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春梅 《知识窗》2009,(8X):74-76
<正>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了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4302例,其中艾滋病人77753例,死亡艾滋病人34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艾滋病人数为6897  相似文献   

2.
项铮 《今日科苑》2012,(24):70-71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虽然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是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并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请关注——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2年1至10月我国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8802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近两年,我国艾滋病病人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上升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很多早期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的艾滋病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评估结果表明,现在世界艾滋病总体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评估表明,截至2016年9月,中国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累计死亡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被发现不久就成为世界性的最受公众关注的传染病。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截止到1999年9月底,全国报告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感染者人数为15088人,艾滋病病人477人,其中240人已死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08,(12):22-22
December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它的标志是红绸带,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8年1月正式确定的。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已造成超过2500万人死亡。艾滋病在全球肆虐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艾滋病疫苗研发策略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滋病是人类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的最重大挑战,严重危害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2005年底公布,目前全球存活艾滋病和HIV感染者(HIV/AIDS)总人数已超过4000万,已死亡的艾滋病病人累计超过了3000万名。至2005年12月底,我国累计报告H  相似文献   

7.
治愈艾滋病一直是人类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在今天正在成为现实。2013年9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艾滋病死亡数已经从2005年的230万降低到2012年的160万,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2001年到2013年上半年已经下降了33%,降低到了230万。  相似文献   

8.
同性恋与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人.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共报告HIV感染106990例.其中包括23955例艾滋病人,死亡5598例,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感染、静脉注射、母婴传播)均已存在。2004年病例报告数明显增加,累计HIV感染47606例.死亡2655例.一方面反映了疫情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加强了对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和注射吸毒等人群的筛查工作.发现并报告了大量的既往感染。从总体上看.艾滋病在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存在高流行,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专家预测:全国艾滋病感染为84万.全国有48%的县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或病人,即88%的感染是在未经过检查.完全是属于不知情的病毒携带,在完全没有危机意识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很有可能继续着某种高危行为。另外,由于大量的静脉吸毒、性工作、流动人口和数量过剩的男性.这种潜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可以说,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完全有必要从国家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战略性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晚期。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50万,今年全世界有5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 晚期,英文缩写为(AIDS),中文译音为“艾滋病”。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 感染或恶性肿瘤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 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英文缩写为(HIV)。 艾滋病病毒于1981年春天,首先发现于美国的洛杉机。起源 于中、东非洲,它贮存于乡间饲养的绿猴身上,42%的绿猴血液中 有艾滋病病毒的相应抗体。所以说,艾滋病的疫源地是非洲。非洲 绿猴是一种中等大小绿色长尾古代猴,体重约十公斤,生长在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艾滋病     
中国自从1985年10月,浙江省发现4名因曾经注射美国进口Ⅷ因子的血友病患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十几年来,自沿海开放城市散在病历出现,各地陆续不断的发现感染者和病人,西南边陲吸毒人群的成群感染,到现在已进入一个新的流行阶段,呈加速趋势,形势严峻。中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1993年1万例,1994年3万例,1995年10万例,至1998年11月,实际感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也未研究成功,病死率极高,因而被称“世纪瘟疫”、“超级癌症”。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病例以来,艾滋病已迅速传播到世界五大洲,到1994年7月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例已达85万,实际病例约为400万。目前亚洲及拉丁美洲的病例还在增加,估计到2000年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累计可达4000万,亚洲占1000万。 1985年我国才发现一例艾滋病患者,到1994年11月HIV感染者已达155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占43例。与很多国家比较,我国为HIV的低感染国家,但是存在着HIV/艾滋病潜在传播的危险,爆发流行的趋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8.
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从全球来看,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4年12月,累计活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3940万。仅2004年,就有490万新感染者,死亡310万。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艾滋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检查,证明艾滋病毒于1982年传入中国,1983年首次感染大陆的中国公民。1985年一个美籍阿根廷艾滋病患者来中国旅游,在北京发病死亡。1989年首先在云南发现经静脉注射吸毒的艾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宁市某中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宁市某中学275名初、高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仅为41.09%,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不同,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经和渠道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同学/朋友、家庭成员、老师、学校等;仅有37.50%的中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不同。结论西宁市某中学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