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学作品的文化属性不仅来自于作家、作品本身的文化创造过程,也生成于读者、批评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文化阐释行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D·H·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其文化意义蕴含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并深化于作品的文学接受过程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该作品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化误读、审美接受、文化阐释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升华的嬗变过程。其中性爱主题研究、原型批评、生态批评从不同层面说明了文学批评过程中的文化阐释行为。  相似文献   

2.
文学素材的积累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它蕴含着多层次的活动:用眼看世界,增加生活阅历;用心悟世界,丰富生活体验;用口说世界,提升生活情调;用笔写世界,提升生活情调。这个过程是动态、开放的,是不断生成的。经过常态性的加工,学生的文学创作素材必然会得到美化.必然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体的新型文学样式,它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学搭建的新型平台上进行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引发了文学创作和消费接受的又一次巨大的变革。创作主体的群体自由性、本文生成网络化、传播媒体便捷化、消费接受快餐化是网络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最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的文化属性不仅来自于作家、作品本身的文化创造过程,也生成于读者、批评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文化阐释行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D·H·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其文化意义蕴含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并深化于作品的文学接受过程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该作品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化误读、审美接受、文化阐释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升华的嬗变过程。其中性爱主题研究、原型批评、生态批评从不同层面说明了文学批评过程中的文化阐释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所说的文学活动一般是指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 ,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是人类社会文学现象的核心要素。文学活动的实质是文学传播 ,它以语言文字为符号 ,传递人的情感世界、美的理念和美的信息 ,因此 ,文学传播也属于审美传播的范畴。文学活动的审美传播特性展现了人的精神世界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接受反应文论认为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文学意义的最终实现取决于读者的能动性阅读和接受。本文运用文学接受史中的典型例子阐述了读者创造性阅读的重要意义,指出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学“人性”被广泛地用于中国20世纪的文艺批评界,但相应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对人性涵义的概括,对文学创作中人性的单一与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复杂关系的观照以及接受活动中对人性的对话反映等。本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求达到对“人性”内容的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8.
文学价值从生成起点到过程转换,是一个动态的完整过程。以往的文学价值研究仅局限于静态的分析而忽略了文学价值的过程性与完整性。鉴于此,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出的人与对象性世界关系的概念,并以此作为文学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文学与对象性世界的价值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对象性世界所构成的价值关系的根本反映。人与对象性世界所形成的精神价值关系,直接左右着文学价值的选择、追求与嬗变。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实也昭示:文学价值观念的历史嬗变与现代重构的机遇和难题,其焦点和核心乃是人与对象性世界的关系问题,把人与对象性世界关系作为文学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目的,全面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社会实践理论。  相似文献   

9.
以往学术界主要看重的是金圣叹通过小说评点所构筑的文学创作理论,而实了上金圣叹小说戏曲接受理论也很有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和一,金圣叹采和随文批评的方式来表达他对批评对象独到而8深刻的理解,这对读者的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活动起来了一种导向的作用;第二,金圣叹对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受条件和接受能力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强调;第三,金叹还依据他自己的理解对作为接受对象的原作品进行了删节和改动,从而使他自己成为《水浒传》和《西厢记》新文本的名副其实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时也使他的接受批评实践由文学接受领域延伸到了文学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10.
时晓 《考试周刊》2011,(24):31-32
克里斯塔·沃尔夫是德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文学观点和创作受到德国浪漫派的巨大影响。本文试从沃尔夫的思想立场、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三个方面论述她对浪漫派的接受,说明这种接受促进了沃尔夫的文学观发展和文学创作的进步,由此沃尔夫在浪漫派在前民主德国的重新评价与复兴大潮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唐末西蜀文人流寓巴蜀,目击时艰、遭遇苦难,具有内倾化狭深幽微的创作审美心态。唐末寓蜀文人群体,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自觉地继承了贾、姚诸人的"苦吟"做派,在诗歌作品的取材上日益向着内心世界开掘的方向演进,深具狭深化、琐碎化、纤细化的内敛特点,其作品艺术品貌亦相应地呈现出了诸般衰飒、萧瑟、淡泊、落寞的清冷格调。  相似文献   

12.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其实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具有高度的文学性 ,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作为批评其他作品的类比对象 ;成为小说创作的比较对象 ;《史记》的创作动机在文学批评中的利用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与《史记》。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张恨水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是自古洎今罕见的高产通俗文学大家。他特立独行于现代文坛,却被冷落于现代文学批评。真正学术性的张恨水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体经历了辩诬、定位、深化三个阶段。这一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文学批评前进的轨迹与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4.
《小逻辑》是黑格尔唯心主义最少 ,唯物主义最多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论述的是由感性的反映物质世界 ,发展为由知性反映有中介性在关系中的客观现实世界 ,最后发展到理性的辩证的上升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有限与无限得到统一的全体的绝对理念。从历史的和逻辑的进程的一致来看 ,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 ,就是辩证的方法。本文将黑格尔“思想与现实一致和转换”的辩证方法 ,运用于文学实践的个别理论研究之中———文学的形式和文学的研究方法 ,力图在理论研究层面 ,能上升到哲学的理性高度。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传播与接受的一个基本规律。在英汉文学翻译中,译者、读者(在这里专指译文读者群)和译文的接受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6.
对文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文学伦理学涉及的多元文学问题,以及文学伦理学当前的任务和走向进行探讨,可以论证文学伦理学是真正的文论创新,它超越了民族或国家的分界,揭示了文学的普遍意义,为中西文论实现平等对话提供了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学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学研究是从事文学翻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以诠释学为理论基础,在肯定作者本意的前提下,论证了文学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文学研究可以有效地修补译者和作者在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体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距.在文学翻译的视野下,源语世界的文学研究重在对各种批评方法的合理利用,而译语世界的文学研究则有助于提升译者的文学和语言素养,二者从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为作品神韵的传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褚燕 《培训与研究》2010,27(4):8-10
中国古代文论中,作与识不可两分,具有文学创作能力的"诗人"成为了文学认知的主体。"诗人言诗"在西方也有相当长的传统。所不同的是,西方的批评者采取的是主客体二分,感性和理性对立的思维途径,文学活动和文论批评被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学创作活动是文学创作主体将自己的存在经验与生活感受形式化,并因此而体味某种或某些价值的过程。文学创作主体与潜在的读者进行文学交流是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种基础性的交流行为。在这一行为之上,文学创作活动还可以显现为其他形式的交流行为。文学阅读活动也显现为读者与潜在的作者(潜在的文学创作主体)之间展开的一种交流行为,即"阅读—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