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伟 《新闻爱好者》2012,(22):66-67
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周末版的兴起和都市报的出现是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变革中的重大事件。1991年,周末版热潮兴起。90年代中期,面临危机的省委机关报纷纷创办都市报,走上“小报养大报”的路子。《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等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如果说晚报是中国的“半大众化”报纸的话,都市报则是中国真正的“大众化”报纸。  相似文献   

3.
4.
副刊不副     
报纸副刊是读者读过时事新闻之后的一处精神家园。在快节奏生活时代,打造一个精美的精神家同十分不易。编者必须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撷英采珠,才能编出一版能够令读者认可的副刊来。现在的副刊范围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传媒业快速发展、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作为副刊编辑,要视野开阔,兼收并蓄,使副刊真正受到读者欢迎和喜爱。  相似文献   

5.
<正>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报纸的文学副刊,以其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及娱乐性,广受读者喜爱。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常读报纸副刊的优秀作品,能让人更加热爱生活。但一些文学副刊的业余作者,对其应有的特色缺乏了解。常常把稿子写成了表扬稿或事迹材料。这使得很有意思或很感人的一件事,变得清汤寡水,索然无味。报纸文学副刊上所发表的作品,既不同于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稿件。它是另一种言说方式。有另一套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7.
有人用“解闷”、“解气”、“解惑”三个词来概括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末期中国社会对媒体的主流需求。90年代副刊的变迁亦体现了这一轨迹:90年代初期报纸副刊主要追求娱乐性、90年代中期主要追求新闻性、90年代末期则主要追求实用性、服务性。这种变迁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原因。本文对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变革的社会心理动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是和社会前进的节拍相一致的,是时代潮流使然。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的今天,各大媒体为生存或立于不败之地,竞相出招,各呈奋勇争先之势。一时间报纸副刊大变脸,版面纷纷改革,栏目千姿百态,版式眼花缭乱。在取悦读者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9.
报纸的副刊是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一般都定期出版,都有独立的刊名。副刊已成为报纸的一大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开阔视野,启迪智力,增长知识,使读者喜闻乐见,爱不释手。报纸副刊,特别是党报的报纸副刊,  相似文献   

10.
谢庆立 《青年记者》2008,(10):94-95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新闻事业迅速发展,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由基本定型发展到成熟阶段。城市报业的竞争、市民文化的需求、激烈的政治斗争,以及特定时代文化启蒙的需要,促使编辑主体不断探索编辑规范,初步形成了早期报纸副刊的编辑思想。按这一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脉络,本文把早期报纸副刊的编辑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此进行梳理、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些报纸文学副刊的"圈儿"现象十分严重,应当引起重视。一些副刊的主编,"乡土意识"十分强烈,他们对"同乡"作者的作品情有独钟;不少同乡作者也蜂拥上门,拜会"同乡老师"。由于抹不开"乡里乡亲"的面子,经不住"老乡"的纠缠,一些并不怎么优秀的作品,也上了版面,使版面充斥着"乡情",俨然成了作者家乡的文学专版。一些副刊的主编,对"同窗之谊"十分上心,他们对同学的作品关照有加,而不管其质量优劣。理由嘛,老同学看重我  相似文献   

12.
一度被誉为"报纸灵魂"、"培养作家的摇篮"的报纸文学副刊,不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些年来,浮躁的社会风气加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以及第四媒体如网上论坛、聊天室、网络博客的大行其道,使人们不再把报纸副刊作为感情交流的载体了.  相似文献   

13.
郑翔 《传媒观察》2008,(1):43-44
报纸副刊散文在现代中国曾以承载“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和变革意识”①为己任。在那个沧海横流、风雷激荡的时代,在新旧文化的冲撞中,关注社会、开启民智、引导变革便成了现代报纸副刊散文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哲学隐匿、广告崛起”^②。当前的报纸副刊散文呈现出与现代报纸副刊散文不同的思想取向和美学风格。同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纸,从本世纪初就存在着两个相互依赖的最初表现形式,一是报纸的新闻性,二是报纸的娱乐性。而后者常常又起着相当大的迫你式的阅读作用。21世纪初,中国报纸副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其种类之多、花样之新、包容量之大、批评讽刺之尖锐,是历史上任何文化兴盛时期都无法相比的。报纸副刊不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它的基本属性没有丢,就是副刊内容的文化和生活互相包容。这类副  相似文献   

15.
网络,改变了副刊的传统生态,它逼迫副刊人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时代需要、社会需要和新时代时尚阅读的需要,副刊必须取悦读者、指导读者.副刊,必须寻找改良措施,应对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担当文化传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石娟 《编辑之友》2010,(3):98-100
一副刊是报纸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从1897年11月第一张具有副刊意义的附张——《消闲报》出现起,从最初的附张、报尾、报屁股到后来的自有其独立的地位,[1]副刊在报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意识也随之增强,而报纸的文化副刊顺应这一变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培养文学新人为主的文学副刊,到二十一世纪初以新闻性和服务性见长的综合性副刊,再到今天大量涌现挖掘整理地方传统文化,全面介绍地方文明史的文化性副刊,在副刊中开辟专门的版面系统整理和介绍地方文化,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申沁宇 《传媒观察》2014,(10):56-57
正"副刊"是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而产生的一种特别的文化传播载体。在中国,它经历了从十九世纪初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上的一些文艺性文字,到最早的报纸副刊《字林沪报》附出的《消闲报》诞生,再到如今让人眼花缭乱的各色报纸副刊;从可有可无的报纸"补白"到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演变过程让我们看到,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是促使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综合到专业,各级各类报纸不断扩版,“扩版热”一热再热,报纸版面逐渐增厚,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  相似文献   

20.
研究背景2012年10月11日晚,瑞典文学院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诺贝尔奖,不仅是专业学术领域的认可,更是一种普世的权威尊重。尽管诺奖评选史上,也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诟病,但依然不能动摇诺贝尔奖在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地位。文学实力不仅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在国家形象构建上,起到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