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国东 《新闻前哨》2012,(11):58-59
长期以来,行业报办得不活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领导参与各种工作会议+各级领导讲话内容"为固定格式的报道模式,占据了多数行业报刊大量的版面空间;二是行业发展的报道往往体现在一大堆的统计数字、报表之上。这是让读者敬而远之而困扰行业报刊发展的一个"顽疾"。近年来,很多行业报刊已经意识到这些不足,并开始致力改变"八股  相似文献   

2.
关注民生,是企业报社会责任的体现。聚焦民生、报道民生,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凝聚力,成为探索办活办好企业报的重点之一。民生报道唱主角,让企业报多些亲和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企业报报道的内容是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主,有民生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更加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列入工作要点,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民生新闻也成了各新闻媒体报道的一大热点,成了各家媒体争夺市场份额、提高受众关注度的法宝.从深层意义上讲,推进民生新闻的报道,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媒体实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需要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高度,增加其厚重感.  相似文献   

4.
邱宝林 《传媒》2008,(11):109
行业报在新闻信息量和时效性上与晚报都市报特别是网络相比属于弱势媒体。但它可以在深度报道的专业性上有所作为、展现亮点。深度报道可概括成四句话:选题上抓主题深刻的题材,写作上挖掘重大新闻价值,内容上提升信息浓度,效果上体现正确导向。深度报道承担着引领企业发展和行业报舆论导向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高度丰富的今天,人们有太多渠道获取资讯。那么,一份小小的企业报还有生存空间吗?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们认为,能否准确定位是企业报能否办好的关键。市场定位:报道自己的三分地要走市场、创品牌,做好定位是是第一个前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主管主办的《交通建设报》定位是:立足企业、面向行业。报纸任务是报道企业生产经营,宣传公司发展战略,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报道行业发展动态;以企业效益为报道中心,因为一切精神、文化最终要体现在企业、投资者、员工、社会的综合效益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交通建设报》对版面做了严格分工。例如,报纸的第三版  相似文献   

6.
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为切入点,以关注本土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民生新闻,给城市台带来的不仅是电视媒体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彻底变革。然而,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民生新闻非但没有进入主流新闻宣传的发展轨道,反而步入了尴尬境地。观众喜欢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舆论监督报道。但是,作为我国制度建设中的五大监督体系之一的舆论监督,只是社会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社会各个监督系统全面正常运转,媒体监督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媒体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要注意新闻报道的理性原则,舆论监督不越位。负面报道要以有助于及时化解社会风险与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导向。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闻传播业正身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媒体融合式发展变革中,行业报面临着转型与转制的双重考验。在媒体融合大势中,行业报能否突破重围、走出困境,如何抓住机会、再创辉煌,是所有行业报从业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平台融合+服务提供"、"内容融合+调整产品结构"两方面探析,结合中国气象报媒体融合实践,对行业报如何开展媒体融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民生新闻以其更具亲和力的平民化表达赢得了大众的青眯,以异军突起之势蓬勃发展,成为各利,媒体体现民生视角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报道内容民生新闻是以民众思想为基点,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938种正式报纸中,行业报就占1129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行业报是中国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现实激烈的报业竞争市场中,行业报逐渐被边缘化现象突出。1国家电网报是一家仅有8年多报龄的行业类媒体,被誉为电网企业的"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机关报,它把脉电力行业特点,立足草根视角,让内外行都能看门道,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把脉电力行业报道特点报道要想成功,关键在于取得读者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的概念渐趋成熟,做足做深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媒的普遍共识.作为身处基层的纸质媒体,在强化民生新闻的同时,容易出现表面化、琐碎化、同质化等倾向.《海门日报》注重民生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丰富内涵,拓展空间,提升品质,立足"小民生",着眼"大民生",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去努力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11.
陆辉 《新闻通讯》2009,(8):32-33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民生新闻成了众多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报道的一大热点,成为媒体间竞争制胜、吸引受众的法宝。从深层意义上讲,重视民生新闻的报道,体现了媒体的民本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闻传媒业同样如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在新闻的报道方式及内容上都不断追求深刻化和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民生新闻兴起并不断发展,从而更好的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接近性、实效性与重要性.笔者将简单分析如何有效运用民生新闻的镜头语言,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仅仅几年时间,民生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成功拉动了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但民生新闻在创新与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发展危机,比如题材范围狭窄,内容琐碎,负面信息过多;报道表面化,挖掘不深;媒体角色不明确.忽视舆论监督功能;形式和内容同质化和媚俗.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民生新闻"必须抵制片面追求"收视率"的重商主义,应将选题推及公共新闻的高度,提升普通民众的"话语权",才能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在实践中体现出了与民生新闻的天然亲和力。作者以《甘肃日报》"走转改"活动为例,深入分析了"走转改"活动与民生新闻的内在关系,是实践者较具学理色彩的一篇文章。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中央从全局高度出发,引领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在实践中,"走转改"体现出了与民生新闻的天然亲和力。各媒体开办的"走转改"专栏基本就是民生新闻的专栏,专栏报道就是典型的民生新闻报道。《甘肃日报》500余篇"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报道量日趋加大,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总结民生新闻报道,可以发现很多的共同点: 立足"重要、好看、有用"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民生、民情和民意.社会大众对于官方有关国计民生的各项方针政策是非常关心的,但他们更喜欢通过媒体的解读,来了解与自身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行业类报纸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制作特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专家视角超前策划或发现选题行业报编辑部要有新闻敏感性,要比其他媒体超前地从日常报道中发掘与国计民生、行业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题材作为特刊的选题,提前推出特刊,打好时间差,占据同类选题的时效性优势.此外,行业报还要善于用自己的专家视角进行策划,推出比其他媒体有角度有新意的特刊.春运年年有,报道年年做,新意在哪里?多年报道春运让《人民铁道》报这个春运报道的"专家"将关注点集中在时间点特殊的除夕夜,以比为创意点策划组织了"列车春晚"活动:除夕夜,请列车上的旅客和列车工作人员一起联欢.  相似文献   

17.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民生新闻成了众多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报道的一大热点,成为媒体间竞争制  相似文献   

18.
易鑫  李小伟 《新闻战线》2022,(10):110-113
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在这一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中,中国教育报立足教育系统,立足全国师生,创新体制机制,在选题策划、新闻生产、输出渠道、评价激励各方面推动报网端微紧密融合。同时挖掘行业优势,在各类报道中深度体现体教融合,凸显了行业特色,实现了推动全国师生关注冬奥、参与冬奥的报道目标。  相似文献   

19.
行业报与产业报虽一字之差,内涵却大相径庭。当下,各行各业正面临深化改革,努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有的已步入"深水区"。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冲击、挤压以及同质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举步维艰。作为媒体大军中一个重要方面军的行业报更是面临挑战,同时又是机遇,唯有变革才能重获生机,转型发展是唯一路径,由行业报向产业报转型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刘序明 《传媒》2021,(7):42-43,4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中国组织人事报突出行业特点,围绕系统行业重点工作、战"疫"中的先进典型、直面问题做好报道,形成了全方面、多层次的宣传矩阵;唱响主旋律,强化策划、创新和协同作战三大意识,体现专业厚度与深度,并做好融媒体报道,进而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