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从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近年来因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导致企业破产的例子也屡见不鲜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利用收入与费用的变动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收益等手段,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2002年1月,证监会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建议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在提高公司财  相似文献   

2.
吴长茹 《新闻世界》2011,(10):235-236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有利于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新会计准则先在上市公司中实行,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适用范围还存在差异。显然新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兰红 《新闻前哨》2010,(1):84-84,9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自2007年1月1日起.新准则将在上市公司率先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新准则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认真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是当前会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陈飞昊 《大观周刊》2012,(42):66-67,46
新会计准则已经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将以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前提,详细阐述新会计准则中的的一些变化与创新,以及由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列示。最后,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对我国所得税会计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的趋同。  相似文献   

5.
银帆 《大观周刊》2012,(20):65-65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住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明确了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对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也作了斩的规定。同时,提出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文献和案例的查找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静 《编辑之友》2016,(12):59-62
我国的传播学界习惯将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与戴扬和卡茨所著的《媒介事件》视为一脉相承的传播学仪式研究著作.并出现了相当一批打着“仪式观”旗号,而实际上却是秉持着“传递观”的行为研究、应用研究.笔者认为,《媒介事件》与《作为文化的传播》从“仪式”内涵到研究范式均存在很大的不同,并指出凯瑞的仪式观和我国主流的哲学观、传播价值观以及民主观均不相符.而我国学者明明秉持着“传递观”却非要戴上“仪式观”的帽子则反映出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管理会计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国有商业银行应整合银行内部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强化利率、产品定价机制、加强成本控制等,重点突破,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闻观是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就是当代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作为共同体拥有的新闻观.当代中国新闻观,特别是主导新闻观,并不是某一类型主体的新闻观,而是党、政府和人民共同拥有的新闻观,它集中反映了党、政府和人民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拥有自己的新闻观,在理论上主要继承发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实践上主要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的新闻宣传、新闻舆论活动.当代中国新闻观集中表现在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体现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中,贯彻落实于广泛的中国新闻实践中.当代中国新闻观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时代性上,当代中国新闻观是现代性质的新闻观;理论性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观;观念结构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的新闻观.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新闻观是开放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9.
田莉 《大观周刊》2012,(16):54-54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修改和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借款费用会计处理和所得税纳税调整更为复杂。本文从借款费用的定义入手,其中重点分析了借款费用税前扣除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比较了两种处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会计改革应当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近年来,我国会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是1993年7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建立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新的会计核算体系,对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起了重大作用。但会计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因为新制度实  相似文献   

11.
媒介建构观: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建构观作为一种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重点关注意义的生产与交流,已经具有了全球性的普遍价值。这种传播思想是在传统的意识哲学走到死胡同之后,在"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媒介工具观相比,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表征体系与理论内涵:现实是由传播活动的行动者主动建构的;传播的内容是意义,而它又是由行动者的互动解释生产出来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不是舆论和媒介效果,而是常识以及常识的运作;采用的话语体系是建构式的;研究方法倾向于多种方法的综合,但以阐释为主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CiteSpace对1998―2022年584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CSSCI期刊(含扩展版)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核心作者群、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时区等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可见,本领域目前主要的知识群组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等重要人物的新闻思想研究、中国特色新闻学体系研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是这一领域的基石与旨归,未来依然是研究重点;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及其对指导实践的研究热度在下一阶段有走高的趋势。从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架构已渐趋完善,但是核心作者群体规模较小、研究者之间合作性较弱、研究网络过于集中、研究范式与方法单一等不足也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重视对媒体资产的管理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早在上个世纪,国际上比较大的传媒机构就已经开始对媒体资产进行管理,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媒体资产方面的运营收入已达总收入的20%左右。但是,在我国最好的媒体也不过只有1%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它说明我国在媒体资产管理和营销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在几年前就已经实施了.企业现金流量表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15.
刘姣梅 《大观周刊》2012,(42):78-78
2006年2月15日.我同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对商誉会计的相关处理做了明确规定,商誉的规范化处理.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对我国相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规范的作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在我国上市公司施行.准则中对商誉的规定,是否适应我国的国情,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国秋  吕斌 《情报学报》2007,26(4):503-508
信息观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信息观不仅规定了不同的学科发展路径,而且还规定了学科对研究问题的演绎视角.本文认为图书馆学是建立在公益信息观上的,情报学在产生和发展的早期是以技术信息观与图书馆学相区别的.但在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技术的扩散使得技术信息观已不能成为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的界限;另一方面,人类客观知识体系已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从知识到智慧.在此分析基础上,论文指出,情报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价值及其与图书馆学相区别的关键在于确立组织信息观,并讨论了组织信息观的性质、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于企业刊播广告的费用支出进行了政策限制,这对于那些过分依赖广告经营收入的我国大众传播媒体敲了一记警钟。我国大众传媒产业的普遍状况是:媒介经营结构单一,主要依赖广告收入。据北京广播学院“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系列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媒介的收入来源以广告为主、以自身的发行或节目收入为辅,多元经营只占很小的比例。一、报业多元经营的前提条件(一)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健全经营机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多次强调,目前我国报刊社资产均属国有独资。但报刊社资产的定性并不妨碍报…  相似文献   

18.
宁平 《东南传播》2021,(5):44-45
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是我国新闻出版工作基本要求、传播规律、根本性质、舆论导向、社会责任等的根本遵循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出版领域的正确反映和总体看法,是我们新闻出版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闻出版事业也蓬勃发展,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这更需要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并用于指导新闻出版的工作实践,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事业良性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情报学"名不副实"的尴尬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对情报的词源与语义变迁、intelligence情报观和information情报观的历史分析,指出整合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研究,以information研究为基础,以intelligence研究为内核,重构情报学体系是解决情报学"名不副实"的尴尬,实现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中国正面临其基本概念的现实与理论挑战,这一挑战肇因于飞速发展的传播现实与马新观概念体系中“新闻”本体的巨大张力。回应这一中国之问、时代之问的切实路径,是从更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拓展马新观的概念外延,使其概念含义突破传统认识论中的“新闻”限制,跃升至信息传播等广域范畴,通过外延扩容赋予其概念限度以多重性意涵,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更为高阶的指导效能。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视角并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扩容予以重新检讨,以此尝试提出创新马新观“概念实践”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