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眼动记录技术是探讨人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与心理活动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文章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时的眼动行为指标进行分析梳理,结合正常儿童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进行比较,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筛查方法、眼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原因并相应提出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阅读中的眼动能反应出阅读中的认知加工。本对近期西方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章主要讨论了阅读中的眼动特征、阅读的信息加工与眼动的关系、跳读中的信息整合的特点、影响阅读中眼动的因素以及两种重要的眼动控制模型。笔对这些方面的眼动研究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人们注意到 ,眼动是在阅读过程中的外显活动 ,眼动模式与所阅读的具体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 ,采用眼动分析法对探索阅读过程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研究项目“中小学生阅读过程的眼动实验研究” ,并在对他们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沈先生主编的《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一书。本书系统介绍了国外有关阅读中眼动研究的历史、现状、方法及有关阅读的眼动理论 ,沈先生也对他们借用当代世界用于阅读研究的最为先…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时眼睛是如何对所读内容进行注意的 ?大脑是如何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加工的 ?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阅读时眼睛注视的方式存在什么特点 ?这些问题是目前阅读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眼动仪来研究个体阅读时的内部心理加工 ,为探讨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开辟了一条客观而有效的途径。关于汉语阅读眼动的研究 ,虽然在 2 0世纪初就有人在国外进行研究 ,而大规模的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则开始于 9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 ,终于在 2 0 0 1年 ,一部系统反映我国阅读眼动研究的成果《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沈…  相似文献   

5.
李晓娟 《文教资料》2009,(28):153-155
眼动技术是研究阅读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习障碍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其阅读的眼动研究对该类型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对近年来国内有关学习障碍儿童阅读的眼动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20,(1):106-108
本研究以英语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立足汉-英学习者的阅读学习以及英语教学的实际,分析切分法对汉-英学习者英文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采取不同的切分方式使用眼动仪对汉-英被试者进行英文阅读的眼动观察,以此发现汉-英双语者在英文阅读中的眼动特点及规律,从而探究提升英文阅读绩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阎国利通过眼球运动轨迹研究人的阅读已不是新的方法了。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探索。然而,继认知心理学问世以后,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发展很快,本文将就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些介绍。一用眼动研究阅读的历史较早用眼动方法研究阅读的人...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实验研究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在小学生快速阅读研究中应用眼动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揭示出小学生阅读以及当前快速阅读训练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还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9.
眼球运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睛是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主要通道,对其运动情况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早期心理学家对眼球运动(以下简称眼动)的关注开辟了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新领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1)对眼动基本问题的研究;(2)对在完成阅读任务过程中的眼动问题的研究;(3)对追踪、搜索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中眼动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2002,(13)
●半数小学生阅读方法不对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在研究了学生阅读汉语过程中的眼动发现,近半数学生的阅读方法有待改进。眼动研究是眼动仪记录阅读时眼球运动的轨迹来研究人们阅读状态和规律的。这些实验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阅读方法、习惯、兴趣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学习困难儿童阅读拼音过程的眼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拼音诗和拼音短文为实验材料,利用眼动方法,采集65名儿童阅读拼音材料时的眼动参数,分析学习困难儿童阅读拼音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1)学习困难儿童阅读拼音更为困难,每次注视范围小;(2)学习困难儿童阅读拼音的注视点持续时间长,眼跳距离小,丢失时间多。结果显示:学习困难儿童阅读拼音眼动模式差,眼动模式与理解拼音成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发展性阅读障碍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领域。国外研究者基于认知和生物因素提出了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语音缺陷、小脑缺陷、一般性大细胞功能障碍等理论,并考察了患者的眼动特征,提出了有效的诊治方法。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主要局限在语音和正字法领域,也涉及局部脑区的功能缺陷,但还未从多角度测查其成因,如眼动。该文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患者的眼动特征及机制。  相似文献   

13.
借助Bicomb文本挖掘软件和SPSS17.0软件对我国近年来阅读障碍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矩阵转化,构造高频关键词聚类图和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挖掘出阅读障碍的五大研究领域,分别是阅读障碍的认知和脑机制研究、脑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眼动和病例对照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研究、阅读理解障碍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词切分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把连续的语言信息切分成有意义的单元,以促进文本的阅读与加工。拼音文字中的词间空格起到了词切分的作用;而中文属于表意文字,书写方式与拼音文字不同,没有词间空格。拼音文字阅读词切分的研究发现,词间空格标示了词切分的位置,是词切分的依据,而且,空格有效地引导读者的眼动行为;而中文的文本没有类似空格的词边界的标记,人为标记词边界不能促进阅读,但是人为添加的词间空格能够促进单词的早期识别。关于中文的词切分已有大量研究,但仍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1)对中文词切分的切分依据的研究还没有一致的结论;(2)中文阅读眼动控制模型的构建还不成熟;(3)词切分与初学者学习之间的关系有待研究;(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如何有效处理词切分;等等。未来研究应在以上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恐惧症作为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恐惧症个体对特定事物的注意偏向存在特异性。眼动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逐渐进入恐惧症研究领域,为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探讨提供了有利支持。本文聚焦近年来关注较多的社交恐惧症和蜘蛛恐惧症,梳理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成分和时程性等方面的眼动研究,并在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不同朗读表达水平的大学生朗读和默读即时加工过程的眼动特点。通过对朗读表达水平高和低的大学生在朗读和默读注视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眼动轨迹等眼动指标的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朗读表达水平学生默读时的眼动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朗读的眼动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朗读表达水平学生朗读和默读时的眼动模式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7.
眼动研究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阅读方面。阅读困难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其阅读的眼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集中在对词、句子和语篇等材料的阅读研究上。但这一领域的眼动研究也存在许多问题,未来的研究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更加全面和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