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后勤职业道德是从事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及其与服务对象之间行为关系的总和。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后勤服务工作者本职工作职责制度化;二是后勤服务工作者与被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具体化。后勤服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是后勤职业道德的基础,行为关系是后勤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并体现后勤服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一、后勤文化建设的意义 众所周知,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的服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成为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当然,分析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于我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在历史的脉络中把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高等学校永远需要精干的后勤干部队伍社会力量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原有高校后勤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也必将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一起溶入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高校需要一批后勤管理干部队伍。当然这支队伍应该是精干的,与时俱进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支队伍应该既包括技术后勤,也包括生活后勤,是大后勤的概念。近几年,随着一些社会开发商进校建宿舍、办食堂、管物业等,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后勤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后勤职业目标和道德本质所决定的。因此,后勤职工必须不断地提高职业认识,讲求职业道德。后勤职业道德就是高校后勤职工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本文拟从后勤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内涵和方法等方面作一探索。 1.后勤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高校后勤职业是由高校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高校后勤职业,就有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的区域合作指的是地处同一城区内的两个或多个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的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同时推进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它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1.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与区域合作如何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以逐步实现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呢?对此,后勤工作者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理论探讨。简单地讲,概括为“内化”和“外化”两过程的统一。“内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社会化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既带来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那么怎样因地、因校制宜地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建立起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兴办后勤产业与后勤社会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兴办和发展高校后勤产业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后勤产业是由“学校办社会”向“社会办学校”转变的重要环节 ,是学校后勤向社会化过渡的桥梁。因此 ,各地区、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依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 ,为高校承担和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应着力兴办后勤产业 ,这对培…  相似文献   

7.
后勤社会化改革给后勤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给后勤服务带来深刻的变革,专业化的后勤服务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后高校后勤行业的发展趋势。十年来,高校后勤开始逐步从非专业化走向半专业化、专业化。一、专业化的涵义和特征专业化可以说是标准化,按照标准来做;专业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七年多来.后勤服务实体整体上实现了与学校事业管理体系的分离,初步建立了企业化的经营运作模式.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学校市场放开后后勤实体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以后怎样发展?怎样面对原有的资产、人事、分配等历史问题?怎样解决改革中出现的资源短缺、资金不足、比较优势不明显等新的情况?都是摆在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及员工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国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高校后勤工作主动与之相适应,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社会化方向,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广大高校后勤工作者现正致力于实现社会化的实践和总结。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后勤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后勤改革中,许多高校分别建立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后勤小机关成了后勤工作的决策指挥中心,综合办事机构,平衡协调枢纽,后勤工作信息网络的中心窗口。尤其是多所高校合并后的后勤小机关,则又担负着各个校区后勤方面的联络协调工作。对后勤小机关来说,练好内功,优化自身的工作行为,建立精干、团结、高效、廉洁的机关工作人员队伍,是提高后勤小机关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使机关行为规范和工作卓有成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小机关加强规范化管理,是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高效、协调的重要工程。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来,经过全国高校广大后勤职工的不断实践探索,坚持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后勤工作者的共识。尤其是《中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研究》一书的出版发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化的含义和途径等问题。为进一步进行高校后勤管理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1 高校后勤职业道德的基本涵义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从思想到行为,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恩格斯说:“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高校后勤职业道德是指职工在工作中应遵守的、与高校后勤工作这一职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也可以说,它是根据高校后勤这一职业的特点,在整个后勤服务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兴办的高等院校如何实现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一、农村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走不走社会化问题农村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走不走社会化,能不能走社会化,这是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后勤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纵观先进国家的高等院校,他们的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程度很高,社会化的工作也较好。我们的国情,生产力水平,学校情况与他们不尽相同,不能照搬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工作者的形象,是后勤服务部门及其成员在长期的管理、服务、经营、育人实践中逐步树立的一种积极、健康、向上、优质服务的群体形象。它体现着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精神风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后勤工作者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服务育人的质量和效果。要深化后勤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育人宗旨,就必须从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注重后勤工作者良好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对学校的后勤物业管理尤其是住宅物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当前的情况,如何寻求适合高校发展的住宅物业管理模式,是高校后勤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是高校后勤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后勤管理干部的素质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从事后勤管理活动中应该具备的品德、知识和能力。素质并不是静止或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进步和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而变化的。只有不断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要求。 1.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后勤管理干部素质的核心。高校后勤管理干部必须具备坚定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为我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认识高校后勤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后勤管理改革应如何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是摆在广大后勤职工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从分析高校后勤服务的产业性入手,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社会化应该规避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乐洋 《大学时代》2006,(4):116-1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统一的理论指导,过分强调高校与高校后勤的密切关系,因而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注重后勤实体的市场化,而忽视其教育规律;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甩包袱”现象和排斥社会产业为高校服务的思想都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规避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推进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推进高校后勤工作开展的重要趋势,在全面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背景下,推动后勤管理“独立运作”,引入市场化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形成高校自主选择、社会承办、师生监督的后勤服务体系已成为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选择。结合目前高校后勤服务现状,未来要积极塑造后勤服务品牌,发挥智慧技术,诠释“师生为主”的现代后勤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层级,真正适应高校改革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塑造品牌、服务升级、智慧服务等视角探究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不仅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消费,大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消费者。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者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引下,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用市场营销的理念经营后勤服务,树立后勤服务品牌,服务、管理、育人、效益四不误,使后勤服务为促进民主法治、安全和谐校园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