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美芝 《传媒》2017,(8):43-45
有声书,又称有声读物,也可称作有声出版物,其英文名称为"spoken words"或"audiobooks"。美国有声读物协会有较为权威的定义:有声读物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声读物的市场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声读物是指"其中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美国有声读物协会对有声读物的定义).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40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有声读物出版市场,有声读物成为其出版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每年有声读物在美国有25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3.
有声书,又称有声读物,也可称作有声出版物,其英文名称为"spoken words"或"audio-books".美国有声读物协会有较为权威的定义:有声读物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国外的有声书发展的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4.
黄卉 《新闻通讯》2012,(7):53-54
"有声读物"通常是指以磁带、光盘或其他数字音频方式为载体进行录制、包装、销售的录音制品;泛指一切以耳朵"听读"为主要卖点的"音频产品"。本文从广播业者的角度,对有声读物的起源与种类、市场与需求、呈现与发展等4个方面作了较客观的论述和探讨;旨在对"有声读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广播的融合与发展作出些许管窥。  相似文献   

5.
黄卉 《传媒观察》2012,(7):53-54
"有声读物"通常是指以磁带、光盘或其他数字音频方式为载体进行录制、包装、销售的录音制品;泛指一切以耳朵"听读"为主要卖点的"音频产品"。本文从广播业者的角度,对有声读物的起源与种类、市场与需求、呈现与发展等4个方面作了较客观的论述和探讨;旨在对"有声读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广播的融合与发展作出些许管窥。  相似文献   

6.
国内有声读物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浩 《出版经济》2003,(2):24-25
有声读物的兴起及市场现状 有声读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已经拥有一百多家一流的有声读物提供商,拥有众多一流的有声读物网上书店用以购买、租借和下载有声读物。现今美国的出版市场约75%的文字读物有对应的有声读物版本。 国内有声读物市场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早期在  相似文献   

7.
美国有声书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期间经历了从唱片式有声书、磁带书、CD有声书到流媒体有声书等各种载体形式的变迁.美国有声读物出版协会对有声书做出的界定是:其中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磁带、高密度光盘或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录音制品.根据有声书是否依附于某种载体,可以将有声书分为实体有声书(physical audiobooks)和数字有声书(digital audiobooks).  相似文献   

8.
李安 《科技与出版》2021,(6):103-109
发展壮大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必须重视版权保护,尤其是版权许可.文章基于对2010-2020年我国115份司法判决书的实证研究,发现有声读物版权许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寻求版权许可,擅自录制传播有声读物的侵权行为频发;二是虽有寻求与有声读物出版相关的版权许可,但因版权许可不规范而产生的侵权行为多发.对此,应通过强化一般许可、推动集中许可、寻求法定许可等途径,构建合法且高效的有声读物出版秩序,推动文字作品有声出版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内容开发、录音制作,还是在产品发行、营销上,车载有声读物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内容储备与质量、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竞争力与受众定位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如文本来源单一,内容储备不足;价格过高,销售渠道单一;用户黏性不足,难以养成使用习惯;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同其他媒体抗衡,法制建设不健全,盗版侵权问题挤占盈利空间。从车载有声读物自身优势、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文化资源储备、已有的发展基础四个方面来看,车载有声读物发展具有可行性。从内容与受众、质量与价格、销售与营销、宣传与品牌以及广告与盈利五个角度来看,车载有声读物的发展路径还可以更明晰。  相似文献   

10.
何珊 《出版科学》2023,(2):89-96
移动音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显现成为“听觉转向”的重要标志,并伴随着移动终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逐渐丰富了叙事形式和内容。本文以叙事学的“听觉转向”为背景研究互动有声读物中的数字叙事:首先,界定互动有声读物的概念,论述其后线性叙事、多模态叙事和空间叙事三大叙事特征;其次,从情节类型、文本架构和互动模式三方面着手探究互动有声读物的叙事设计;最后,从工具体验、使用体验和意义体验三个维度分析互动有声读物的叙事体验。  相似文献   

11.
张伟迪 《出版广角》2019,(20):36-37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用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读”。多媒体的融合快速推动着有声读物的崛起,为有声读物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有效提升了有声读物的竞争力。本文以公众号“每天读点故事”为例,对有声读物的出版与传播进行分析,探讨有声读物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移动有声读物成为继纸质书和电子书后的第三种出版力量,用户对数字有声读物的需求包含获取知识的认知需求、获取代入感娱乐需求、获取慰藉的情感诉求以及释放视觉的全场景诉求。通过有声读物的内容挖掘、载体形态扩展、语音交互优化以及市场需求细分等途径,可以进一步释放有声读物的经济价值,实现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孟宪堃 《新闻传播》2022,(3):115-116
探寻有声读物的服务创新和价值重塑是有效应对用户多元化需求的策略。将场景化思维引入有声读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新视角,以移动设备、传感器、定位系统、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的“场景五力”为基础,以挖掘有声读物用户需求和设计细分场景为主线,以数据作为桥梁连接用户、平台和其他企业,构建了有声读物产业的生态闭环。  相似文献   

14.
40多年前,法国妇女出版社(Desfemmes)和有声读物出版社(Livraphone)根据社会的需求率先制作发行了一种“有声读物”。  相似文献   

15.
40多年前,法国妇女出版社(Desfemmes)和有声读物出版社(Livraphone)根据社会的需求率先制作发行了一种“有声读物”。  相似文献   

16.
动听中国     
动听中国(www.ilisten.cn)是全球最丰富,更新速度最快的中文有声读物网站,拥有200多万集各类有声读物的内容储备,其中多数是热门畅销有声作品。从05年开站至今吸引大批的有声爱好者,注册用户更是以每天30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动听中国巳被网友誉为中文有声读物的“No.1”。《读者》《科幻世界》杂志有声版;每月推出的动听DVD有声杂志网罗动听精品;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2018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卷第80题的考查内容,分析在有声读物出版中对著作权问题的常见认识误区。在辨析相关错误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广大考生正确界定有声读物制作的性质,明确出版有声读物需要获得的授权内容,并对有声读物所涉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有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8.
声音是人们分享知识信息,增进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传媒产业的蓝海.网络中用户生成的有声读物大量涌现,产品形态和传播模式呈现新情况、新特征.本文结合社会化媒体语境,对有声读物的内涵和形态进行解析,依据传播过程四要素,提出UACR传播模式,并探讨有声读物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岩 《编辑之友》2016,(6):23-27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新的阅读主体、新的接受心理、新的价值评价体系上重新促发了对有声读物的阅读需求,“伴随型”阅读日益成为新的消费需求和阅读模式,数字时代的有声读物整装重生,而自助出版在实现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下重构了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形态.对于数字有声读物自助出版平台的分析和数字媒介视域下主体功能特征的研讨,能够进一步丰富对我国有声读物市场的产业形态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设计,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的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策划、载体形态、发行传播等方面呈现出创作主体多元、内容挖掘精准、产品形态立体、应用场景多样等新的特征。本文基于2018—2021年数据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声读物未来的发展提出优质内容挖掘的持续性、表达方式改进的兼容性、传播效果触达的有效性等合理化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