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运用翻译"目的论",从旅游翻译的功能和目的性出发,选取旅游翻译文本加以剖析,指出旅游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提高翻译的目的意识,确保译文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2.
李珂 《文教资料》2009,(23):45-47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提出了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目的论知识架构的分析,运用科技、旅游、广告、新闻应用文本的实例来阐释目的论对于应用文本翻译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德国翻译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实现了翻译理论从静态的语言翻译向动态的功能翻译的转化。其中的目的论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做出适当的表达,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其对实用翻译的指导作用分析,强调功能主义学派目的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功能派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中翻译目的论是该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者认为从语言学的角度不能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该理论为我们探讨对外宣传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对外宣传翻译中,由于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往往需要译者"背叛"原文,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原文。如果不考虑交际目的、译入语文化等重要因素,一味"忠实"于原文,则可能达不到对外宣传的目的,所以对原文的"背叛",包括增删、改写和解释等在必要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邢营军 《教师》2010,(26):115-116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本文将以汉英广告翻译与旅游翻译为例,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用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本文将以汉英广告翻译与旅游翻译为例.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用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一、目的论 目的论是德国语言学家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标志着翻译的研究角度由以语言学和形式翻译理论为基础转向为更加倾向于功能化和社会文化,成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最基本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目的论足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翻译理论,它为翻译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而汉语典籍英译一直是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为例,解析汉语典籍英译的目的,进行以目的论为视角的汉语典籍英译方法初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界兴起.功能派提倡的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进行.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现对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包括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目的论法则、翻译原则、核心内容以及目的论产生的贡献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0.
杨静雅  周晓曼 《海外英语》2013,(23):178-179
目的论由德国的费密尔(HJ.Vermeer)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在目的论视角下,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就是"目的法则",因为翻译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为了实现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功能,译者在译文中所采用的翻译手段和方法会有不同。根据目的论,霍克斯和杨宪益在翻译《红楼梦》这一著作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法,满足了不同读者群的需求,从而成功的达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Skopos目的论,引起西方翻译理论家的颇多争议,但在国内从翻译实践来批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文章仍然较少。从翻译实践来看,目的论存在优点,也存在缺陷。比较《洛丽塔》的两个译本后发现,译者并未前后一致地按照翻译目的进行翻译,目的论也无法为译文质量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严复作为中国"近代意义上译学开创者"提出了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已经成为了百年来指导我国翻译界的金科玉律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它的核心是"目的论"。这一理论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将对比两种不同翻译理论的异同之处,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目标"或"目的",20世纪70年代由汉斯·维米尔引入翻译理论,表示译作或翻译行为的目的。根据目的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应遵循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本文回顾了目的论的基本原理,重点探讨了目的论连贯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在其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应用,由此得出了连贯原则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能够很好的增强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蒋娟 《海外英语》2012,(22):154-156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家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该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译者的目的为切入点,以国际商务合同汉译中的一些现象为例,旨在为国际商务合同汉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被概括为,翻译行为目的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认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是翻译的最高法则.这一理论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从目的论出发,研究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其核心理论是翻译的“目的论”。本文试图从“目的论”的视角对中同饮食文化进行解读,从而对文化负载中餐菜名的英译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学者汉斯·维米尔提出,其为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认知模式。文章拟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哈姆雷特》选段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分析比较,主要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方面分析了两个译本的不同点,从译者的主体性方面分析了两个译本的相同点,以期揭示翻译目的在翻译实践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费密尔(H J.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文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或功能,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目的法则",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中采用了变译的方法,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达到了两者的满意结合.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其核心是"目的论"。对目的论的评价有褒有贬,在批评的声音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功能派理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通过比较分析《红楼梦》中"护官符"的两种译文对此批评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文学翻译中运用目的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至今,德国的功能派目的论对翻译实践活动的开展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在诺德的《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除非文学领域外,功能理论在文学翻译中也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为文学翻译建立理论基础,使译者有章可循。本文试以"Silent Meaning"一诗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两种译本为例,以期向读者说明功能派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