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艺术的创作原则都脱离不了对人的审美需求的满足,所谓的美术也就是美的艺术,目的是要带给欣赏者以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元素,画面美了,才会吸引观众,词藻美了才会有读者,同样的,对于电视,这个最为综合的艺术形态来说,美术更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电视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相比,具有画面框架相对运动,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等特点,运动摄像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了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而且,它还可以使静态的主体发生运动和位置转换,直接表现人们生活中活跃的视点和视向,不仅赋予电视有别于绘画、照片等平面造型艺术更为丰富多变的造型形式,也使得电视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运动摄像的美感首先来…  相似文献   

3.
电视摄像是具有艺术性的独特技术,其水平高低与电视片质量及剪辑制作存在直接关系,而众多的电视画面构成电视片,摄像又与电视片效果、观众视觉反应及拍摄画面的构图具有重要关系。本文针对摄像在电视画面构图中的应用技巧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提高电视画面构图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画面切换效果直接面向观众,能够直接影响到观众感知,在电视摄像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有必要探讨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切换技巧。本文从电视摄影技术中画面切换的概念着手进行研究,探讨了电视摄影技术中画面切换在调节观众视觉节奏、丰富内容和满足观众需求上的作用;分析了电视摄影技术中进行画面切换时需慎用摇镜头、运用跟镜头、注意进退拍摄、抓拍时考虑客观因素、注重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使用窍门的要求;并提出了考虑普通观众需求、多用对比强烈的画面丰富内容和前期拍摄需考虑到后期制作需求这三种提升电视摄像画面切换效果的有用技巧。  相似文献   

5.
电视造型语言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电视画面,电视画面构成了电视节目,电视画面是对有关电视摄像效果的一种体现。相应的拍摄人员进行拍摄的时候,必须重视画面构图,因为电视画面构图会直接关系到相应电视屏幕效果的高低,还会同观众的视觉反应和信息的思维接收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笔者从几个方面探析如果在拍摄中取得良好的构图效果的技巧,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易雯 《新闻传播》2009,(10):83-83
电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摄像.一部电视片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摄像的好坏。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东西是电视画面.也是组成电视作品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具体体现。电视摄像构图是摄像技术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因为它是与电视受众的视觉反应、屏幕效果的好坏和观众思维接收息息相关的。电视摄像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技术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检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电视摄像构图是使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形象化、可视化的重要途径。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一系列技术手段 .  相似文献   

7.
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是电视新闻和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常用镜头。镜头画面是由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组成,因此,它的画面结构单调、构图平淡,难以吸引观众,更谈不到电视画面形象的完美。那么,作为摄像记者如何力求做到采访镜头画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电视专题影片审美投入,侧重于从电视专题影片前期解说词的撰写、画面的拍摄等方面入手,后期工作同样也要研究画面(镜头)剪辑、解说(配音)、音乐(音响)、节奏(段落)、平衡(结构)的审美投入。本文即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人们对娱乐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品质更为看重,尤其对电视画面构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条件,要求电视摄像构图必须具备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并且符合当代人们的欣赏观念。本文主要对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前电视摄像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构图策略,通过整合的方式向观众呈现更丰富的视觉现象,将促使电视节目成为有效的画面形式,旨在能够给电视摄像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拍摄固定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摄像工作者的基本功。固定画面拍摄得怎么样,能够反映出一个摄像者的基本素质和真正水平,它是对摄像者构图技巧、造型能力、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的综合检验。拍摄电视固定画面有以下规律:第一,拍摄电视固定画面要注意三不变原则以及美术摄影作品的不同审美特点。固定画面,是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机位不变,则摄像机不做移、跟、升、降等运动。光轴不变,则摄像机没有摇摄。焦距不变,则摄像机不做推拉运动。固定画面是一种静态造型方式,因为排除了推拉摇移等运动因素,所以从形式上很接近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但是,由于电视固定画面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具有表现运动的特性,所以,电视固定画面又不能简单地与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划成等号。比如,在电脑固定画面中人物可以运动,可以出画入画,同一画面内的光影可以发生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在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中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在拍摄固定画面时一方面要注意吸取和借鉴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的成功经验。注重固定画面的构图,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要从视觉形象的塑造,光色影调的表现,主体陪体的提炼等多个层面上加强锻炼和创作,拍摄出构图精美画面主体突...  相似文献   

11.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除了具有文字语言、有声语言外.还具有广播、报纸所无法比拟的画面语言。电视正是以其独特的可视性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因而我们呈现给观众的画面应符合电视观众的审美要求。 人们一般认为:追求画面的美是文艺作品的事,而电视新闻画面只求平、稳、准、匀就行,却忽视了画面的选择,诸如麻风病人的残部特写、车祸现场的血肉模糊、掏粪工的搅动粪便等等,这类令人作呕的画面显现在荧屏上,给观众带来的是恶心,给当事者亲属带来的是伤心。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了解社会,…  相似文献   

12.
电视专题片指的是运用纪实的手法,对人们生活与社会的集中,深入描写。一部优秀、有冲击力的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与完成是前期与后期相关人员审美物化的载体,很难想象一部没有审美投入的电视专题片会是多么枯燥和无聊。正如艺术一样,电视专题片也是取自生活又升华于生活的一种形式,不能仅仅枯燥的写实,更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体验,加大对审美的投入。电视专题片的审美投入包括撰写,拍摄,画面,画面剪辑,音响,解说配音,节奏和平衡结构等,是编剧,摄影,制作,演播人员的集体智慧结晶。这些审美的投入应当相互配合,而不是独立的,只有和谐有序的审美投入,才能使影片获得成功。下文就电视专题片制作审美投入的几个侧重点做一些说明,希望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建国 《视听界》2004,(5):44-45
一、开放性艺术结构的审美取向所谓结构艺术是各种表达主题思想的材料的搭配、排列、组合方式。结构艺术既决定作品的外部形态,又直接影响作品的内部性质。结构在体现作品审美特质的同时,直接关系到艺术作品优劣成败。创作者在结构自己的作品时,应当以人文的精神去理解分析和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为观众提供学习、分析、判断和思考的机会,并使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感受,从中获得审美情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纪录片的成功是创作者与观众共同完成的。而电视艺术的创作中,最能唤起观众兴趣,为观众留下丰富联想和思考空间的就是开放性电视艺术结构。  相似文献   

14.
张淼 《记者摇篮》2009,(4):74-74
所谓电视的画面语言,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每个画面语言都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感的个体,一定数量的画面语言便组成一条完整的信息。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电视摄像构图的唯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摄像构图是实践性很强的摄像理论学科,构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受众的视觉认可程度。而在摄像画面的构图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于唯关追求的全程参与.这是由摄像学科审美特殊性决定的。本文将着重阐述电视摄像如何进行唯美艺术构图。  相似文献   

16.
电视画面构图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电视画面构图好的比画面构图差的更具形象的吸引力,更令人爱看、耐看,也更能传达摄像师的表现意图.  相似文献   

17.
电视是一门艺术,电视艺术的复杂性,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作品能否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受众的需求,与电视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能否满足受众的视觉审美心理密不可分。电视新闻记者要满足观众的视觉感受,就得运用好电视新闻画面与语言。  相似文献   

18.
电视画面的构图与绘画所用的构图规律在理论上十分相似,但由于电视画面具有画框固定,内容以动态为主的特点,在实际结构画面时,往往受一定限制,具有与绘画构图不尽一致的特殊规律。一般电视节目画面如此,近年来“火”起来的访谈类节目,其画面构图又有更独特的要求。为探讨这类节目的构图特性,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笔者综合多种访谈节目的经验,结合自己实践中的粗浅体验,谈谈看法,实乃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9.
在各类题材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画面的拍摄,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有客观的拍摄对象存在;二是摄像师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摄像师主观审美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对客观拍摄对象的选择,最终会影响到电视画面的美感。因此摄像师对自身的主观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奕 《新闻窗》2009,(1):123-124
电视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如今已走进干家万户,让观众迅速接受并喜爱。这是因为电视总是能以耳闻、目睹的音像形式,把人们直观、直感的对象乃至那些存在于意识中的表象、想象、幻想、意念等表现出来。但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接受范围的扩展,电视画面仅限于把事物展现出来已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