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深圳卫视携手少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日前进行地如火如荼。而其中最让各方关注的“功夫之星”全球36强出关少林寺的出关大典也在金秋9月的嵩山上进行着。  相似文献   

2.
由香港天成亚州有限公司,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和北京电视台联合主办、香港卫视协办的中国青年歌手“英皇金融杯”电视大赛,已在中国大陆掀起热潮。该项中国青年歌手大赛以“育星造星,梦想成真”为口号,并由文化部部长刘忠德、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翟泰丰和北京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  相似文献   

3.
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背景设定在古代中国,讲述的是一只名叫波的熊猫临危受命成为动物世界武林盟主的喜剧故事。该片刚在北美地区上映,就以超出预期的6000万美元票房收入成为当周票房榜冠军。《功夫熊猫》在世界其他地区上映,票房同样一路走高。一时间,“功夫熊猫”热遍全球。“功夫熊猫”现象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湛若水功夫法门可简要概括为“立志”、“煎销习心”、“随处体认天理”。儒家之理想人格为圣贤,“立志”成圣成贤是湛若水功夫之起点与根基;在具体的功夫过程中,湛若水主张“煎销习心”,以克服日常习心之染;儒家之为儒家,在于体认“天理”,而湛若水体认“天理”的殊胜处在于“随处”。  相似文献   

5.
作为“外来和尚”美国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运用典型的“功夫”和“熊猫”诸多中国文化元素,在全球刮起了一场强劲的“中国风”。这些中国文化符号是否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还是仅仅为吸引中国乃至全球观众眼球的一个卖点,抑或只是一部宣扬美国文化及思想价值观的广告大片。  相似文献   

6.
孙应鳌的审美功夫以普遍性原则的“心”为本体,是一种“求心”的功夫,包括“立志”、“敬”、“慎独”、“诚意”等具体的功夫方法.审美功夫讲求在日用常行中纯化心体,使本然之心转化为明觉之心,具有内向体征的特点和将心体导向审美境界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2011,(9):6-10
熊猫、武术、鞭炮、包子、筷子、面条……当所有这些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元素出现在一部影片中的时候,不用说你也知道,我们这期“动漫·科学”将要为大家介绍的影片,就是风靡全球的《功夫熊猫》了。  相似文献   

8.
从李连杰和成龙主演的《功夫之王》,到美国梦工厂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功夫风潮并未停止,一些以功夫为卖点的电影又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此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武术这一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将作为一个特设比赛项目亮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外国人眼里颇有神秘色彩的中国功夫将在这个夏天之后,在全世界更快地传播开来。2008年的电影世界中同样如此,真的是:功夫之外,还是功夫!  相似文献   

9.
功夫熊猫     
首度以大熊猫和中国功夫作为故事主线的《功夫熊猫》定于2008年6月全球上映,届时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加上武术首度被列为奥运特设项目,相信此片必在全球掀起势不可挡的中国功夫热潮,电影有望打破纪录,勇夺全球动画票房金牌!梦工厂对这部重头戏非常重视,声演阵容包括搞笑巨星杰克·布莱克(Jack Black)声演熊猫阿宝、金像影帝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声演施福大师、成龙(Jackie Chan)声演灵猴、巨星安吉丽娜·朱丽(Angelina Jolie)声演飞虎女、华裔红星刘玉玲(Lucy Liu)声演毒蛇,如此阵容绝对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10.
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夫”与“熊猫”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形象大使”。《功夫熊猫》中诸多中国元素的展现以及影片在全球放映的成功,不仅再一次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看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的新趋势,这部电影带给中国的启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需要中华儿女有“文化自觉”意识,其次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自身调节并吸收国外经典的文化元素“为我所用”,同时依靠对外宣传来推动其国际传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功夫在平时     
功夫在平时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在平时多花功夫、多努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持之以恒”。荀子《劝学》中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功夫在平时,恒心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要想成功,就必须从小事做起。在平时多下苦功,始终如一。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勤学苦练书法,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写完了18缸墨水,终于与其夫齐名,成为了书法家。“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功蓟自然成,但对待平时的小事马马虎虎,三心二意,浅尝辄止,就只会功亏一篑,以失败而告终。要想成功,就必须从基本功练起。达·芬奇从画蛋开始,艰苦探索,才得以成为绘画艺术的一代宗  相似文献   

12.
一位声名远播的老裁缝收了一个徒弟。徒弟聪明好学,一点便通。半年后,徒弟以为已深得老裁缝的技艺,便试探着问:“师傅,我的手艺还有不足吗?”老裁缝盯着徒弟,意味深长地说:“还缺点功夫外的功夫。”  相似文献   

13.
随着周星驰的最新大作《功夫》的全球热映,一部描写动作明星的漫画作品也借着东风发售了单行本,这就是在《月刊少年MAGAZINE》上连载的作品《武打星》,作者是间部正志先生。"有志于成为武打演员的人,就看一看这个吧",谷垣健  相似文献   

14.
陈白沙是明代“心学”肇始者。其功夫旨趣是“静”,而“静”之具体法门就是“静坐”。陈白沙由其身心体验抉发“静坐”之生发机制,并经由“静坐”功夫法门确立臻于莹然澄明心境的具体路径,明晰“心”与“理”吻合的“生生”内涵。从“心”与“理”吻合的“生生”内涵出发,可知陈白沙是儒非禅。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笔墨功夫又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笔墨功夫是研习中国画的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16.
功夫     
<正>“功夫”是一个名词,它的同义词是“细节”。——题记似乎早已司空见惯,爷爷常挂在嘴边的“功夫”,并不会引起我的注意。但“功夫”一词,却凝聚在爷爷的一言一行里,诠释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家院子里有三个大花圃,其中一半的面积都种上了爷爷心爱的茶花。爷爷对茶花异常痴迷,杂志上的园艺篇不知被他翻阅了多少次,还学会了严格按比例配制氮肥和磷肥。只见他先拿出两个量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笔墨功夫又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笔墨功夫是研习中国画的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18.
功夫篮球     
刘松江  何玲 《红领巾》2008,(6):48-49
“接球!”“行!”“来了,倒挂。”“好球!”这是我队正在热身。现在,已是十五年后了,我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功夫篮球队队长,我的队友有王天化、李强、刘宇瑞、骆智和替补队员张飞、李俏、何力……教练是胡全胜。明天上午十点,我们“功夫队”就要和“天龙队”进行决赛了。  相似文献   

19.
古人作诗,有“为吟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艰辛锤炼,更有高人积多年吟诗作文之心得,提出“功夫在诗外”之说。观照现今的作文教学,学生作文的“诗外功夫”或被降低要求。或被硬性挤掉,小学生守着捉襟见肘的几个词汇,在教室里遥想单调枯燥的生活经历,闭门造车,其负效应显而易见。要解决以上“痼疾”,笔者认为,重拾古人治文的经验,强化“诗外功夫”颇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段菁 《小读者》2010,(4):22-25
2009年11月为迎接“国际儿童日”,新华社与国内外机构和媒体合作,在世界范围内推选出了10名“国际儿童之星”,并正式向全球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