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养成教育,一贯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重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把行动、习惯、性格与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在《成功是一种习惯》一书中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早期英国的教育家约翰·洛克对他的朋友说:"最好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在于将  相似文献   

2.
题记:陶行知先生在1919年4月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第一流的教育家》的文章。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批评了三种庸俗的"教育家":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去办学"。陶行知先生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批评的三种庸俗的"教育家"依然非常普遍的存在着,虽然不是每个教师和校长都能成为教育家,但他一定要有成为教育家的情怀,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有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想,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3.
<正>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看看中国目前的现状,我们所要造就的"教育家",很可能有不少是"政客的教育家"。在社会风气不正,学术造假之风盛行,官本位现象严重的形势下,一些投机钻营者,靠着一些不可告人的手段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这样的"教育家",一会儿学这个教学模式,一会儿学那个教学策略;一会儿学洋思,一会儿学杜郎口。但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周如俊是一个非常安静却又勤能补拙的人。非常安静是因为他内心非常平静,以一颗平常心教学、读书、思考和研究。勤能补拙源于他始终坚持对职业教育的挚爱、执著,做教学上的会思考的有心人。作为一名机电类专业老师,他将专业教学定位为一种"课堂文化"、一种"教学思想"主张,从哲学的视角观照教学。他的课堂自然而不矫揉,灵动而不呆滞,善于选择知识(技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重视学生"差异发展"与  相似文献   

6.
1919年4月21目,陶行知在当时的《时报.教育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第一流的教育家》的文章。文中,他反对三种常见的教育家:一是"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的政客教育家;二是"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的书生教育家;三是"只会盲行、盲动"的经验教育家。并称此三种教育家是不高尚的。要想成为第  相似文献   

7.
正"忙"会给人一种错觉,误导你的生活甚至人生。"忙"的人往往给人感觉他的重要性非同常人。在生活中,影响力大的人才会门庭若市、应接不暇,或者风风火火。许多人都要找他,许多事都等着他来办,这样的人难道不重要吗?他自己这么想,别人也这么看。而在人们的感觉中,重要的人往往就是成  相似文献   

8.
刺猬与狐狸     
正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公共知识,却以各种方式被隐藏起来。心理政治学家菲利普·泰特罗克从1987年就开始研究学者们关于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预测,比如,海湾战争会不会爆发、日本房地产泡沫会不会破裂、魁北克是否会脱离加拿大等等。他的结论非常清楚:从总体上看,专家的预测明显地比群众的预测差。泰特罗克把专家分为两个类型。一种叫"刺猬型"学者,一种叫"狐狸型"学者。这个典故出自古希腊诗人阿齐罗库斯。他说:"狐狸知  相似文献   

9.
贿赂法官     
一位被告涉及一桩数额很大的诉讼案。一天,他对自己的律师说道:"如果我输了这场官司,我就会彻底破产。""眼下,你的命运掌握在法官的手里。"律师无奈地说道。雪茄,你看会不会有所帮助呢?""不!那位法官在道德行为上非常正直,根本不吃这一套。你这样做反而会使他对你产生一种偏见,他可能会认为你藐视法庭。"几个星期以后,法官做出了一个有利于被告的判决。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叫"自我意象""自我意象"就是"我是怎样一种人"的自我概念。你把自己想象成怎样一种人,你就会怎样行动。所以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学生的"自我意象"紧密相连,由此决定学生的个性、行为。二."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有的学生说,他没有"英语细胞","在英语学习上很笨",他已经努力了,但英语还是挂"红灯"。其实这个学生的问题并不在于他迟钝或缺乏基本能力。他的问题在于他有一个不适当的"自我意象"(例如我没有"英语细胞")。他不说"我那次考试失败了",而是下结论地说"我是个失败者","是个不及格的学生"、于是一种恶性循环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在《广州日报》上看到苏北的一篇文章,他谈到自己之所以喜欢读书,是因为读书能进入另一种生活。之后从"另一种生活"里走出来,人便有一种甜美的、满足的感觉。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为什么阅读会给人带来这么一种感  相似文献   

12.
我相信时尚会越来越低调,名牌的标签将越来越不显眼,直到让一个人以气质取代那一身"钱"。聊天时,一个朋友说:"有钱人基本分三种:一种把钱全穿在身上;一种把一半钱穿在身上;还有一种,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出有钱。"在哈佛,有很多第三种有钱人。有个欧洲来的同学最爱去二手店买衣服,但家里养的马全用爱马仕的马具。另一个同学穿得像个流浪汉,但他老爸给学校捐建了一栋楼。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  相似文献   

13.
郑延梅 《家长》2014,(5):19-19
正面对孩子的逆反,家长一味地怄气,只会适得其反。我们不妨"柔弱"一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一天天长大,随之渐长的是他的臭脾气。假如他感觉我说的话不合他意,他不仅会"据理力争",而且还会积极采取"行动"。每当此时,我要么心"火"  相似文献   

14.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典型的通感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通感这一修辞不难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通感已被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比如,"她听了女儿的演唱,心里甜丝丝的"。"他的话凉透了心"。又如"耳食  相似文献   

15.
妈妈们有没有发现有的宝宝走到哪里都喜欢抱着他的玩具,吃饭时需要熊宝宝陪伴,甚至睡觉时也要抱着他的小枕头……宝宝"恋物"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过度"恋物"会对宝宝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宝宝过度的"恋物"行为呢? 正常"恋物"是宝宝的心理需求 宝宝"恋物"就是把依恋心理转移到身边的物品之上,并与之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依恋物大多为宝宝身边的物品,与之接触时,宝宝会得到一种放松的感觉.渐渐地,其心理会对依恋物产生接触的需要,便会自然而然地"恋"上这些物品.  相似文献   

16.
正教师在课堂提问时,经常会遇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一种是快人快语型,教师提问刚结束,他就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当然正确率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第二种是沉着冷静型,遇到胸有成竹的问题才举手;第三种是金口难开型,无论教师怎么启发诱导,他总是一副"徐庶进曹营"的姿态,一言不发。面对这三类学生,教师经常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方法,来鼓励第一类,欣赏第二类,引导第三类。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因为在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听、说、读、写中,"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佐罗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世界上还没有太空船和飞机,天空只属于鸟儿。但是有一个人却想到了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总有一天,佐罗,"一个怪人对还是小学生的佐罗说,"人类会在云间穿行,一切都是可能的。"这个留着胡须、脑子里装满梦想的怪人,就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他既是一位画家、雕刻家,也是一位音乐家和科学家。有时,他会给佐罗看他那美丽的笔记本,从每一页笔记里都能涌出上千种不同的奇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由"他主"转为"自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用目标做引领是一种最有效的策略。它会促使一个只注重实践而不善于动脑的经验型教师逐步走上自主发展之路。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在认识自我中找到"短板"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教师会重新审视个人发展的状  相似文献   

19.
<正>20年前,也就是董旭午老师走上高中语文教坛的第五个年头,他自发地开始了"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当时称"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理由只有两个:一是他对"死瞄、死教、死考、死练"、目中无人、摧残身心、高耗低效的应试教育很不满,看不到什么希望;二是他受到了陶行知"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受什么样的教育"的思想的启发,要教学生过上一种真语文学习的生活,进而让他们接受一种真语文教育,将来能够成长为能力强、素养高的"语文人"。如今,20年过去了,全盘应试化、急功近利,"追分不见人"的高中教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各种不利因素都在挤压、冲击着他的"生活化语  相似文献   

20.
杨穆  王玲玲  蒋雪芳 《教育》2012,(24):31-33
他被称为"岳阳怪才"。他的同事扳着手指算,说他至少会8种乐器,他的歌也唱得好,还会书法,更善于搞一些小发明。他就是岳阳市东升小学的校长喻叶东。教育不拒绝"全才"喻叶东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1年。自参加工作之日起,他坚持教书育人,务实创新,把爱心献给了他所有的学生。他曾受命当一个"调皮班"的班主任。接手后,他认真调研,耐心细致地与"调皮王"沟通。不久,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