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军 《语文天地》2012,(4):17-18
教学设计理念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捕写艺术(音乐和绘画)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鉴赏技能,进而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但这个目标对于目前的高中学生来讲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学生自身已有的艺术素养不足以支撑他...  相似文献   

2.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进行戏剧的鉴赏学习。如何进行戏剧鉴赏教学是教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实践的重要问题。戏剧鉴赏的内容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基础起点,把握戏剧的核心要素;重视鉴赏戏剧的艺术特征,把握戏剧最本质的特点;戏剧鉴赏的方法操作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课堂教学,把握戏剧鉴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理解与鉴赏是中学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任务。理解把握作品思想内涵,感受鉴赏作品艺术魅力。学习中既要注重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也要重视作品细节的仔细品味。  相似文献   

4.
当下,艺术鉴赏课程多开设于艺术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而对于医学院的学生,艺术鉴赏仿佛是并不相关的课程。本文希望通过梳理艺术与医学之间从古到今的复杂互动影响,来阐明医学生学习艺术鉴赏课程的诸多积极作用。在审美体验,道德意识,哲学理念,临床实践,以及长效学习发展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专题解释】通过诵读和欣赏本单元所选的诗词名作,我们初步掌握了一些鉴赏古典诗词的重要方法。本专题从"情景交融"这一角度,重点赏析杜甫的《蜀相》,联读柳永的《雨霖铃》,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学习古典诗词鉴赏写作。【预习任务】1.巩固诗词鉴赏方法,建构鉴赏写作支架。(1)阅读周汝昌《怎样欣赏中国诗词(节选)》等名家关于诗词鉴赏的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油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称为非具象艺术,是指任何对真实自然物象的描绘予以简化或完全抽离的艺术。本课是安排在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之后的一课,符合学生通常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具象到抽象,层层递进,并与前两课构成一个教学单元,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阶段,语文的学习已经从简单的知识积累过渡到鉴赏学习。在鉴赏学习中古典诗歌鉴赏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由于这些诗歌创作年代的久远,学生对于诗歌中的一些感情和意象会出现疏离,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在含义,使得鉴赏效果降低。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鉴赏教学中要从"知人论诗"和掌握古典诗歌的主要意象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技巧。  相似文献   

8.
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阅读者要能够了解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一般性的表达效果。要提高在这方面的鉴赏能力,就必须多读,多积累;当有了一定量的素材储存后,艺术手法的鉴赏就不再是难题了。  相似文献   

9.
艺术具有鲜明的多义性和情感性特征,艺术鉴赏的过程要遵循艺术的规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实现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鉴赏,激活审美潜能,营造活跃的艺术课堂。  相似文献   

10.
[教学重点] 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主要是元杂剧的初步鉴赏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体会唱词的抒情性和音乐美;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1.
傅雷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艺术理论家及艺术鉴赏家。《傅雷家书》不仅是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而且是写给当代亿万中国青年必读的"国书"。他的艺术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应用;热爱伟大的祖国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忠诚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艺术理论与方法;科学地把艺术教育与培养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教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内容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欣赏>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必修美术鉴赏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历了近一年鉴赏课学习,已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美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单元导航】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本单元学习重点为鉴赏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注意戏曲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应把握曲词通俗、多用口语的特点,诗化语言中具有的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让学生通过鉴赏接触人类文化遗产和艺术创造,走进艺术,对比走进人类文明,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江苏省邗江中学王佳曦老师"展手卷品夜宴"一课的教学,从氛围营造、创设情境到分层次鉴赏很好地还原了我国古代的赏画方式,可为美术鉴赏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确立的诗歌教学的内容目标之一。所谓"新的阅读体验",依笔者的理解就是在尊重原诗情感的基础上,经过阅读者注  相似文献   

16.
高中美术鉴赏课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在当前的课堂讲解中,课堂往往是缺少互动和学生自己的艺术体验的,更多是像数理化那样老师给学生们讲解知识,没有足够的鉴赏实践。本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作出分析,并且寻找美术鉴赏课程的真正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散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正确把握散文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和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了解中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课、专业课中贯彻艺术素养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结合<水族生态技法>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探讨在应用技术类课程中对学生实施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对观赏鱼的鉴赏,饲养容器厦布景的方法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在审美中的作用,明确和谐是水族造景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顾国珊 《广东教育》2007,(7):105-106
对西方音乐的鉴赏,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热爱高雅艺术,感受、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同时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却包含了很多诗歌技巧。该诗几乎涵盖了古诗中大部分表达技巧,可谓古诗鉴赏中的"万能公式"。在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如能以此诗入手,便可做到以旧带新,由浅入深,为学生学习新诗提供一块"垫脚石",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古诗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