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决定着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它鲜明地代表着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主要体现在稿件的选择、归纳、调配。责任编辑根据报道意图,选择出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对新闻的内容、画面和解说进行初审和修改,在编排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内容的新闻价值,更要注重受众的心理需要。电视新闻的编排如何体现受众的心理需要,往往决定着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处理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与受众心理需要的关系,应该是电视新闻责任编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新闻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不仅是同一介频道的新闻节目越来越丰富,而且还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同时播出,观众的收视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的选择余地更大,甚至抛开电视去上网、看报、读手机短信等,从多种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因此,如何提高新闻节目的含金量,增强新溽节目的编排艺术,使新闻事实的闪光点、传播媒体的视点和受众的兴奋点和谐统一,达到新闻传播的理想效果就成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蕾 《新闻前哨》2008,(4):55-56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日趋多样性以及受众新闻需求的日益丰富,那种传统的以一对众、面无表情宣读方式的播音员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人们渴求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会交流。于是有了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的兴起,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自身主导类型的多样化也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艳 《视听》2016,(12):142-143
新闻,作为人们了解现实世界最新动态的一个主要通道,已经在广播电视、各类新媒体上成为不可或缺内容。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把做好新闻类节目作为赢得广大受众的一项'重型武器',而无论是以时政消息见长的各档卫视联播,还是各档民生类新闻节目,抑或是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编排手法和编辑手段越来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样式,个性的整体编排正在成为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5.
刘平  薛萍  冉勇 《青年记者》2002,(6):40-41
当前,受众的新闻需求已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总体趋势,新闻在电视传播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得到进一步增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窗口节目,新闻节目质量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电视台的整体水平。地方台办新闻节目,应找准位置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走自己的路。具体来说,应从电视新闻选材和编辑两方面狠下功夫。在新闻选材方面,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新闻:  相似文献   

6.
范劼 《新闻爱好者》2012,(15):80-81
广播由于传播对象广泛、传播迅速、收听简便等特点,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很多广播电台都把新闻节目作为龙头节目来吸引听众,由此,广播新闻节目在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播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很多新型新闻平台,如网站、微博等吸引了大量新闻受众。因此也对广播新闻节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然吸引广大听众,除了保持原有的传播快捷、生动形象等特点外,还需在栏目设置、节目编排上下大功夫,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增加新闻节目的深  相似文献   

7.
王玮 《新闻传播》2010,(4):66-66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决定着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代表着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这里仅就自己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粗浅谈谈新闻节目编排的艺术与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周育彤 《新闻窗》2014,(6):77-77
广播新闻节目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节目来说,一直以来都不太受受众的欢迎,加之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电台广播新闻节目的市场竞争力就更弱了。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广播新闻节目的建设,创新节目的制作是广播新闻节目必走之路。只有在改革中求新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广播节目前期制作的创新 广播节目是一种有声无像类的节目。在节目播出之前,电台需要对节目的内容进行编排。新闻类广播节目的创新要先从前期制作工作的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9.
徐若清 《新闻窗》2011,(4):69-69
广播新闻以其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而吸引受众。随着网络与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涌现,广播新闻节目编排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在现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日益彰显个性魅力的时代,媒体从业者只有让自己的节目更贴近百姓、更贴近时代,  相似文献   

10.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基础,新闻节目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节目系统能否健康运行.受众是传播主体之一,是传播活动两极中的重要一极,对于受众来说,听看新闻并不只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看还是不看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受众手里.其积极主动性不仅表现在他们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还表现在接受新闻报道后的议论或评价过程中.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受众心理及其心理规律和电视新闻节目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研究受众的心理,对受众心理进行分析,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曦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02-103
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媒体竞争的焦点是新闻。因此,说新闻节目是龙头也好,谈新闻立台也罢,重要的一点都是强调办好新闻节目的重要性。办好新闻节目,不仅要有好的节目内容,而且必须讲究编辑技巧。广播新闻是广播电台的骨干节目。新闻节目的编排,指的是一系列新闻在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新闻信息纷繁复杂,如何根据自身节目定位,扩大新闻取材范围和信息量,在言之有物的前提下,将新闻节目编排得流畅、有序,持续吸引听众注意力,是广播新闻编辑要时时考虑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广播综合性新闻节目如何灵活编排、提高新闻竞争力,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湖北电视台经济频道去年11月份新推出了一档新闻节目《新闻快报》。它是一档“舆论引导,服务受众,反映社会”的以社会新闻为主,包含国际新闻的综合性新闻栏目。从运作一段的效果来看,《新闻快报》已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代表着电台的立场和态度,既是广播媒介政治原则的集中体现,又是广播编辑审美观念的综合反映。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是一门艺术,广播新闻编辑通过艺术手段把杂乱和风格不一的个体新闻进行有效整合,编发成一档有滋有味的广播新闻节目,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那么,怎样才能编排好一档广播新闻节目呢?树立编排思想编排思想是在节目编排中反映出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报纸历来称编辑思想为版面的"灵魂"。广播新闻节目也  相似文献   

15.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06,(24):63-64
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了《阿六头说新闻》,一时间,用方言说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一大亮点。方言节目在广州、杭州、重庆、成都获得成功后,更成了各地方电视台着力打造的新闻节目。我们应当注意到,它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这种新的新闻节目形式,不仅延续了民生新闻“新闻的主角是平民、新闻的视点是平民”的成功关键和精髓所在,更胜在精确的受众分析和定位。方言新闻节目摒弃了争取所有受众的策略,转而锁定特定的受众,用方言这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消解电视媒体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节目观众定位在本土化、小众化、平民化,从而成为…  相似文献   

16.
王小芬 《报刊之友》2014,(9):110-112
电视新闻节目线性传播的特点决定了节目在编排上对受众有很大的影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很大程度取决于信息接收的瞬间,只能按照节目的编排顺序逐条观看。这就要求编辑运用恰当的编辑技巧,精心挑选有价值的新闻突出重点,打造节目本地特色板块,利用峰谷技巧设置兴趣点,营造节奏调整受众心理,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使其保持积极地收视状态,进一步强化节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早安哈尔滨》是哈尔滨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一档早间直播新闻节目,该节目以其平民化的视角、大信息量的新闻资讯、强大的亲和力,服务于寻常百姓。节目自开办以业,收视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早安哈尔滨》节目之所以保持较高的收视率,主要是因为该节目编制人员在采编节目过程中,力求贴近受众,按照受众的需要来选择报道内容和形式,因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广播新闻以其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吸引着受众。要做好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新闻编辑对稿件的选取、稿件所发篇幅的长短、配发评论还是编后、简讯怎样穿插等等,这对于发挥广播新闻的传播功能,提高广播新闻的收听率,办好广播新闻节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杰 《新闻爱好者》2008,(12):184-184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与报纸、电台新闻节目编排相比,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特性,它是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根据节目的整体要求和对每一篇新闻进行选择,然后寻找最佳的方式进行组合和重新排列,目的是最全面、最完整、最准确地将创作者的意图和思想传递给广大受众。只有充分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特性,才能将每一条新闻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很多听众将电台作为一种获得新闻信息的媒介,是因为它具有传递信息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等特点,但是需要编辑人员精心地编辑制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新兴媒体的不断出现,广播电台的新闻编辑工作也面临着挑战。一个优秀的节目编辑通常要能够抓住新闻内容的主题,利用所提供的新闻稿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做出有趣的新闻节目,从而获得受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