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写是人物通讯写作的重要手法之一,它是在忠实于新闻事实基础上的有别于文学作品描写的一种现实生活细节的再反映,是新闻记者深入现场、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后,把事件或人物的本来面貌在文章中的再表现,因而它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现场感,来不得半  相似文献   

2.
石勇 《新闻前哨》2004,(9):45-45
写人物通讯,细节描写必不可少。如果说生动的事例和典型的环境是人物通讯的主体和骨干,那么精彩的细节就是镶嵌于其上的一颗颗闪光的珍珠。生动、精彩的细节,往往更加真实地体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增强人物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综观本刊2001年以来刊发的一系列人物通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诸如<残肢走出非凡路>(2001年第2期)、<夕阳更灿烂>(2002年第5期)、<温柔女侠吴艾萍>(2004年第1期)、<乐于清贫求真趣>(2005年第1期)等都有精彩感人的细节,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通讯中的精彩细节明显偏少,更令人遗憾的是个别通讯中缺乏精彩的细节甚至没有细节描写.从写作层面来看,这种情况足以表明通讯作者对细节的作用以及如何选择、使用细节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比如通讯<撑起兰台一片天>(2005年第2期)中有一个描述主人公初到档案局上任时面对的工作环境的细节,这个细节很成功--显然作者具有较强的细节描写能力,但通篇作品中却找不到一个直接展示主人公的品质、精神、个性的细节--作者缺乏的是对细节的深刻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穆青的人物通讯存在大量的细节描写:一是情节性很强,讲求细腻动作的缀结与连贯,采撷生动活泼的词汇连缀细节;二是皴染化特征,通过铺陈典型的琐碎言行塑造人物形象,有时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对人物进行反复的烘染。  相似文献   

5.
人物通讯是最容易感动读者的一种新闻体裁,在人物通讯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会让人物故事更加动人,为文章增彩,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采写人物通讯的实践,谈一下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重要性,及写好人物通讯的细节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荆 《新闻前哨》2002,(12):39-39
如何写好人物的闪光点呢?这当然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可任意套用。但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抓准人物的心理、心声、行为细节,是写好人物闪光点的关键所在。(1)抓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是展示人物闪光点的重要手段。这有两种方法:一是让人物倾诉自己的所想;二是由作者客观地叙述人物的所想。前者更能体现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真实感人。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一处是这样描述马玉祥的:“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  相似文献   

7.
郑行 《大观周刊》2011,(6):39-39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读者要想充分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灵魂,就不得不去理解作家对人物进行的细节描写。我们认为,可以从作家对创作时对人物的言行动作和内心世界的独白,以及外貌方面来作手。  相似文献   

8.
人物通讯是新闻报道形式的一种。它是稿件作者在深入采访了解人物事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写作手法精心构思而成。这种报道形式不同于消息等体裁,它具有细腻的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先进事迹等,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很容易吸引读者把稿件读下去,让人读后往往被稿件中的人物事迹所深深感动,从而激发出一种学习先模人物、积极向上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陈赛平 《视听纵横》2005,(3):119-119
细节,在学创作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有人将它誉为学的生命,有人说它是学的细胞。同样,细节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在广播人物通讯写作中,也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的。有时候,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语,恰恰能最准确有力地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让广播人物栩栩如生,增强人物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细节,是人物通讯的灵魂,是让典型人物鲜活起来的重要因素,也是通讯有别于消息的重要标志之一。生动而又逼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时,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就能使一个人物变得生动和立体。因此,为了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典型人物写活写出彩,记者必须重视尤其在细节的采写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人物通讯中,细节描写可以使整篇文章提高一个档次。但并非所有的细节都要浓墨重彩,应该有目的地进行选择,紧扣主题,展现人物个性。给文章增添感染力的细节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巫莹 《青年记者》2008,(12):79-80
人物通讯和以人物为写作对象的记叙文(文中简称人物记叙文)都是以人物为主要写作对象的记叙性文体,两者有诸多共同点,如都是以现实人物为主要写作对象、都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都强调细节制胜,都强调文章有感染力等.但是,两者在选取写作对象,搜集素材的方式、情感表达,作者的角色以及写作时机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弄清楚这些区别,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人物通讯这种新闻文体.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矿工报》的“人物写真”栏多次受到省评读委员会的好评,说这些人物写得活、立得起、有深度、有高度,把报道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人物写真”栏是《平顶山矿工报》新闻版的固定专栏,今年推出以来,已报道30多个典型人物。作为版面编辑,我在约稿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新闻细节”。细节是新闻作品中使用最生动、最典型、最具体也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新闻事实。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一、新闻细节在人物写真中的作用第一,彰显人物特…  相似文献   

14.
童俏 《新闻知识》2001,(4):27-28
在许多优秀人物通讯中,生动、丰富的细节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细节的种类很多,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其中之一。捕捉并描写好人物的动作这一细节,对突出通讯的主题,特别是塑造生动、丰富并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化静为动: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技法。人类在长期的文学艺术活动中,探索出的美学基本原理之一,就是“动中显美”。著名的古希腊雕塑“拉奥孔”,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除了题材本身悲壮感人之外,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创作者,摄取了拉奥孔父子与巨蟒搏斗的最…  相似文献   

15.
王潇 《出版广角》2021,(6):74-76
媒介环境的巨变推动了人物类特稿近年来在叙事层面的不断革新.文章以众多新闻媒体的特稿作品为例,探讨新媒体浪潮之下,人物类特稿在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方面的变化.由此得出,对报道主题别样价值的挖掘、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增多以及细节描写的文学化倾向,已经成为当前人物类特稿创作的共识.这种变化既是为了适应融媒时代的多元传播环境,也是这一新闻类别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探索.  相似文献   

16.
细节在人物报道中的作用是明显的,需要在人物报道中高度重视细节,从细节概念和特点方面进行精准性把握。细节可以生动的展示人物性格,凸显震撼的艺术力量,形成主题深化,促进可读可信。细节在人物报道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英姿 《新闻传播》2012,(7):195-196
人物报道细节的运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典型人物写得是否成功,关键要看细节。一篇好的人物报道,要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常常有几根"支柱",即几个"饱满和出彩"的细节,让读者阅读之后,久久不能忘记。有了这几个支柱,人物报道就会"立体"起来。而那些事件过程,一些连接支柱的"软组织"也同样重要,它能把细节像珍珠般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18.
人物报道是纸媒的重点稿,如何能让重点稿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好稿,本人在多年采访实践中感悟到,人物稿件的写作要用细节说话,抓住人物个性,才能成就一篇好稿。  相似文献   

19.
陈琪  陈玲 《青年记者》2008,(14):83-84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一般被归到报告文学里.人物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也都是以写人物为主.把人物通讯分在报告文学里头,是因为在人物通讯里有文学的成份,但内容却都是真实的,甚至连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我们认为,对于人物通讯采写,应从三方面人手,即深入细致的采访、把握人物的时代特点、注重人物的个性描写等.这里,我们结合2007年获得山东省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全国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山东省新闻奖二等奖的<全国第一个硕士村官杨本伦>通讯的系列报道,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因为人物思想和行为呈现出的特殊性和丰富性,人物通讯常常成为记者最爱尝试和挑战的文体。只有深入生活、体验人生,拥有丰富的阅历和思考,在采访中忠于事实、不畏艰辛、深入挖掘,写作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勤于思考、不吝细节,不曲解、不夸大,才能真正创作出形象"栩栩如生"、人物"跃然纸上"的成功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