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师》2014,(Z1):97-98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高校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近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从课程的内涵、开设的必要性、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评价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对上述方面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人本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生命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宜选择实用取向和个人取向相结合,实现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师资组建和教学安排,并从规范教学管理、加强社会实践、重视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实施,把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打造成一门质量高、实用性强、影响深的人文课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某综合性高职学院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课程教学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应以"5个注重"为切入点,以"5个重视"为着力点,探索符合高职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渗透性等特点,使其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高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提出了从抓住教育契机、注重学科渗透、发挥高职生心理社团的作用、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心育隐性课程等四个方面开发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5.
全面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介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内容,分析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队伍不稳定、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师资队伍建设、监管体系、课程建设、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社会资源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推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树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实施途径及操作要领等方面构建和实施具有高职特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8.
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正确、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资源及实践活动匮乏等问题。基于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设定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采用体验式课堂教学方式,加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实践活动等,均可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9.
罗绮科 《高教论坛》2013,(5):110-112
建构主义是当今最有影响的学习理论之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一些有益的启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境教学,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为树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理念、把握教学设计、探索新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构建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一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二要开展课堂外的各种心理辅导活动;三要建立学生心理自助体系。通过一整套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又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使高职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难关,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徐辉丽 《广西教育》2022,(12):145-148+160
本文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举措:以终为始,增强有机融合,实现心理学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双向融合、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实践体验的有机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高度融合;因时而进,推进方式延伸,实现教学资源从固定课堂向开放平台延伸、教学实践从现实体验向虚拟联通延伸、教学评价从教师主导向师生分享延伸;着眼全局,推进课程贯通,实现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贯通,课堂、网络和实践的贯通,整个大学阶段的贯通。  相似文献   

12.
陈璟 《亚太教育》2021,(4):69-70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目前存在课堂教学内容多且浅、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欠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入手,为课程思政的深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邢婷婷 《考试周刊》2013,(14):14-14
近年来,随着就业、考研形势日趋严峻,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远大的志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正当的兴趣和爱好,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事业心,能正确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心理品质。因此,各独立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对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要求,纷纷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同时开设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对独立学院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该课程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责任机制,完善课程思政改革配套各项制度建设;二是深化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构建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三是始终坚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隐形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四是强化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训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与育德育心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应开发更具灵活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提升课堂效果。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设计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心理养成与心理训练相统一,个性与共性相协调,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探索适合高职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杨民  杨立红 《文教资料》2006,(15):21-22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当前高校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教育手段。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较低,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从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体验式教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探索。本研究试图从课程意义、课程特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保障四个方面来探讨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秀艳 《文教资料》2014,(3):161-163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状况,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31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状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应加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全面关注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