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儒学由原创儒学发展到现在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将会继续发挥强大的社会作用。为了追溯儒学的生命力之源,从孔子创建儒学之初来着手,从中可以发现建构儒学基础的四大维度,即是:个体维度、群体维度、社会维度、超越维度。原创儒学的这四大维度在儒学以后的发展中一直被延续承传,正是这四大维度才使得儒学在两千年后仍然能在人类的发展中体现自己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2.
平等互利具有集体主义价值向度,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超越社会有机体、也超越个体心理的客观实在。它驱动个体与社会的利益追求、倾尽人类终极的价值眷注。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在于:平等互利集体主义价值向度是社会历史道德规范的客观要求;是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理论的精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是依法治国宪性国策的充分体现;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武器;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终极价值精神。  相似文献   

3.
孔子重建社会新秩序思想的核心是和谐.在孔子重建社会新秩序的理念中,作为社会外在规范和个体内在自觉的仁、义、礼、智、信成为核心价值.他一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使社会充满活力,一面又把人格完善的君子作为道德典范和人格范型向外辐射,使社会和谐有序.孔子和谐思想在不断的实践与传播中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信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凝聚人心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是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的统一,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受大学生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影响,要发挥大学生主体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对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因素的影响,从社会生成路径和主体建构路径两个维度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5.
内在超越中的"超越"含有自我超越的意义,但更多是指宗教神学意义上的超越,而"内在"是指超越者内在于自然、经验和民主生活中,超越与内在之间相互沟通,往返互动,形成内在超越。杜威成熟期的思想具有这种内在超越特质。其中超越维度具体表现为对"理想的善"的信仰;内在维度表现为负责任的思想方法。杜威从统一理想与现实入手,将两者统一...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内在地共存于大学的历史发展中,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学术自由必须以服从和服务于人类和社会利益这一“道德”基点及其价值倾向为根本指导和总体方向,大学总是和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伴而生,相携而发展。大学的社会责任有两个向度:一是以大学的职能为表征的外在向度;一是内在地存在于大学的本体价值中,以隐形形式作用于社会的内在向度。  相似文献   

7.
章依据批判的两个向度,界定了大学批判品格是大学具有的内在自我超越与外在引导社会的倾向与能力。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西方大学从中世纪到近代、现代的演变过程中,其批判品格由萌芽到形成再到被遮蔽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个体社会化的根本途径是在实践理性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标示着社会个体实现自我超越的基本依据。人的社会性是社会个体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现实依据。人与群体的基本关系决定着社会个体必然实现自我超越。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性和曲折性决定着社会个体必须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蓝蔚 《教育与职业》2006,(32):52-53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内含的人文关怀价值,造成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尊重人的主体意识、不尊重人的自主选择、忽视人的情感因素等多方面的偏差和失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的维度中确立其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67-74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对比从两个维度展开,在指向普遍人性的内在维度中,两人都对人性品德——智慧、勇气和正义高度认可,并执着于至善的追求;在具体化时空下的外在维度中,处于春秋战争时期的孔子试图通过"内仁外礼"走向大同社会,而民主时代的苏格拉底则要求"内理外法"通向理想国。两人的人本思想交汇为21世纪各国文明对话的基础,指明了未来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孔子在他的音乐思想中,既肯定了个人的内在心理要求予以满足的合理,又强调社会伦理对个人的心理要求以制约的必要性,并认为孔子的审美理想是“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他的审美标准是“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相似文献   

12.
Standard presentations of optics concentrate on ideal systems made for imaging which bring all rays from a point source to one focus. But, in Nature, or in realistic optical systems with defects, rays do not behave precisely in this way. Rather than the focus simply being blurred, the rays, after reflection or refraction, form beautiful and rather universal patterns of bright lines known as caustics. Mathematically speaking, a family of rays is best viewed as a surface in a higher-dimensional space where we keep track of both the position and direction of rays. The intensity enhancement on approaching the caustic line is a singularity, arising from projection of a smooth surface from higher dimensions to lower dimensions. The universal features of such singularities, which arise in many contexts beyond optics, formed a major theme of Vladimir Arnold’s work after 1965, when he was exposed to René Thom’s vision of ‘catastrophe theory’. Arnold and his school made seminal contributions to singularity theory.  相似文献   

13.
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要求德、位兼备,而在孟子那里则更加注重于对德的要求。孟子所论"圣人"与孔子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孟子因应了从"犹秉周礼"至"杀人盈城"这一现实的形势、因应了"距杨墨"这一思想层面的形势以及为更加便于教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于孔子、孟子之间,从郭店楚简《五行》篇"德之行"五与"行"四等论述看,其中就已有了突出"圣"之德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杜维明视儒家传统为轴心文明核心价值的一种,并对儒家传统进行理性反思,从语言文字、社会科学、现实政治及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揭示当前儒学研究面临的障碍。同时对西方著名学者列文森有关儒学"博物馆化"的论断审慎思考后得出结论,认为列文森并不是要完全否认儒家文化的价值,而是以一种为儒学命运担忧的情怀错误地理解了儒家传统的现代意义,杜维明试图为其纠偏,从而反思儒学第三期的发展前景与儒学新人文主义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5.
在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中,蕴藏着通过推行教育来传播儒家荣辱观的思想;孟子则分别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改善道德教育两个致思向度上加以引申和发挥。与荣辱观教育关系比较密切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孔子所说的“内省”。羞恶之心的“义之端”,往往容易被外界的物欲所“汩没”;而内省或省察,则是对这种被物欲所汩没的一种警醒和提防。在道德教育阶段论中,儒家学者主张荣辱观的教育应从幼儿开始,并贯彻人的终生。南宋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均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廖丹琪 《高教论坛》2014,(12):70-72
孔门教育,以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孔子在对弟子进行教育的时候重在引导,而非填充,他运用了各式各样的启发式教学法,包括双向交流、"叩竭法"、因材施教等,通过采取这些方法既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当代大学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干课程,其与孔子的道德教育有相通之处。研究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所运用的启发式教学法,对于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谈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把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放在艺术审美境界,孔子的艺术教育主要强调礼乐教化,他认为礼乐的根源在于仁德的修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通过礼乐培养人的内在品格,以艺术审美活动推进道德伦理原则的内化,实现政治道德教化的功能。这是孔子一直倡导“礼乐教化”的原因所在。这种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传统艺术教育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8.
It is a rather safe statement to claim that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are accepted in a fair share of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 is a somewhat safe statement to claim that the social dimensions are now seen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what human cognition is and how it functions. But it would be a rather unsafe statement to claim that the social is fully accepted in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And we are not quite sure what kind of statement it is to claim that the social dimensions in theorie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re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compared to the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In our contribution we will focus, after a brief presentation of the above claims, on this particular domain to understand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at focus on the social and not primarily on the psychological.  相似文献   

19.
在纷乱动荡的社会现实中,孔子以理性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切入点寻求济世良方,然而理性仅是其手段而非终极追求,孔子希望通过理性进入大同社会,达到更高程度的自由与和谐,他的终极理想美好而浪漫.孔子的理性倡导和言行中同样渗透着浪漫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孔子之前,“君子”是与“小人”专对而言,指居高位者,具有等级和身份蕴涵。到了孔子时代,“君子”的内涵逐渐由重“位”转为重“德”,成为道德理想的人格称谓,表示德性修养的有德者。探究这一转化的深刻根源,对当代仍有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