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对某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专业课程进行成绩大数据分析,对其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分类进行课程成绩关联度分析,评估其课程群建设质量.数据分析发现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联系,知识层次不分明,建议根据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分类优化课程组合,合理安排开课顺序;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建议增加实践环节比例,加强技能技巧的实践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很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各种高端生物科技的出现,也让生物科学在学科教育中变得更加重要。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科教育在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意义。同时,应该针对教育改革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提高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6,(14):44-45
从师范学校生物科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揭示现阶段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注重专业课程,忽视教育课程和教学技能的培养的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和解决的方法,以期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4.
刘丽皎 《教师》2014,(20):76-76
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此分析了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人们学习、思维的方式.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墨守成规,应积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生物教学中来,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机整合,提供图、文、声、像等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以及协作学习、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其中,生物科学知识是学习的载体,信息技术作为  相似文献   

6.
杜君楠 《安徽教育》2010,(12):41-42
<正>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便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实质上是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教育服务。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尝试。在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条件的限制,部分教师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及如何使其与专业课程整合感到茫然,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发展。例如:有的教师认为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了,于是信息技术仅作为其讲解、演示的工具,教学中由于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对整合的内涵、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不深、不透,对课程整合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较困难,在专业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停留在媒体观的层面上;在媒体理论上,强调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忽视常规教学媒体的作用;在知识体系建构上,注意内容性知识的培训,忽视方法性知识的学习;在培训考核上,忽视考评的多元化和层次化。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作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其学科发展速度、学科内容更新速度日趋加快,生物科学对于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愈见深刻,传统的教学媒体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大优势,使生物学知识更直观、生动、形像、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清醒认识到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使教育技术信息化,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多媒体在生物学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希望能给一线教师和教学研究者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教育体系下,将信息技术融入专业教育中,已经是主要是趋势,特别是机械专业课程。机械专业培养的是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工学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学生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当前机械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现今我们处于后工业时代,机械专业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探索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途径,促使机械专业课程走向网络化、开放化与实践化。本文主要是针对机械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型需求,探究现今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趋势,以信息技术为机械专业课程改革工具,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推进机械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必要的信息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STEAM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STEAM教育理念强调将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进行融合教学,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学习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文章从STEAM教育理念概述入手,对STEA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应用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课程改革要突破科学教学发展瓶颈,其师训策略必须从科学本体(理、化、生、地)知识、科学教学论、思维科学、信息科学和科学和技术与社会(STS)知识五个方面来重组优化现有的、来自分科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实验"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该文通过论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引进综合性实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以期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4.
当前理工科特别是信息类的通识核心课程缺乏系统的建设,普遍没有教学团队的支持,理工科教师在承担通识类课程的时候通常注重传授知识,而较少深入思考,缺少整体性、综合性和广博性。文章在探讨跨学科的信息类通识核心课程组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指出教学模式应变"教"为"导",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坚持将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相结合,以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配合课堂教学,并使用动手实验强化学习效果,开设小班讨论扩展学生思维。结果表明:革新后的信息类通识核心课程能有效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领会信息技术所蕴涵的科学思想要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出发,对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概念,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了必要的分析。最后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性的几个问题并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理科课程标准进行文本分析,明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位置和表述,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分析应用模式的演变,共经历三个阶段:在视听媒体应用阶段信息技术是丰富教学方法的工具;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信息技术是教学工具并向教育资源过渡;在“互联网+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是一种生态环境。信息技术在引领教学方法转变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生物学”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生物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在教学内容上把以各器官的发育教学改为以各种模式生物为主题的教学。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教授动物的遗传本质和遗传规律、细胞增殖与调控,皮肤干细胞、器官移植、癌基因机理、探讨动植物性细胞的分离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发育及调控机理等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等院校考古专业的教学现状,对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发现存在实验教学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自然科学基础较差等一系列较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应组建文物保护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聘请校外专家联合授课,加强考古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教育,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在文物保护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prospective teachers develop knowledge for teaching, researchers must identify the types of knowledge that are integral to effective science teaching. This case study investigated how 4 prospective secondary biology teachers’ science teaching orientations, knowledge of science learners, and knowledge of instructional sequence, developed during a post-baccalaureat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Data sources included a lesson planning task and two interview-observation cycles during the participants’ year-long internship. Over the course of a year, the participants’ science teaching orientations were based primarily on their K-16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were robust and highly resistant to change.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became more aware of student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herefore, developed more elaborated knowledge of the requirements of learning. They consistently sequenced instruction in ways that gave priority to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o students. Prospective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of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instructional sequence were congruent with their science teaching orientations. Implications are given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STS教育越来越受到中学理科教育的重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育采用了STS思想渗透教育模式,开设专题STS教育课程的模式,以课外活动为辅助的STS教育模式,实验证明,以上模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