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陀陀巴对抗赛”就是在藏传佛教寺院内部进行的体育活动。它的参加者都是各个寺院的陀陀巴,陀陀巴是原藏区特有的,它的存在体现着在佛教思想的禁锢下藏族体育发展的艰辛,同时也证明了其顽强的生命力。“陀陀巴对抗赛”俨然就是现在的运动会。“陀陀巴”就相当于运动员,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比赛项目和比赛方法。研究“陀陀巴对抗赛”,虽是藏族体育发展过程中之一隅,离开了它将导致研究的不完整。  相似文献   

2.
在俄国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成就而著称于世。其以梦境凸显心理的艺术手法更是文学创作领域一个全新的开拓,是对传统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一个突破。他之所以钟情于梦境描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本文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往作品的梦境描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寻了梦境描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作品中的作用,并深入剖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钟爱梦境描写的创作缘由。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的叙述方式通常按照流派来纳入到文学史的整体叙述和阐释框架中,师陀的文学史定位一直引发研究者的争议和关注,左翼评论家与京派评论家都拒绝将其纳为本流派作家。通过对师陀在文学创作中的主题、风格、技巧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师陀的作品具有主动疏离文坛文学流派地倾向,并细读师陀乡土小说主题等相似的文学作品,发现师陀的文学作品具有与他人完全不一样地艺术特色和内在意蕴,具有“奇特的风格”,从而呈现其文学史定位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人物"及其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小人物的特色,对其类型进行划分,发掘这些形象所具备的现代性因素,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性所在。  相似文献   

5.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用小说的形式探究人性的大师。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双重人格》主人公戈利亚德金人格分裂的考察与分析,可以概括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当时俄罗斯社会以及俄罗斯人民心理的看法,并从中理出其创作风格的发展脉络以及思想信仰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6.
墨离军在瓜州附近,朱邪部首领沙陀金山是在长安二年(702年)西迁到处月故地,并担任金满洲都督。为了更好统领该地域的沙陀部落,改姓为"沙陀",自此,沙陀部与朱邪部开始合流,合流后的部族简称为"沙陀"。后在东迁归顺唐朝的过程中,为了与未西迁的原朱邪部落合流,再一次改姓"朱邪",但并未改变其"沙陀"的称号。  相似文献   

7.
李春林先生的《复调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人其作》用自己的语言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作了更清晰的表达 ,对其作品的复调风格也作了言简意赅的阐述 ,从而向读者展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个性及其精神世界 ,是一部难得的优秀著作  相似文献   

8.
本从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物质决定论对立的角度评价了陀氏的“现实主义”,重点分析了陀氏的现实主义所涵盖的心理内容,包括二重人格、心理分析、下意识和梦等;同时指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忽视了陀氏的价值立场,即其宗教信仰。从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的角度看,陀氏对物质决定论的抗议为人类选择生存方式,寻求个体的生存意义,留出了一个非常珍贵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自杀现象与陀氏小说的美学性质——幻想中的生存美学密切相关。通过对自杀现象的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形成其美学特质:美因死而生。这种美的特质是超越生命本体的精神信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美的意象及美的思想在自杀者自杀过程中所产生的幻想里诞生。其中主要的自杀人物在自杀过程中都围绕着爱与美的话题跟自己对话,并上升到对人类所处的美、爱等状态进行思辨。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作品《罪与罚》中,描写了年轻的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的事件,并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层层剖析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桩犯罪事件原因复杂性的深入思考,既表现.了其本身对犯罪的看法,又显示出其思考所陷入的矛盾境地。  相似文献   

11.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最深刻的作家和思想家。阅读陀氏的作品,我们会对其作品集中统一而又骤变的时间空间、紧张突兀而又浓缩的情节冲突、精彩纷呈而又漫长的对白独自的创作特征留下深刻印象。我们认为陀氏的这一创作特征不同于以往欧洲小说,可以称之为共时表现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一)描绘社会底层人物的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伟大的俄国小说家.其沉郁而难以理解的文学风格。对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般认为,撑起俄国文学的两大主要支柱。即托尔斯泰与陀思妥也夫斯基,而陀氏于186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罪与罚》,则与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并列为最具影响力的俄国小说。  相似文献   

13.
"杀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重要事件,且具有陀氏的独特风格,但历来对这一问题缺乏整体关注。陀氏小说中的杀人包括杀人和自杀,它指向毁灭生命的行为。人物的杀人不同于以往单向度的动机,其杀人行为有着内在辩证的推理逻辑。是理性在对上帝的质疑与挑战下为了人的价值,与信仰的矛盾斗争,这种斗争主要表现为道德与个人意志两方面。有其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山学院学报》2014,(1):31-37
从历史文献、民族语言和民俗、考古证据切入,认真分析了一些解读布洛陀发音内涵的观点,认为都是反映了布洛陀文化的果,没有反映出布洛陀文化的因。布洛陀和姆六甲神的形象其实就是"人面鸟身神"。布洛陀的解释应为"从天而降的男性人面鸟身神";姆六甲的解释应为"胯下可夹物体的女性人面鸟身神"。人类社会早期对布洛陀和姆六甲神的崇拜,就是中华民族早期的人文始祖崇拜。所以,布洛陀和姆六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5.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反映的内容是奇特的。陀氏总是热衷于揭开“小人物”的心灵隐秘;将表现人的分裂意识当作贯穿终生的创作题材;在他的小说中隐藏着一条作家寻求自我的心的轨迹。随着对心理领域的不断开拓,陀氏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大胆创新。在他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中,有的将传统艺术手法直接用来表现人物心理;有的对传统艺术手法既有所继承,又有所突破;有的则纯属陀氏独创。陀氏洞悉内容与形式间的辩证关系,顺应了其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布洛陀文化研究越来越发展成当前中国民族学研究的显学,不仅因为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以及壮学阵营的浩大,而且还因为布洛陀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布洛陀文化的定位似乎众说纷纭,有人把它更多地归为民间宗教("麽教")文化,笔者认为是不够完整的。布洛陀文化的源应该是布洛陀神话,它形成于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耕时期。  相似文献   

17.
蓝巧燕  李华 《培训与研究》2006,23(10):40-42
密洛陀文化即与布努瑶始母密洛陀相关的文化,是一个包括密洛陀神话传说文化、创世史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年节祭典文化等丰富内容和信息的综合体。作为布努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密洛陀文化本身蕴涵着包括旅游在内的众多现代价值。充分利用密洛陀文化,大力发展相关旅游产业将对当地布努瑶文化及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表示,陀思妥耶夫斯基于作品里面摒弃了作者的权威话语,经由微型、大型对话组成的复调对思想冲突予以体现,且其作品于体裁层面存在狂欢化特性,具有各大思想的撞击和交流。就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面的复调而言,其属于艺术形式的变革、创新,主要和当代俄国的现代转型密切关联。本文以此为背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复调与现代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社会哲理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兼具社会心理小说和社会哲理小说特征。融社会、心理和哲学因素于一体,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重要特点,也是他的艺术创新和对文学的重大贡献。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分析大师,素以心理作家名重天下。一百多年来,围绕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创作展开的论争持续不断,但对他那深刻而细腻的心理描写,批评界却有口皆碑,众口一词。卢那察尔斯基指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一切都是以人的心灵感受为基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心理分析,通过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在其支配下所采取的往往是乖谬的行动来揭示社会的畸形现象,反映社会的现实。他说:“人们称我为心理学家,不,我是高度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我描绘人的内心的全部深度。”  相似文献   

20.
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格、作品历来为人们评说,但对其小说的审视及评价,更多的是建立在意义层面之上,而对小说写作技巧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作为思想家和艺术家的陀氏能够以客观的艺术方式和写作技巧来表现另一个性、他人个性,是他对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