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er自成音节时,是给“二”、“而”、“儿”、“耳”等字注音的。在普通话语音教科书上都是把它列在十个单韵母中。播音发音教材也是这样的。但在播音实践与教学中,有时却为这个音的音值问题弄不明白。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单韵母就是由单独一个元音充当韵母,那么er应该只有一个音色,舌位在发音过程中不能移动,即没有动程。因而发er时,该是固定好卷舌的动作再发音,近似于“日”的音值,如“而且”,“二十二”。可是这样发音的“标准”,实际上并没有被多数人接受。  相似文献   

2.
单元音的发音技巧普通话单元音(即单纯元音)一共有七个——a o e e i u u.这七个单纯元音是普通话语音音素中十分重要的东西,它们既能够单独充当普通话音节的韵母,又能够独自构成音节,同时,它们又是组成普通话复合音的基本音素。大多数普通话音节都是以这七个音素中的一个为主要元音的.所以,学习和掌握这七个单元音的发音技巧,对提高普通话播音吐字质量有极重要的意义。掌握单元音的发音技巧,首先要明确各个单元音的舌位、唇形以及一般的发音要领,做到单发准确。下面就先将a o e e i u u这七个单纯元音(也都是舌面元音)的发音情况依次作一描述。  相似文献   

3.
音节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往往就是一个汉语音节(比如:跑pao、跳tiao、投tou等等)。徐世荣先生认为,汉语普通话语音的音节可以用“音量”来解释。他说,“音量”就是声音的强弱,普通话音节都是开头音量强,末尾音量弱。比如:nan(南)这个音节,虽然首尾音素都是n,但发音时前一个n音量强,后一个n音量却很弱。正是由于普通话音节的这一特点,所以人们在日常交谈中才不会把“皮袄”  相似文献   

4.
复合音的发音技巧在普通活音节中充当韵母的还有如ai、ei、ian、iang一类的复合音。普通话复合音都是由一串“带音”音素连续发音而成,其中由元音音素复合而成的叫“复合元音”,由元音和鼻辅音尾音复合而成的叫“复合鼻尾音”。掌握复合音的发音技巧对播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话语音中,元音|a|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播音中可以发现,|a|这个舌面低元音在构成韵母时常常会产生两种变化。第一种情况是在|a|类韵母中,|a|元音常会受到前面或后面音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其它因素也有),这种变化是正常的。第二种情况是|a|类韵母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或发音者口腔开度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人为的这是一种错误的发音,是不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声音—语音是稿件文字的声音形式,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是播音中的神采。听众对语音有着敏锐的感觉,提炼的普通话语音是产生感染力的基础。我国的语言学家根据传统的分析法,把汉语字音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部分叫韵母,全字的音高叫声调。语音的音素根据发音特  相似文献   

7.
如何减少ZCS“噪音”。播音吐字中遇到ZCS开头的音节,往往最容易出现声音尖噪、磨擦声刺耳的问题。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减少ZCS发音中的“噪音”强度,是播音吐字技巧训练的又一实际任务。前先,应该分析ZCS“噪音”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辅音发音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噪音。这种噪音一般是由于气流在发音部位上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而导致的。其中,发音部位、阻碍程度与气流冲击强度又是决定发音中噪音强度的主要因素。部位质地越坚硬、气流通道越窄.送气力量越大则噪音越强,反之则弱。  相似文献   

8.
淮阴话属北方方音中的江淮方音。淮阴人说话舌头直,没有用舌尖,动作不到位等,这是最大的毛病。用专业术语来讲,最主要的就是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不对,具体来说,是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分不清,平舌音与翘舌音分不清,鼻音n与边音1分不清等;要克服这些毛病,除了得记住词语的音节外,更重要的是得把方音与普通话中分不清的字母的音发正确。这里只讨论语音,语音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普通话声母中,zh ch sh r四个辅音音素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要上翘与硬腭部位接触或接近。由于是翘舌发音,所以这一组音又叫作“翘舌音”。翘舌音在普通话辅音发音力法上又分两种:一种是翘舌后先用舌尖阻住发音部位,待气流在成阻部位上积蓄之后再稍稍除去阻碍,使发音部位上出现一定缝隙,让气流有节制地通过以产生磨擦音。这就是“塞擦音”,zh和ch就是用这种发音方法发音的。其中ch发音时送气更明显些,叫“送  相似文献   

10.
大家好!我是汉语拼音隔音符号(’)。顾名思义,我的作用就是“隔音”。如果把我省略了,就会造成读音错误乃至语义上的错误。根据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需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í’ǎo(皮袄)。”这里,如果pí’ǎo(皮袄)不加隔音符号写成píǎo,就容易发生拼读混乱,错拼成“漂”。类似的例子还有uān’ài(关爱)、chán’é(嫦娥)等,不加隔音符号,则写成uānài、cháné,就容易错拼成“瓜耐”、“禅阁”。同样,当n,…  相似文献   

11.
“雨雪”、“老鼠”、“展览”、“演讲”——这几个词该怎么读?一般人都会很自然地把头一个字的声调读得像阳平。这就是普通话语流音变中“两个上声音节连读,前一个音节变读阳平”的规则。但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上声字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有的人会把词(或词组)中前面几个字都读成阳平。也有的人会把其中的某个字读成“半上”(上声的前半部分),哪种读法对呢?怎么读才好呢?一般人不注意这个,可广播电视播音员就应该讲究规范。我们知道,语言是以词作为最小基本单位的,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的声母里有平舌音和翘舌音之分,所谓平舌音,就是zcs三个声母的字音,翘舌音就是zhchsh三个声母的字音。它们是成对的。普通话里z—zh,c—ch,s—sh的发音是不相混同的音位,各自作声母都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常用字,但是许多方言区人说话平翘舌音是不分的。如“五岁”和“午睡”同音,  相似文献   

13.
语音的调配、词语的妙用是广告创作中两种有效的语言表达手段。语音调配主要是对汉语音节本身以及对音节中的声母、韵母、声调进行调配。广告语言中词语妙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新词创造、旧词新用。广告语言中不论是语音调配还是词语妙用,都要顺应受众的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14.
说起普通话,开始时,大家会觉得很容易,很简单,可是真正要把普通话说好、说标准、说规范。尤其是要想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的好成绩,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读单音节字词;第二部分:读双音节词语;第三部分:朗读短文;第四部分:命题说话。先来看第一部分,读单音节字,100个单字,不含轻声、儿化。这部分主要是测试应试人的声母、韵母、声调  相似文献   

15.
d nl的发音技巧一些播音员遇到d nl打头的字音,常常感到舌用不上劲儿,或者感到舌头笨拙。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普通话语音知识中我们知道,这些声母的发音部位都属于“舌尖中阻”,即:发音时要依靠舌尖与硬腭前中部位置相接触,成阻后再以塞音、鼻音或边音的不同发音方式进行发音。明白了这些音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式之后,怎样才能在实际的吐字中不仅做到,发音准确而且动作又灵巧、有力呢?我觉得,关键是要掌握好舌动作的运动方式。“舌尖中阻”发音时总要有舌的前伸运动相伴随。而在普通人看来,似平伸舌在d nl的发音中是天经地义的,甚至认为舌越使劲儿前伸,字音就  相似文献   

16.
在成语运用中误用别字的错误,除本题上文所谈的形式外,常见的还有以下两种: 第一、近音替代,误用别字。近音是指字的语音形式相近,但不相同这样的现象。如:两个字声母、韵母都相同,只是声调不同,这就可以看作是近音。像“帆”与“烦”这两个字,“帆”字音为“fān”,“烦”字音为“fán”;两者声母皆为“f”,韵母皆为“an”。只是声调不同,“帆”为阴平声,“烦”为阳平声,两者即为近音。如果将成语“一帆风顺”中的“帆”,用近音字“烦”加以替代,这个成语的意义就不可解了。这就是近音替代,误用别字的错误。这种  相似文献   

17.
阅读报纸杂志,“付诸于实践”、“见诸于某报刊”之类的用语时有所见。其中“诸”字用法不适当。“诸”系古语词,亦称文言词。在汉语里其意项最常见的有:(一)众,各。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亮身率诸军攻祁山。”“诸军”,即各部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译出来就是“诸葛亮亲自率领各部攻打祁山。”(二)“之于”的合音。从语音的角度分析,因其读音分取“之”字的声母zh和“于”字的韵母u,故有合音词之称。如果从语法角度分析,因其兼有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双重  相似文献   

18.
姜楠 《今传媒》2010,(12):101-10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民族认同的符号系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地方方言作为语言的变体,咬字器官受传统发音习惯的影响,成为方言区人们学习、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一个障碍。本文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声部位和方法入手,以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的单音节字词为例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两种语音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一位跑国内新闻的记者路遇新华社外事组的一个熟人,问道:“最近总能在报上看到‘辛怀时’这个名字,重要活动都是他写,是不是你们组新来个‘头’?” 那位外事组的记者先是一愣,然后狡黠而不无得意地答曰:“可以这么说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辛怀时”这个名字——由“新华社”“新”谐“辛”。后两个字的声母和“外事”两个字的韵母组成的姓名,成了新华社对外部中央外事采编组记者共同的名字。它代表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它代表着骄傲和荣誉,也充满着艰辛和牺牲……  相似文献   

20.
新闻要写好导语,把最新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这已是众所周知的规律。但对于写好新闻的结尾,往往被我们一些年轻记者、编辑忽视。岂不知,一篇新闻光有好导语,而没有一个精彩的结尾,犹如倒嚼甘蔗,越嚼越乏味,难免令人遗憾。我国历代文章大家既重视文章的开头,也重视文章的结尾,这方面宋代散文名家范仲淹算得上是一个典范。他写的《岳阳楼记》用我们新闻界的眼光看,把它当作一篇“岳阳楼落成”的新闻报道未尝不可。文章在交待时间、地点、事由和背景材料时,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末尾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是掷地有声,是一绝好结尾,好就好在作者把全篇的思想意境用精练、富含哲理的语言加以高度概括,深化了文章主题,成了朗朗上口的千古名句。我们学习借鉴历代的名篇佳作,注意多观察、多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