴志鹏 《体育科技》2022,(5):143-14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调查法,讨论了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问题。研究认为,聚焦课程目标,以成果导向教育的价值取向,细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标准;夯实课程内容,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构建“导入型”“嵌入型”“自主型”和“实践型”创新成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实施,以线上线下、教师团队、校企合作和项目导师教学,创新创业多元教学模式;深化课程实效,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呈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研究式"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体育师资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在客观分析“研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式”教学的实施程序和发展“研究式”教学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课"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志  窦美婷 《体育学刊》2004,11(6):105-107
探索了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以学生自练、议练、创练为一体的体育课“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个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积极探索创新、能接纳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校成为创新的基地。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一、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课改教学理念是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动”字,重在“创”字。使学生在动中得到锻炼的价值,在创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富于幻想,敢于实践的小“将军“,他们活…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06,(1):F0002-F0002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按照“以发展为主题,以质量创品牌,以特色铸优势,以创新争一流”为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人为本,继承创新,科学高效”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不断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胡瑗顺应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继承宋以前儒家教育的传统基础上,创造了“苏湖教法”。胡瑗把“创新”作为“苏湖教法”的核心,以此选育人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胡瑗的“苏湖教法”成为宋代的主要教育方法,胡瑗的教育思想也为“宋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暴威 《体育世界》2007,(4):22-23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分析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认为学校体育必须遵循“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以实现培养自主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我今天介绍的“一校一品”的学校是乌鲁木齐市第五小学,连续三年全国足球冠军。学校坚持“以教研促发展、以创新铸特色、以特色创名校”的办学理念,创新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局学校”“自治区小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自治区足球示范学校”,以足球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全面促进学校品牌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学校体育向“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实施学校体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创新教育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体育创新教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开放的大教育"体系下可持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提出要可持续地培养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应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开放的大教育”培养体系。实施要点为:树立“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实施“体教结合”;贯彻“科教兴体”,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完善岗位培训体系;以及将体育学院办成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刘志敏 《体育学刊》2003,10(2):78-80
对我国普通高校“传统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与爱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近几年,我国部分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实施了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它必将成为面向21世纪我国高校最具有生命力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应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中小学新一轮课改的需求,在课程内容加以充实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的背景与意义、课程目标、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学基本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习评价、教学基本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指导纲要》呈现出人文化、“领域”化、拓展化、多样化等特征,进一步加强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为一般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优化了整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难题反映在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5组“热词”之中:①“立德树人”“四位一体”代表了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定位问题,提示学校体育应完成“人才之育”的重任,并通过创新方法论和教材体系落实“以体树人”;②“健康中国2030”“体质提升‘三精准’”代表了当前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学生体质的现实需要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钢尺子”和全新的“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的方法论为解决学生体质问题提供了机遇;③“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体育走班制教学”代表了体育课程的价值体现和科学性问题,“体育走班制教学”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解决“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有学会”等难题的有效方法;④“体教融合”“校园足球”代表了解决历史形成的“体教分离”“举国体制”制度困局的问题,“体教融合”是瞄准“新举国体制”建立的体育制度重大改革,“校园足球”则是“体教融合”的“首战”;⑤“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代表了如何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利用考试制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有着30年历史的“中考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再次让“高考体育”成为可期待的新的体育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5.
“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只注重智育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偏重应试科目的教学,忽视非应试科目教学,偏重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健康,偏重校内教育忽视社会实践活动。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社会统筹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喜和  胡谊 《体育学刊》2005,12(2):124-126
针对国内体育研究者对日本现行“学校体育指导要领”中“生きる力”体育理念的不同认识.从日本的行政文件资料和体育学者对它的认识着手,分析了它出现的背景、出处、慨念及意义,在得出它的真正含义应该是“生存、生活能力”的同时,对它进行了客观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英格兰自1992年颁布“国家体育课程”并开始实施体育新课程,1995年和1999年又先后进行了修订.他们推广新课程的主要策略有小步子多次数改革策略、法规先行策略、“标准”实践指向性策略以及文件解读策略等.英格兰体育新课程的推广经验对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是有益的启示,主要表现在:第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范围规定性,还需要有体现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第二,在推广新课程过程中需要有配套的教学参考读物;第三,需要调整好改革的步调.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正式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指出体育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也在现代化体育科学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所述现实背景,该研究选取校园群众性基数最广且进入大学体育课堂的篮球项目作为运用对象,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对体育学科领域全新的创新探索,确立微课教学运用研究的实施依据。就全文的研究成果而言需要发掘出微课更深入的教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体育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运动训练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进行分析,挖掘提取"科学精神、辩证思维、创新发展、顽强拼搏、责任担当、协同配合、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8个思政元素,并对其融入运动训练学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探索,构建了以课堂教学开展为主线,通过课前设计"融合"、课中落实"融入"和课后实践"融化"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运动训练学课程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课程计划》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成为乐于为基础教育服务,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以及毕业论文等4个模块构成,突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3者的融合,加强通识课程教育人文性、科学性;精化专业教育基础课和主干课;引导专业系列课程学习,明确生涯规划课程的职业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