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颖 《早期教育》2001,(22):37-37
儿子吉吉,今年四岁,上小班。可别看他年纪小,玩拼图游戏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了。他对这个游戏情有独钟。坐在那儿一玩就是一个小时,反反复复,不知厌倦。有朋友曾经问我:你是怎样教孩子拼图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和孩子一起玩,在“玩,中教”,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2.
宝宝要不要学习科学知识?能不能学习科学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科学是神秘而深奥的,它距离宝宝的生活太遥远了,等他长大些再学吧!而今天请来的几位妈妈却对培养宝宝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很感兴趣,她们的做法或许会改变一部分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的片面认识。场景一:雨儿是个小“问题家”,他和妈妈外出玩时会有问不完的问题:“妈妈,为什么小鸭会游泳而小鸡却不会游泳呢?“”天上的云彩为什么会走,它会不会到地上来玩呢?”……场景二:南南是个喜欢观察的孩子,这不,整整一个上午他都蹲在院子里看小蚂蚁是怎样搬家的,怎样把比它体重重…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建议:每个月都给孩子送份礼物。“那怎么行,经济实力可不允许。”“孩子的玩具已经太多了,还买什么呢?”“行不通,哪有那么多精力。”先不要否定。让我们看看是否可行。在一张纸条上写好祝福的话语,藏在孩子的帽子里、铅笔盒里或者手套里,当他找出来读一读时,这份独特的礼物会让他一天都快乐不已。孩子喜欢足球,您送给他一顶帽子,上面印上他最崇拜的足球明星的名字,会令他爱不释手。春日里阳光灿烂的下午,您带孩子到野外开心地玩一趟,这也是份很不错的礼物。每月送给孩子的礼物建议:1月□雪地堆雪人。□一双新手套。□一…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让孩子每天都学习文化知识,最好是少玩或不玩,其实,玩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好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玩”对孩子有以下好处:(1)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2)可以丰富儿童的科学知识;(3)可以增加儿童的兴趣;(4)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培养儿童做人的高尚品质,如合作、诚实、勇敢等品质,也可以在“玩”中学到。在传统观念中,认为“玩”会耽误“学习”,“玩”与“学”是相抵触的。我经常听到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一天就知道玩,总是不爱学习,一点进步都没有,教他儿歌他不念,让他画画他东张西望。”我阅读了…  相似文献   

5.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 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7.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8.
育儿金点子     
怎样教孩子待客?悦悦:当家里来了客人,有的小孩往往没有礼貌或缠着客人,主人和客人都很尴尬。骂孩子吧,客人不好意思;不说吧,孩子又太过份。如何教孩子待客之道呢?不当着客人批评她我家宝宝现在三岁了,对陌生的客人,一般都是我们引导她称呼。我还会要她帮我拿杯子,拿茶叶,她会因此得到客人的夸奖而做得更起劲。偶尔孩子也有不礼貌的时候,但我不会当着客人的面去批评她,而是等客人走后,再好好找原因。(长沙一帆)和孩子玩有趣的游戏我会和孩子玩有趣的游戏。在游戏里他做客人我做主人,我会很礼貌地招待他这位“小客人”,然后我们再角色置换,他…  相似文献   

9.
教孩子学点历史知识的想法缘于一件小事。一天。孩子一个人在玩,只见他拿着两个小玩具兵自言自语地说:“张飞和韩信打起来了。”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见我笑他;孩子很不高兴:“这有什么好笑的,相声里就是这么说的。”我告诉他,这两个人不是一个朝代的。孩子很好奇,问我什么是朝代,我简单地给他解释了一下,告诉他韩信是汉朝人,张飞是三国时人,韩信比张飞大四五百岁呢。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应该教孩子学点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与孩子共玩     
为人父母,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其实,这并非难事,只要你肯成为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玩,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怎样与孩子玩呢?首先,要投其所好。也就是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选择孩子喜欢的事物或游戏。当然,投其所好,一定要保证“好”的正确性,不能因为孩子爱打游戏机,就让其玩个痛快,而应选那些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如爬山、拼插玩具、玩娃娃家等。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鲁迅话)他们最少束缚,也最具追索精神。《科学大众》上介绍一位孩子历经追索而终成大器的故事:小时候,他跟着当教书先生的父亲到私塾上学。在上学的路上,他发现有几块小小的石头远离大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他每次经过这里都忍不住发问:“这是什么石头呢?”“普通的石头呗!”父亲答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谁知道呢?”父亲觉得问题提得太可笑了。后来他赴英国学习,并到阿尔卑斯山去考察现代冰川,学成回国,他带学生在太行山东麓又发现了孤零零的大石头。经过考察,他推断这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回到故…  相似文献   

12.
光翟 《家庭教育》2000,(5):42-42
如果说,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那么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呢?需要知识,需要营养,也需要玩。玩是孩子的一种权益,如同每个孩子都有生存的权益、受教育的权益一样。如果孩子被剥夺了玩的权益,他的生活就失去了童趣,他的人格就受到了伤害。然而父母却常常把孩子的玩与学习对立起来,认为玩会影响学习,玩物必然丧志,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正是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既有好奇心又缺乏耐心。如果教师仍采用让学生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老方式,就会使学生觉得学习很苦、很枯燥,导致怕学、厌学。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切手段,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凸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归根到底一句话:教师必须使学生把学习看成是在做游戏,在“玩”。让孩子们在玩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玩中悟道,玩中“发现”,玩中解决问题,玩中经受锻炼,从而健康成长。只有让他们学习有情趣,就会好学.乐学教育也就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学乐呢?首先,教…  相似文献   

14.
学习的误区     
学习的误区●陈万珍暑假快过完了,一位小时候的同学带她的儿子来我家玩,我们全家都很高兴。我说:“怎么一假期也没见你们的影儿啊?”同学说:“唉,别提了,儿子整上了一假期计算机课,哪有空出来玩?”我很吃惊:“他不是一直都学着的吗,还用搭上一个假期?”她说:...  相似文献   

15.
为父之德     
社会三百六十行,每行都要讲职业道德。为人父者,当然也不例外。鲁迅先生就把父亲分为两种:孩子之父和人之父。前者是:“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鲁迅先生将这种家长斥之为“是制造孩子的家伙”。而后者是“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显然,这后一种才是称职的父亲,也是具有父德的父亲。构成父德的核心是什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理应把坚强的事业心、崇高的志向、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等做为父德的精髓。为人父…  相似文献   

16.
我女儿29个月,经常和邻居的一个小男孩玩,小男孩比我女儿小4个多月。两个孩子刚开始在一起玩时,我女儿经常欺负小男孩,故意打他。每当那时,我都很公正、温和地劝阻女儿不要欺负小弟弟:“你看,弟弟是你最好的小伙伴呢!”“弟弟的玩具都给你玩呢。”“弟弟陪你一起玩,弟弟多好啊!”我还经常表扬小男孩。过了几个月,奇怪的是事情反过来了,小男孩经常欺负我女儿,故意打我女儿。我们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请问:这两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双方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欺负别人或受欺负时该怎么办?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引入师:平常喜欢玩的同学请大胆举手。全班齐刷刷举起了小手。师:老师像你们这个年龄时,比你们还贪玩呢!教者板书“玩”。师:可只顾玩行吗?还得怎样?佳(齐):学。教者接着板书“学”。师:同学们喜欢玩,可又得学啊,这该怎么办呢?生:先学后玩.  相似文献   

18.
每个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我呢,觉得自己的爸爸也挺棒的。今天,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 的爸爸吧! 我的爸爸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他可是我 的学习“监察员”呢。每天,我一打开电视,他就问我:“作业做 完了没有?没做完就别玩。”晚上7点半,当我做完作业,他就走进 我的房间,笑眯眯地说: “来,钢琴弹一小时。”你们瞧,我的爸  相似文献   

19.
李琛 《幼儿教育》2003,(5):27-27
良良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小男孩。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我偶然听到良良在玩“智力魔珠”时说:“玩这个东西真没劲,我不想玩了。”说完他便放下手里的“智力魔珠”,跑到一边玩别的去了。“智力魔珠”是近来小朋友最感兴趣的玩具,每次大家都是抢着玩的,良良为何不喜欢玩呢?连续几天,我都十分留意他的活动情况。其实良良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不喜欢玩”,在没有人注意时,他玩得很认真,尽管动作并不很熟练,成功率也不高。但他发现老师在注意自己时.就会立刻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陷入了幼儿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他们盲目要求天真活泼的孩子学这学那,并使孩子除了上幼儿园外,将回家后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当然,这样不是说幼儿就不需要学习,但他们需要的是玩中学,学中玩。那么,怎样使家庭教育都能做到游戏化、科学化呢?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快乐生活; 二、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 三、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 四、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小小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