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宋明理学"、"复古"思潮影响下的明代文坛,杨慎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诗人。他高举"诗主性情"的大旗,在略显沉闷的明代诗坛无疑是别开生面的,特别是在他被贬永昌府后的诗歌创作更加体现着他的这一创作主张。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去世以后,甚至是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就一直给他带着"卖国贼"这样一顶帽子。现如今,我们追求实事求是,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需要基于事实和当时的时代条件,给予他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笔者看来,以"卖国贼"来评判李鸿章,实在是有失偏颇。本文就李鸿章在马关条约谈判过程中的表现,试着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术界有部分学者认为,恩格斯在"两个转变"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个"哲学共产主义"阶段,他曾经是赫斯的追随者和"哲学共产主义"的信徒,他这一阶段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空想共产主义。这种观点的科学性很值得怀疑。恩格斯在新世界观的形成中,确曾受到过"哲学共产主义"的影响,但是,他以思想演进的独特路径和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维,超越了"哲学共产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恩格斯这一阶段的共产主义思想虽不成熟,但就其实质而言,是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鲁迅笔下重要的动物意象,猫头鹰可以说是鲁迅神形毕肖的自我形象标记。鲁迅认同并自命为猫头鹰,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叛。与猫头鹰一样,鲁迅是属于黑夜的,他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他对黑暗的反抗上。他是"无声的中国"的呐喊者,又是一位参透了人生虚妄的孤独"存在者"。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是现代小说的创造者,是现代主义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对于卡夫卡而言,他所生活的政治动荡、思想转型的时代以及所面对的民族文化冲突和家庭阴影,等等,都是一个巨大的噩梦.一种对人类生存的危机感充溢在他的心头,他的内心因此成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借助文学手段将它宣泄出来,成了他"巨大的幸福":在黑暗之中,他需要歌唱.  相似文献   

6.
曾有这样的案例:在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对黑板上的人物画进行模仿练习,当他看到一名学生在画好的人后方添了一层淡淡的黑影,便问学生画的是什么,这名学生认真地回答:"这是他的影子……"没想到老师指着黑板,厉声训斥道:"你难道没看见我是怎么画的吗?他后面有影子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诗人邵燕祥在新时期"归来"之后继续创作了大量诗篇,并呈现出了与他以前的创作截然不同的风貌,对于这些诗作中所展现出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索,是我们理解"归采"诗人邵燕祥的一把钥匙.从"一颗有璺的心"、"人格理想的倔强坚守"和"用‘临终的眼'看世界"这三个方面对"归来"诗人邵燕祥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可探索他的诗作与他的内...  相似文献   

8.
在格非的先锋小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迷舟"式叙述、纯虚拟的叙事游戏和罗生门式的多重角度叙述。在格非笔下,生活是无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他小说中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孤立的一个个瞬间,他不提供对生活的整体性认识,也无意于总结历史的客观规律,他对历史的表现,往往成为某种"戏仿"。他的小说往往传达出这样一种认识:人生充满偶然,意外造就历史。  相似文献   

9.
胡瑗是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在苏州、湖州教学时,他创建了系统的教学方法,即"苏湖教法",开中国古代素质教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明体达用"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他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他潜心教学,改革教法;他对学生关爱备至,亦换来学生的真心爱戴。作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家,他的治学方法与为师之道倍受后人推崇,对当代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益民 《阅读》2011,(Z2):1-1
<正>你知道《小王子》吗?你喜欢"小王子"吗?这是一个温柔、忧伤得叫人有些心疼的故事。这是一本让全世界无以计数的大人、孩子难以释怀的书。这是一部二十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一天,小王子遇见了一只狐狸,狐狸请求小王子"驯养"他。他说,驯养就是"建立联系"。他还说:"你对我不过是一个男孩子,跟成千上万个男孩子毫无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  相似文献   

11.
论胡瑗的以正接人与他的诚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瑗把"信"既视为人的一种品质要求,也视为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他认为圣贤之人应有至信发之于中,而以正信接之于人;胡瑗强调"大信",他要求君臣上下都能尽忠尽职,信于天下;同时他还认为,能否践"信"也是一种能力和智慧,他要求人们做到顺时顺势,畅行中信。  相似文献   

12.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世界美学史上公认的"普罗米修斯"。他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中提出"美是生活"的新定义,打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美学的垄断地位,开始书写唯物主义的新篇章。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观所提出的"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生活"和"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则是其"美是生活"定义的具体应用。本文详细地从他的两个具体应用——"再现生活"和"说明生活"展开论述,更直观地挖掘出其美学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希拉里·普特南是一位著述颇丰、影响深远的当代美国哲学家.他的意义理论和语义外在论是其早期语言哲学的代表性学说.意义理论是普特南语言哲学的基础,在《"意义"的意义》这篇文章中,普特南提出了著名的"孪生地球"论证.他通过这个认知实验说明了环境因素在决定意义上所起的实质作用.作为意义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义外在论是普特南语言哲学的精髓.普特南通过这一理论阐述了他的语言劳动分工普遍性假说和因果指称理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康德在对人类理性能力的分析过程中,主张把科学思维方式限制在现象领域之内,认为形而上学唯有作为伦理学才是可能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康德的形而上学思想称为"道德世界观".然而康德对道德领域的探究采取的却是一种分析、分解的逻辑架构之路,所以使得他的道德哲学在终极的意义上只能是一种外在超越型的他律道德.这样一来,他也只好通过审美判断来沟通"两界"以达到"物自体"了.  相似文献   

15.
<正>"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念的力量。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黄大年58岁的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一、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他在1982年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他在1988年的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两则     
慧子 《阅读》2014,(Z6):60-61
<正>我看不清杰克期末考试不及格,因此他爸爸责备他成绩差。"你应该找出失败的原因,"他爸爸生气地说。"是的,您本应该给我买一副眼镜的,"杰克说。"你是说你上课时看不清老师写的字?"他爸爸问道。"不,不是的,我看不清同桌卷子上写的什么。"  相似文献   

17.
田叔是西汉初从河北走出的官员。他廉洁奉公,严谨自律,有才干,更有操守,是一位名臣兼长者,其"官品"、"人品"都值得称道。司马迁称赞他秉守气节、忠诚耿直,崇尚道义、正直无私,尤其是在掌重权、任高官时能坚持真理、堂堂正正,不向歪风邪气屈服。在多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此等品格很值得推重。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名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做学监,这是一所专为"问题少年"的"再教育"设置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有犯罪倾向,非常叛逆,就像池塘底的黑臭淤泥那样让人生厌。但克莱门特·马修却在这里创造了奇迹,他的道德素养影响了孩子们,他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和同事的支持。他的成功是因为模仿是人的天性,美德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教给儿童的,教师自身道德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9.
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优秀的"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为线索,简要评述了在他各个不同时期发表的主要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这位天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他所如实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原因所在.本文旨在能引起我国文学界对这位大作家所应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这就是幸福     
丁祎欣 《阅读》2013,(Z1):41-42
我坐在电脑前,翻看着新加坡结对伙伴的照片,看着那灿烂的微笑,心中不由自主涌出一股思念,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我登录了自己的QQ,猛然间,传来"嘟嘟"的敲击声,发现结对伙伴的头像鲜活起来,我立刻点击他的头像,飞快地打上一排字:"嗨!你好!在做什么呢?"没过一会儿,他就发来了回复:"我正在上网。"我等不及这样慢吞吞的一问一答,便向他发送视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