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一辈的报人往往更看重时政新闻,而并不在意专副刊的发展.在他们眼里,一线的新闻采访才是报纸的一挺机关枪,而专副刊,仅仅是风花雪月,无关痛痒,是报纸可有可无的补充.但是,社会的发展让读者有了更多层次、更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他们除了需要大量的新闻呢信息,还需要教育、时尚、健康、情感等方方面面的精神享受,专副刊提供了这些方面的信息.同时,网络新闻咄咄逼人,专副刊成为报纸反击网络媒体的新型武器.  相似文献   

2.
读报随感     
(一)读报的异化曾几何时,读报的兴味改变了,过去读报总是先新闻版再看副刊,然而现在习惯拿起报纸先翻副刊再读新闻版.究其原因,大约与近年来新闻版上少新闻或新闻版上内容太枯燥、乏味有关.相比之下,副刊上文章虽不是新闻,但多少有新意,可读、耐读、耐咀嚼,有使人赏心悦目之处,也有使人留连忘返之笔.所以先看副刊再翻读新闻版,不也是一种读报方法的变化么?!  相似文献   

3.
副刊不副     
“副“区别于正或主,居第二位.文艺副刊的“副“字,是相对于正刊--新闻版而言的,因为报纸是新闻纸.但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读者需求看,副刊也有不“副“的一面.一般读者,看罢新闻,再翻翻副刊,精神上特别放松,优美的文字浸润着心灵,这是读新闻所达不到的享受.当然,文学爱好者,就对副刊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千帆竞技、百舸争流的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已不再是供文人墨客们修身养性韬光养晦的世外桃源,它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即副刊作品中的新闻元素日益增多,并不断刷新着读者的视线。报纸副刊新闻化趋势让报纸副刊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它  相似文献   

5.
一、地市报专副刊发展的优势.   1.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专副刊除了是日报搞活版面、吸引读者的一个窗口外,更有一份传播人文精神、引导价值取向的社会责任在其中.在日常报道中,专副刊在信息的发布量和速度上,虽然没法与新闻版面抗衡,但对信息的理解可以更深更透,传播信息的角度可以更全面更多元,从而可以在报纸上制造一种更贴近人、更理解人、更尊重人的氛围.   ……  相似文献   

6.
一、地市报专副刊发展的优势. 1.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专副刊除了是日报搞活版面、吸引读者的一个窗口外,更有一份传播人文精神、引导价值取向的社会责任在其中.在日常报道中,专副刊在信息的发布量和速度上,虽然没法与新闻版面抗衡,但对信息的理解可以更深更透,传播信息的角度可以更全面更多元,从而可以在报纸上制造一种更贴近人、更理解人、更尊重人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新闻同质化,报纸副刊凸显魅力 副刊,根据<辞海>的解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的固定版面,因区别于作为报纸主要内容的新闻版(正刊),故名".或许正因是"副"的原因,副刊在报纸中似乎一直处于从属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一、地市报专副刊发展的优势。 1.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专副刊除了是日报搞活版面、吸引读者的一个窗口外,更有一份传播人文精神、引导价值取向的社会责任在其中。在日常报道中,专副刊在信息的发布量和速度上,虽然没法与新闻版面抗衡,但对信息的理解可以更深更透,传播信息的角度可以更全面更多元,从而可以在报纸上制造一种更贴近人、更理解人、更尊重人的氛围。 2.地市报专副刊相对于国家级和省级的传媒,另一个大的优势是,以本地信息的亲和力吸引读者、争取读者。相对而言,地市报的专副刊对本地  相似文献   

9.
茹存光 《青年记者》2012,(26):38-39
在报界有一句名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就是说要让读者对报纸产生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办好报纸副刊,报纸副刊对报纸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副刊比纯粹的新闻版面更注重视觉刺激,对美的要求更高。如果说阅读新闻版面首先看标题的话,那么,阅读副刊首先看的是版面的整体效  相似文献   

10.
报纸副刊上的文章.近年来.散文唱了主角.而且它正处于愈来愈火的热头。人们爱读报纸副刊的散文.除了散文自身特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外.是散文与新闻联姻.用散文的笔法.反映新闻的事实,使散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赢得了读者。报纸副刊的散文。反映时代的气息。反映改革的脚步.它较之其他文学形式.来得快.被称为报纸副刊的“小木兰”。它  相似文献   

11.
何为报纸副刊?通常的定义是:报纸上用非新闻体裁传播思想、理论、知识和提供文化享受的专版。很明显,副刊版面是非新闻版面,其稿件体裁又是非新闻体,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副刊刊载的内容不需要具有新闻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副刊虽然姓“副”,它不是新闻纸,刊载的文章也不是新闻稿,但是副刊绝对是离不了新闻性的。副刊的新闻性,是指副刊所载的内容与客观外界正在发生着的变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有人称副刊为准新闻版。  相似文献   

12.
对于报纸副刊,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这样的: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的发表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最常见的是文艺副刊,此外还有各种专题性副刊,如国际副刊、科普副刊、周末副刊等;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副刊不同于新闻版.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体的文艺专版专栏,特别是报纸的文艺副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选题丰富广泛,体裁灵活多样,既利于重大主题和重要新闻人物、事件的表现,更利于丰富细腻的人物内心世界和自然风物形象的传达,艺术感染力强.将文艺副刊的固有优势,有机地运用到新闻稿件中,使新闻稿件增强文学色彩,渗透副刊特色,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导向性、可读性、吸引读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涛 《新闻知识》2002,(8):33-34
副刊是一张综合性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上许多软调子新闻,各类趣味性、知识性的文章,都可以归结为副刊的范围。本文所指的副刊,是专指报纸的文艺副刊,即最具副刊特色的一个版块。  相似文献   

15.
张丽 《青年记者》2003,(5):26-27
第十一届山东省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已结束,今年副刊评选有以下几个特点:作品导向正确、整体水平高、题材广泛、更加关注重大主题和重要新闻人物,更有艺术感染力,更加贴近读者。下面结合评选情况,谈一下当前报纸副刊的“副”与“不副”及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问题。副刊之“副”副刊作为报纸正刊的延伸,是报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与新闻版块共同担负着服务于读者的重任。相对于新闻,副刊作品更注重语言的精致、词句的完美、立意的新颖,更讲求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汪林 《新闻实践》2009,(9):69-69
副刊类稿件的新闻性可以不怎么强,而写作者的新闻敏感性则要强.作者要比采写一般新闻稿更灵敏、更深入、更细致,鼻嗅五味,眼观六路,耳听八音,去芜存精,推陈出新,抓住细节典型,才能写出好作品,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现就副刊稿件写作的实践,谈谈撕闻敏感性在其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重视副刊,提升质量,是中国报纸资深报人金庸先生曾一语中的地说,新闻是攻的,副刊是守的,新闻做得好,出了成绩,副刊守住,销路就上去了,如果新闻过去后,副刊守不住,销路增加就会很困难.所以办好副刊是报纸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8.
不可否认,如今的报业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地方党报若想在这种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除了在新闻版上求新求活之外,还需要报社各部门的协调运作、通力合作。报纸是新闻纸,专刊、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应再远离报纸的中心工作自娱自乐,不应再以大量版面发表那些离生活很远、离新闻更远的文章,或仅仅满足于遣兴消闲、常识宣传、猎奇猎趣等等。我们认为,对专刊、副刊新闻性的强调,正是专刊、副刊作为传媒的价值功能的理性回归,给专刊、副刊插上新闻的翅膀,走新闻化专刊、副刊之路,应该是专刊、副刊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最近十年,是建国以来报纸副刊发展最快的十年,形形色色的副刊争奇斗艳、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来总结,于是副刊研究的文章也应时而起。从数量上看,这几年发表在新闻业务刊物上探讨副刊的文章,以及在各种副刊研讨会、年会上交流的论文,少说也有二百篇左右。其中探讨副刊特征的文章尤为多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写这些文章的大都是有相当实践经验的副刊编辑,他们的感受和  相似文献   

20.
杜京 《传媒》2015,(10):32-34
副刊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区别于新闻版面和栏目的传播形式.中国报纸的副刊起源于清末,早期报纸副刊的内容主要是小说、杂文、笔记等,多为闲情雅致的“消闲文字”.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运用报纸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将副刊用于配合新闻版面的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