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的母亲杜邀贞说她怀孕时,曾梦见一只小豹子突然咬着她左手的虎口,所以给郭沫若起的乳名叫“文豹”。他在家排行第八,母亲称呼他为“八儿”。  相似文献   

2.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郭朝沛是个兼营商业的中等地主,母亲杜邀贞禀性谦和,且爱诗词,成为童年郭沫若内心智慧之光的开启者。求学阶段,因参加学潮,多次被校方“斥退”,但终不屈服,表现出反抗性格。1913年,郭沫若实现了“冲出夔门”的梦想,来到津京求学。早年在日本学医,1921年回国后与郁达夫、成仿吾等人成立新文学社团——创造社。  相似文献   

3.
鲁迅:本姓周,字豫才,后改名树人。"鲁迅"其名始用于1918年,他自己曾为取这个笔名作了解释:其一是他母亲姓鲁,周鲁乃同姓之国;其二,取字意之谦逊与自励之意,愚鲁之人应该笨鸟先飞。郭沫若:原本叫郭开贞,故乡在四川乐山县境内,大渡河、雅砻江横穿乐山,两河古名若水、沫水,于是便得了笔  相似文献   

4.
鲁迅 本姓周,字豫才,后改名树人。“鲁迅”这一笔名始用于1918年,他自己曾对此作了解释:其一是他的母亲姓鲁,周鲁乃同姓之国;其二,取谦逊与自励之意,表明愚鲁之人应该笨鸟先飞。  相似文献   

5.
法国剧作家博马舍(1732-1799),原名彼得·奥古斯丁·加萨。他婚后半年,妻子就不幸病逝,他继承了妻子的一块名叫博马舍的小菜地。为了纪念妻子,他就用博马舍做了自己的笔名。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贝尔,他首次使用司汤达这个笔名是在1817年发表游记《罗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与钟嵘在文学起源论、本体论、创作论等方面均有非常相近的论述,这种相近相通之处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是郭沫若借鉴钟嵘理论观点的明证,也是郭沫若深受传统文论影响的具体表现.而二人在创作主体人格修养问题上的差异则可看出这种影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金庸还有个同样有成就的堂兄弟吗?你知道二月河为什么叫二月河吗?你知道"端木蕻良"是真名还是笔名?下面的文章会告诉你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张尚信 《考试周刊》2011,(52):31-33
郭沫若和华兹华斯是中英两国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华兹华斯重视个人情感与人类共同情感息息相通,不追求奇特的想象和夸饰,不让放纵的感情扼杀真和美,认为浪漫主义诗学在过分强调个人情感方面可能引起歧义,而郭沫若则追求狂放的自我扩张,表现出一个个性极端膨胀的无所不在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在傅抱石的艺术生涯中,郭沫若对他帮助很大。如果说是徐悲鸿发现了傅抱石,那么影响了傅抱石,最终使他成长为一代大师的,则是郭沫若。早在傅抱石于南昌师范附小任教时,时任北伐军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的演讲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五点论据分别论证了老舍的"舍"字词性为名词,应读第四声(she):1.以古今名人的"名"、"字"、"号"之例说明,老舍的字"舍予"被解释成"一贯舍弃自我"附加了政治色彩、道德内涵。2.古今之例说明:将"老舍"释为"老旧的房舍"、"旧房老舍"一点不牵强附会,很贴切。3.按传统解释,其笔名应是"老捨"而非"老舍"。4.老舍先生亲自说明自己的"舍"是名词。5、从老舍先生发表过的作品来看,"舍"必为名词,读第四声。  相似文献   

11.
蒲风是新诗运动最热烈的提倡者和实践者。郭沫若与蒲风,虽然经历不同,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不能相提并论,但郭沫若对蒲风却给予过很大的扶持,对蒲风的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同时,郭沫若对蒲风的影响不仅仅在诗歌创作方面,还在于怎样作一个人民的诗人。  相似文献   

12.
作家的笔名     
乔治·桑是法国女作家露西·奥罗尔·杜邦的笔名。她自幼富有叛逆精神,追求个性独立和妇女解放,常穿男装,抽烟斗,并选用了富有男性色彩的笔名乔治·桑来题署作品。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与中国侠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侠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侧面的侠文化,对国人的人格、心理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郭沫若与中国传统侠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侠文化对他的人格、心理,乃至文学创作都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4.
冯文炳从1922年开始即从事文学创作,起初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或出书,均署本名。直到1926年7月2613《语丝》周刊(第84期)发表其《无题之三》(系长篇小说《桥》的一章)时,他才突然废掉本名,第一次署名“废名”。作家为何要给自己起“废名”这样一个笔名呢?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留日时期开始接触泰戈尔作品,他的泛神论思想和早期诗作的表现形态均与泰戈尔的影响有关。“五四”后期,由于郭沫若思想的发展变化,泰戈尔的影响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6.
若将郭沫若早期戏剧与日本歌舞伎进行比较,不难看出,郭沫若早期戏剧具有日本歌舞伎的四情变化范式、舞台节奏多“问”、舞台解说有“点”、舞台布景多层次等特点。所以,要很好地欣赏郭沫若早期戏剧,应该掌握日本歌舞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天才在中西文论中都算得上是核心的概念和范畴。郭沫若对天才问题也有着持久的关注和研究,其“天才情结”不仅指向他青年时代的理想和追求,更与其文艺主张、教育观念等紧密相连。郭沫若对天才的理解是中西合璧式的综合把握,客观科学而富有启发性,但由于天才问题的复杂性和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人们对郭沫若的天才观的理解仍处在他所批评的“赞”或“骂”的感官阶段。本文力图在中西语境下还原郭沫若的天才观。  相似文献   

18.
19.
原苏联作家高尔基,原名为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希柯夫,“高尔基”一词在俄文中是“苦命”的意思。高尔基由于父母早亡,仅读了两年书,11岁就开始在社会上谋生,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做过看门人、更夫、码头工人,遭受了数不清的人间苦难,所以为了纪念自己的经历,就起了个“高尔基”(苦命)的笔名。法国女作家奥罗尔·杜班,为了表示独立自主和妇女解放精神,用了男性笔名“乔治·桑”。日本作家长谷川夏之川,发表处发作《浮云》时,出版商因他是无名小卒不予出版,一气之下,他就取了个日语“死掉了最好”的谐音笔名“二叶亭四迷”以示抗议。俄…  相似文献   

20.
从现在公之于世的史料看,为了郭沫若归国抗战,不知多少人向蒋介石游说,甚至施压,且一再催促,蒋介石才不得不点头,取消其通缉令,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综观郭沫若归国的过程,从提出到策划、到行动,郁达夫虽然不是主角,但也决不是毫无用处的配角。郁达夫在郭沫若归国过程中自始至终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是不能否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