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订版《大纲》对学生习作的要求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内心产生一种奋发学习的动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习作的强烈欲望。就学生学习习作来说;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写,刻苦地练,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正如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总之,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好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从原来的“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这样,有了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我们的作文课一旦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激趣”作文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参与习作之中。  相似文献   

3.
徐正东 《文教资料》2005,(18):179-180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习作兴趣是习作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把习作这种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乐此不疲地投入到习作实践活动中去。1.学生习作最大的兴趣在于拥有材料。小学生习作兴趣如何激起?我的观点是:学生要拥有作文材料。试想,当教师的命题一公布,学生感到头脑空空无话可写时,他哪有兴趣听教师的“怎样写好”的指导?——即使听了,又如何煮“无米之炊”呢?有人认为,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接触过的事物,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学生一但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这时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乐趣 ,有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学习了修订版大纲后 ,感受颇深。修订版《大纲》对作文部分作了较大的修订 ,更加明确了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把习作训练的立足点转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上来 ,从根本上解决了一直困扰师生的“作文难”的问题。一、改变提法 ,培养习作兴趣修订版大纲隐去了“作文”的提法 ;将低年级的写作训练称作“写话” ;将中高年级的写…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要的动力。无论是低年级的写话,还是高年级的习作,只要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搭建习作与生活的桥梁,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让学生与趣味对话,让每个学生在提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就能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写作便成为一种乐事。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一、牵手实践,体验参与之趣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写”  相似文献   

6.
一、淡化概念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好”和“乐”、“趣”和“爱”,是作文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习作意义和方法,淡化写作概念,激发写作兴趣,使之觉得作文是自己的朋友。怎么想就怎么写,说什么便写什么,对作文产生亲切感、愉悦感。产生兴趣是消除心理障碍的前提,因为浓厚的兴趣决不会和恐惧障碍心理形影相随,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7.
邹学超 《成才之路》2014,(20):51-51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习作的兴趣,学生才会展开一双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天地中快乐飞翔。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上的做法。一、树立自信,激发习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信心很重要。但是当前作文教学的功利化,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以至于一上作文课就头疼,对习作有一种恐惧感。要消除恐惧,树立自信,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愿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打开记忆的阀门,回忆生活中那些观察仔细、印象深刻的人、事、物、景。从写短小的片段开始,不断提高学生习作自信心。例如,我让学生练写半命题作文“第一次……”。在学习范文、讲解习作的基本要求后,我给学生介绍了我第一次炒菜的情景,学生听了我第一次炒菜发生的同事后,兴趣大增,此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回忆,通过交流,想到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买菜,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表演……曾经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的情景和场面再次在学生头脑中浮现,由于这些事情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笔作文学生普遍感觉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很有个性。此时教师适时表扬鼓励就会点燃学生内心习作的火种,使学生明白原来作文并不难,有了自信心,学生自然也就喜欢上了作文。  相似文献   

8.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小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可从诱导模仿、体验和注重激励等方面着力,发展学生练笔的兴趣。 一、在模仿中让学生积极参与 模仿是习作的基础,对初学习作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教学中可借助仿写的方式,促进学生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聊天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好方法,是习作教学中一种开放型、发展型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朋友式关系的尝试。聊天作文以聊天为手段,指导习作为目的,通过聊天,使学生自觉感悟,产生兴趣,从而轻松落笔,写好作文。笔者就聊天作文作了一些探索:做做、玩玩、聊聊、写写小语中年级教材有篇“做不倒翁”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观察老师用蛋壳做不倒翁,并把过程有顺序地写下来。为能达到训练要求,我认真地设计,师生先一起制作不倒翁,做好之后玩一玩不倒翁,欣赏不倒翁的大肚皮…  相似文献   

10.
不少学生视作文为负担,一提到要写作文,便产生“厌烦”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深感学生产生“厌作”、“畏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老师强迫他们表达自己无动于衷的事物.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注意激发兴趣,优化学生习作心境,优化作文指导过程,让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一、激发兴趣,优化学生习作心境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在作文教学中,正是利用这一点,抓住时机,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克服“厌作”、“畏惧”心理.其方法有三.①针对学生习作信心不足而产生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四、课程改革中的作文教学(一)转变观念1.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至九年级叫“写作”。“写话”和“习作”的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这样提,有意降低难度,使教师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学生打消畏难情绪,克服作文要“作”的心理障碍。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不怕作文到爱写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因此,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  相似文献   

12.
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与兴趣,而动机与兴趣恰恰是促成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因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作文教学亦然。只有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时,才会把习作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进而养成习惯。因此,要想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教师就得在激活学生作文兴趣上下一番功夫。但要激活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必须讲究教学艺术,因为惟有艺术才具备魅力,才能使学生"着迷"地进入"角色",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感染,酿就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后劲更强。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习惯于先将“习作要求”和盘托出,再费尽口舌地讲解一番.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在“习作要求”的统领下去作文。实践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弊端主要有二:1.“习作要求”往往是多元的。我们不少学生原本就怕作文、厌作文,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无异于泰山压顶,更加怕了、更加厌了,作文的兴趣、信  相似文献   

14.
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之源,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将学生被动的写作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内需,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  相似文献   

15.
张正峰 《中国教师》2013,(Z1):124-125
指导学生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作教学不止谈写作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地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创作习作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行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  相似文献   

16.
浓厚的兴趣是习作的有力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习作兴趣往往不高,许多学生认为习作是一种苦差,讨厌作文,惧怕作文,甚至产生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一到作文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作负担。”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潜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可见,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将学生被动的写作转变为主动的内需,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几年来,在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方面,笔者从培养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际的写作能力,写记实作文,一定要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习作教学必须让学生丰富生活,帮助学生开拓习作“源头”,写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情,文章才会生动具体。怎样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习作,下面我谈几点粗浅体会。一、从内容入手,诱发写作兴趣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变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何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双双“到位”?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改进教法,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写小学生习作往往有一种恐惧心理,不加以清除,提起笔来就重如千钧,只字难书,墨滞不下。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从鼓励入手,因材施教。形成学生习作中恐惧心理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他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作文的动力。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不可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并不是对未来取得成果感到需要的兴趣(心理学上叫做“间接兴趣”)。他们学习作文的兴趣,往往因作文过程中感受到新鲜刺激物的吸引而产生,是对事物的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心理学上叫做“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小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作文对他们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促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