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松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4):44-44,78
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构成是判断人格权是否受到侵害及行为人是否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理论依据。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构成,应包括民事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  相似文献   

2.
论生育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否证了生育权视为一种夫妻之间的身份权的观点,并指出其本质归属应为人格权之构成部分。认为生育权的权能构成应该包括生育请求权、生育决权、生育方式选择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生育权体系的观点。最后,章对生育权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认定以及法律上的必要限制也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是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秩序的相对人所给予的制裁,它和刑事制裁、民事制裁一起构成公民的三大责任制度。行政处罚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为管理所需要;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危害到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而,要对行政处罚权严加规范和控制。那么行政处罚权要符合哪些要件?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与犯罪构成的要件有哪些异同?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是规范行政处罚权的需要,同时也能为行政处罚的实践提供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5.
医疗损害赔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损害赔偿是指因医疗损害而引发的、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医疗损害的理论基础应采用侵权行为;其归则原则应采用一般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包括直接损害赔偿、间接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赔偿请求人应包括患者本人或与其有密切关系的近亲友。另外,我国也应加快对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与适用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缔约过失责任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缔约当事人有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须有损害事实存在;缔约过错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须主观上有过错。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这一标准来构建缔约过失责任体系,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违反初步的协议或许诺、违反有效的要约邀请等十余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在不断犯错误中长大的。班主任对学生的过错,要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只有当学生既有犯错误的主观故意,又有犯错误的事实时,才应给予严肃的批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外法律有关民事侵权混合过错的规定,分析了混合过错的特征、构成条件及其种类。并根据司法实践中混合过错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说明侵权行为运用混合过错责任的范围及在责任承提、赔偿计算上理应适应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于死者名誉之侵犯属于对其名誉权侵犯抑或对其名誉利益之侵犯,虽存争议,但立足权益保护角度,应该承认死者之名誉权并允许特定主体对侵犯死者名誉权者提起侵权之诉,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以全面保护死者之名誉权,但同时要铪予必要的限制,以求与其他权益和谐平衡.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法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法律分支,包括归责原则在内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归责原则问题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理论研究的现状,在阐述民事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上有两种主要观点,并提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复合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浅议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人格权是环境保护吁求在人格权法中的反映。传统人格权法不利于保护公民的环境利益,民法应当规定环境人格权,确认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并采取传统民事救济手段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保护环境人格权。  相似文献   

12.
高空掷物侵权作为民法中的特殊侵权行为,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其行为主体的难确定性,导致对该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形态的认定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对侵权责任形态的构成要件以及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界定,认为在该侵权行为的责任认定上,应当适用公平原则,由建筑物的相关使用人共同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责任形态为分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对于名誉权与舆论监督的冲突,通常采用利益衡量理论处理权利平衡问题。我国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应该以利益平衡机制为指导,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实现个案的权利平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规范名誉权和舆论监督权,从根本上解决新闻侵害名誉权与正当舆论监督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日益深入到我们生活之中,网络名誉侵权现象开始出现。与传统名誉侵权相比,它具有很多新的特点,本文在结合传统名誉侵权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认定网络名誉侵权的民事责任,以及这种民事责任的适用方式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新闻官司也随之大量出现.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民主气氛的日渐浓厚和公民与组织法律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舆论监督权滥用的严重程度及相关法制建设的落后.本文拟从舆论监督权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现状出发,分析舆论监督权滥用的原因,进而从权利平衡的角度,提出要制约舆论监督权,完善我国舆论监督权的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名誉权法律保护存在着死者名誉利益保护与商业化利用的冲突。在死者名誉权保护方面,立法应将死者名誉权规定为名誉权的特殊类型,以明确死者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同时完善关于死者名誉权保护的诉讼主体、期限的设定是完善我国死者名誉权的保护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宪法规定公民有监督权,新闻媒体集中代表行使着这一权力,在行使过程中,新闻媒体却偏离了监督的方向,大致有以下三种偏差,一是表现为侵权;二是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反而沦为了被监督机关的"代言人";三是新闻媒体没有实行监督,自身反而滋生了腐败.这些都是对公民监督权的滥用,那么,该如何规范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呢?一是要引导全社会对舆论监督和依法治国的正确认识;二要完善我国舆论监督权的立法,制约和规范舆论监督权;三是要求新闻媒体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遵守职业规则,正确实施舆论监督权.  相似文献   

18.
网络隐私权是指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隐私权。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个人隐私权安全性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网络隐私权被侵害的现状并结合国外隐私权的保护经验,我国需要采取立法、网络监管、行业自律和提高隐私权保护意识等综合措施,对网络隐私权进行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必须立场鲜明,不畏艰难,具有为民请命的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认真分析,科学验证,高度负责搞好舆论监督,使舆论监督真正起到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沟通党、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维护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强化舆论监督的力度,将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传递日益便利的今天,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立法、司法、执法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舆论监督影响了司法公正,由此造成的后果同样也不容忽视.如何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而尽量限制其消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