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幸福完整的个人,但是反思当下的教育实践,幸福和教育的关系被严重割裂:在学校唯分数至上,知识高于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生命尊严得不到保障;在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个体的价值需求被压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场域中,学校应该构建幸福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感染带动作用,做一个幸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学生要培养幸福能力,学会主动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2.
佚名 《当代职校生》2011,(11):46-46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请先学会灿烂地笑。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带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解读,我们走上了"幸福教育"之路.8年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幸福教育"的实践价值,也感受到了"幸福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突出价值.我们提出的"幸福教育"就是让幸福充盈在教育生活的每一天,让师生共同拥有幸福——在学习与生活中享受快乐、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充满理想.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人类社会一种永恒的追求,中国人对幸福的追寻由来已久.如今,我们国家已经开始了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的全民幸福运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中国人的幸福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即色即空""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不同类型,在扬弃前人幸福论的基础上,我们正在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一致"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快乐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生幸福不能仅仅与财富联系在一起,社会群体的幸福感来自一种快乐的心理感受.而当我们沿着快乐经济学的视角去思考幸福教育问题时,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教育目的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具有感知幸福、获取幸福、创造睾福的能力.因此教育必须努力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幸福;让教师学会实践幸福.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乾玉 《成人教育》2012,32(1):59-60
幸福既关涉物质,也关涉精神.对教师而言,更关涉精神,因为这是一种以使人幸福为己任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既需要外在的基本物质条件的支持,更需要教师对职业的理性认识,心怀职业理想、发挥自我潜能、信仰教育;并且学会幸福.  相似文献   

7.
杨孝文 《宁夏教育》2012,(5):I0001-I0001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请先学会灿烂地笑。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都要善于用微笑创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只要学会时常微笑,会发现你比别人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使人幸福."语文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应致力追求的目标.曾多次聆听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等教育名师的精彩课堂,多次观摩名师的课堂,翻阅了大量与名师们有关的书籍,他们的课堂无不在创造幸福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幸福与幸福感是不同的.幸福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不同层次的幸福之间可能相互矛盾.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克服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错误倾向,正确处理学生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教育促进人的幸福."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必然导致学生的幸福.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水平的幸福,全面发展的教育必然能提升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所谓幸福的加减乘除就是说在生活中要学会科学对比,这是学会幸福的一种有效方法.幸福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生活在人群里,你不和别人比,别人要和你比,无论高和低你总是别人生活中的一个参照物.我们要保持幸福的心态就要学会巧用加减乘除. 人生莫测,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今日是乞丐,说不定明日就是太子;今日是高官,说不定明日就是囚徒;今日腰缠万贯,说不定明日就会一文不名;今日两手空空,说不定明日就会金玉满堂.但是幸福不会和地位、金钱等价,如果你是个悲观主义者,升也好降也好,富也好贫也好,你都会是一副天生的愁眉苦脸的样子;如果你是个乐观主义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人生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你总是笑口常开,知足常乐.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加减乘除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酒可使不同的个体与类群迅速进入和乐之境,泪则让不同的个体与类群直接沉入悲戚之境."敬酒"与"还泪"使不同情绪的人之间由不通而通,走向同情之境.同情的实质是通融一体,愿意同情者彼此尊重,也乐于结成命运共同体."敬酒"与"还泪"之结合指向天(神)、地、人、物息息相通,和谐共在的温情世界.这是古典时代的理想,对于弥合当代人与天地万物的对立也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门神是中国古代节庆时驱邪纳福活动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信仰树木、禽兽等自然物,并将它们作为守护门户的神灵,过渡到自然物人格化的形象,并渐渐丧失它原来所具有的神性,越来越接近平凡的人间世界。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的历史人物逐渐取代缚鬼啖鬼的神灵,民间年画得到不断的丰富、光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消费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与提高,物质消费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理想中的与之俱有的同种品质的幸福感,人们不禁要反思消费和幸福的平衡,本文力图从史的追溯和现实的分析入手,希望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思考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哲学有很多定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哲学的基本旨趣,它指向人类追求的至高目标——自由。人在什么时候最接近于自由呢?我们认为是游戏。但是哲学游戏不是以简单快乐为目的的单纯游戏,而是自由游戏。哲学游戏的本体论是生活世界,哲学游戏的内容就是人们在生活世界中遭遇的各种人事物事;哲学游戏的表征论是概念系统,概念不是哲学的本质,但是哲学的基本特征,哲学游戏需要概念系统作为手段才能过关;哲学游戏的旨意论是人生境界,通过批判维度和终极关怀,帮助人类进入游戏状态,获得心灵的安顿。  相似文献   

15.
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基点,深刻解读了社会转型中幸福的时代价值。认为要积极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促使人们追求和谐富足的幸福社会,推动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6.
海舍尔眼中的崇高,是希伯来伟大的精神元素,是事物比自身更伟大意义的一种无言的暗示。现代人更注重实用,却漠视崇高,这种实用主义生存观只能实现物质的富足却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重拾崇高能改善人的生存状况,从而向诗意栖居的生存理想靠近。海舍尔希望用崇高这种昔日智慧医治现代人精神贫弱的痼疾,使其抛却庸碌,重归圣洁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追求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是一切社会生活价值的核心体现。教育是一种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教师幸福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美好生活的现实体验,体现了教师作为主体在与人相处和社会交往中的生成和实现,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教师幸福本是一种应然的伦理价值追求;教师幸福的保持需要伦理道德的维系;教师幸福的实现有其内在的德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教师面临教学提高、专业能力更新还有生存的双重压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首先应该是有思想有幸福感的人,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环境制度下探索文化自觉与幸福感的关系,教师如何获得人本主义文化自觉功能下的幸福,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相似文献   

19.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并指出了到达这种境界的方式。首先,庄子通过自然的“天籁”之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无差别的自然存在样态;其次,他用对自然存在样态的感知来观照人,把人看成是与物一样完全禀受自然之理自然而生的存在,从而否定了个体的主体性;再次,他从否定人的主体性来否定人认知的客观性,进而否定知识存在的意义,也否定了文化,并指出实现这种认知的方法——“莫若以明”;最后,庄子通过“莫若以明”到达了“玄同彼我”、“道通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具体而言,是反映一般人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特定时期主观生活质量变化程度的核心指标,关注广大教职工幸福指数是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在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过程中,应着重从教育引导、疏导协调、心理调控、激励等四个方面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