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边剑 《青年记者》2016,(23):41-42
自媒体语境下舆论传播形成的基础 (一)技术基础:数字技术推动媒介革新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利用简单的编码技术,实现对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和解码,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贮存和传输实现了标准化和高速处理,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①自媒体具有信息形式丰富、传收同步、海量存储、高度开放和自由准入的优势,在传播模式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在传播过程中,受者的地位得到了突出强调,手中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和对信息的主动控制权,较广意义上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  相似文献   

2.
从语源、语义论“宣传”、“传播”和“新闻”的异同赵心树“宣传”、“传播”、“新闻”恐怕是当代新闻传播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三个概念。50年代以前,在东方和西方,人们都以“新闻学”来指称研究新闻媒介的学科。50年代以来,“传播”一词在西方流行,并传至资本...  相似文献   

3.
许晓松 《东南传播》2023,(7):116-118
在新媒体当道的时代,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工作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本就带有跨文化传播的属性与功能,却因传播视角的单一、客观性不足、形式单薄等问题,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力。当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受阻,视角的转换或能带来转机。从“他者”视角切入,可得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形象建构的两条思路,即在内容上争取“共情”,在主体上主动“靠近”。在传播视角突破的同时,发挥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则能从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媒体三方面,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章浩 《现代传播》2022,(12):18-26+47
过往对影响受者解码因素的研究聚焦在传者所呈现信息、传播情境中业已存在的各种信息和受者心智三种因素,忽视了不同受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一次传播活动中,传播行为会影响到多个主体。对某个特定的受者而言,其他主体所受的影响都可以称为“第三方效果”。在很多单一的传播事件中,第三方效果会影响到受者对传者所呈现信息的判断,成为影响受者解码的第四种因素。第三方效果的影响广泛存在于社会互动之中,在网络传播中尤其显著。它是传播行为在现实情境中即时制造的新信息,以“传者呈现导致了他者的这般状况”“他人对此传者呈现持这般判断”和“他者处于这般状态”的形式,对传者所呈现的信息形成补充,并以复合因果链的方式,共同作用于受者的解码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文倩 《青年记者》2016,(30):34-35
“娱乐产品”作为国家形象营销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主动性增强,传者应采取以认知主体为中心的服务式传播和对话式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从“宣传”到“营销”,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阅听模式和传受关系对传播者提出的要求. 就国家形象的传播而言,从“宣传”到“营销”实质是将传播行为从政府体系向市场体系转移.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国家形象的传播是将国家形象作为一种特殊信息进行输出,对于受众来说是一次以时间、情感和意识为货币的信息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其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就电视而言,新闻评论采用视听结合的多感官符号共享的综合传播形式,运用电视化的表现手法,为意见性信息的表达创造了更多更灵活的形式、构建了更为活跃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7.
题解:“传通”,是人类最普遍的交往方式,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相对应的英文词是“COMMUNICATION”。《牛津英汉词典》对“COMMUNICATION”的解释是:“观念、知识的分享、传送和交换。”因此,在汉语中的对应词应该是“传通”而不是“传播”。因为汉语中的“传播”一词仅指单向的“传送”,不包含“交换”(即双向或多向沟通)的含义。将“COMMUNICATION”译成“传播”,实为误译。“权”字在《辞海》中的解释,第一条就是“秤锤”的意思。秤锤的功能是起平衡作用,因此,“权’守本身就是平衡、平等、公平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当世界杯和博客首次相遇……——2006年"博客世界杯"管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媒介即信息,人类传播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会对传播内容和人类信息传受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作为传播形式的“博客”与作为传播内容的“世界杯”首次“相遇”在同一时空,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历史上任何一届世界杯显著不同,本文尝试着分析这个堪称史无前例的2006年“博客世界杯”。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又称“交叉文化传播”或“超越文化传播”,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传者与受众在各种领域和层次上的符号性信息沟通活动,它主要表现为跨民族、语族、种族和国家等传播类型。 从本质上说,任何传播形式都围绕着理解而展开,但在跨文化传播中,理解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环境下,主题出版选题需要在纸质图书之外创新形式,实现“一菜多做”,争取更多的受众,增强传播力,扩大传播范围.本文试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常用的几种数字化开发形式为例,如电子书、有声书、数据库等,总结成功经验,以期为主题出版的数字化开发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实条件下,党委机关报如何进一步深化新闻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顺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维护党报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加强党报新闻宣传的灵活性、适应性、创造性,加快“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满足受众要求的党报新闻传播模式。 这里提出加快“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出于一种矫枉必须过正的考虑。在“以传者为中心”的传统传播模式下,传者即办报人是较少考虑受者即读者需要的,更多考虑的是宣传价值,往往以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消费时代,大众正在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这样的传播背景下,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互动要求更加突出,过去单纯由媒体向受众传播信息的模式受到空前的挑战,电视等各媒体都在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吸引受众,由于广播声音的即时同步效应,广播与听众可以实现即时参与,传者和受者之间得以近距离的沟通,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互动让广播更生动,为广播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互动,带来了更多的听众过去我们办广播的形式主要是“我播你听”,这样的结果我们离听众越来越远,渐渐的失去了听众,尤其是面对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竞争,广播…  相似文献   

13.
夏登武 《编辑学报》2017,29(6):520-523
从内容生产、重构“传—受”关系、拓展多媒体传播渠道3个维度分析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问题.提出:1)改变学术期刊生存逻辑——将学术内容采集“点”延成“链”,信息加工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2)重新定位学术期刊的“传—受”关系,利用互动平台让学术期刊回到学术共同体的中心,并把“小众”学术推向“大众”视野;3)根据不同媒介平台功能,拓展学术期刊传播渠道等实现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的路径,以使学术期刊获得立体化展示科研信息的传播效应,并在全媒体领域形成一个多层次学术信息传播圈.  相似文献   

14.
刘建华 《传媒》2016,(7):94-95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极大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极大利好,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媒体全球化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满足了更多需求.数字化技术与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传受方式,媒介融合极大提升了人们对媒介的接近权、使用权与传播权然而,这也是一个危机空前频繁、剧烈的时代.在这个思想观念多元的社会,利益受损随时会引发不同形式的社会运动,乃至暴力冲突和政治制度更替.  相似文献   

15.
陈力丹  李敏 《新闻实践》2010,(10):17-20
在误读的信息迅速传播的传递环节中,实际上存在三种变异形式:“省略”指的是对内容的判断越传越变得武断,漏掉更多的细节;“突出”是指看到这种解说的人,由于对城管或协警没有好印象,经他再次传播时,就会强调其印象深刻的部分,选择更符合自己想象的那一种说法;与“省略”正好相反,“同化”则指的是照片的接受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等主观因素,来解说其内容。凡是他认为合乎逻辑的部分就接受下来,同时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对其作进一步的加工,添油加醋之后再广为传播,最终使关于一张照片的解读,朝着传播者感兴趣和期待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6.
龙炘成 《新闻窗》2005,(3):42-42
传播学中有“传播三要素”之说,即“传者、受者、信息”。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传者”就要多为“受者”着想,力求使其传播的“信息”为“受者”所能接受和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7.
周岩 《新闻三昧》2005,(12):26-27,30
传播学认为,人际传播的社会互动作为一种最原初的、最直接的方式,具有大众传播所无可比拟的亲和性与感染性。在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相互影响的深度和力度要大大超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保持着人与人之间最直观的“面对面”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比较了马克思、哈贝马斯和 麦克卢汉关于传播的主要观点,指出马克思的传 播观更多强调的是传播的经济基础,麦克卢汉指 出了传播中介所具有的性质对传播的影响,而哈 贝马斯则在最经典的意义上指明了人类传播的特 殊本性和独特逻辑,即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 理解。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意在笔先”.这句话是说凡做文章者,必须在动笔前确立主题思想.新闻工作者也是如此.在现代传播过程中,记者作为传者的主体,是靠“立意”去影响受众的.传者“立意”,难在“常写常新”.否则,就会出现“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传播弱效,甚至无效.于是,同仁们刻意追求新闻立意的角度,已成为家常便饭.我从童年时玩的“万花筒”(学名叫“多棱镜”)受到启发:转动“万花筒”,不同棱面,有变幻无穷的成相效果.传者写作新闻,是生活现实的二次成相,也需“多棱”观察.于是,我在十几年的传播实践中,尝试“多棱立意”,用新闻之笔去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浪微博中的“谣言粉碎机”为案例,对微博空间科学传播的传播者主体、传受关系、内容形态、传播方式以及符号特征进行分析,尝试研究微博内容碎片化、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点为科学传播带来的变化.作者发现,在微博这一空间里,“谣言粉碎机”的“平民化”主体形象具有比权威科学传播者更为突出的优势,与普通用户的传受关系可灵活转换,用户之间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平台;同时,“谣言粉碎机”提供的信息内容贴近生活,符号样式体现了网络语言特色,更易得到用户认可.但微博的科学传播也面临困境:内容碎片化、传播迅捷等特点难以提供充分的理性思考余地,篇幅的不足增加了语义的不确定性——微博成为伪科学信息的集散地皆与此有关.如何在新媒体空间进行科学传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