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读者     
《视听界》1986,(1)
读者朋友,您好!《视听界》和您见面了。您还记得《江苏广播简报·编播业务研究专辑》吗?《视听界》就是由它改版而来的。既然改,当然是想改得让您满意一些。我们打算把它办成探讨广播电视理论、交流业务  相似文献   

2.
肖黎明 《新闻世界》2004,(12):22-25
打假护牌《法制日报》在行动……您听说过《中国法制报》吗?您知道她和《法制日报》有何关联吗?如果您是《法制日报》的老读,您会毫不犹豫地说,《中国法制报》不就是《法制日报》的前身嘛。的确如此。熟悉《法制日报》的老读都知道,1980年8月1日,《法制日报》的前身《中国法制报》正式创刊,彭真同志为《中国法制报》题写了报头。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一梦红楼,二十年出个林妹妹。从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至今,两个二十年,两代人相继谢幕。到如今陈晓旭的出家,为后二十年对林妹妹的诠释划上了一个感叹号。而即将出世的第三代林妹妹或许已不在我们的审美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东文 《青年记者》2004,(5):22-24
记者: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到《中国经营报》工作的? 李佩钰:我是1986年来到《中国经营报》(当时叫《中国农村经营报》)工作,从这里开始了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次职业经历,而这一职业一直伴随我至今,已经17年多了。记者:您是学什么专业的?新闻是您最开始的本行吗? 李佩钰: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纺  相似文献   

5.
一段激动人心的回忆 黄卫星:郑老师,您曾经作为大学生合唱团的一员参加过《东方红》的演出,对于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同时您现在也是颇有声望的新闻传播学者,所以我想您的一些看法应该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认识《东方红》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想先问一些关于具体细节的问题吧,当年您参加的大学生合唱团大概有多少人? 郑保卫:当时舞台两边,一边有五六百人,大约有1000多人,包括工人和大学生.整个《东方红》演出人员共有3500人. 黄卫星: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参加排练的? 郑保卫:我是九月份开始排练的. 黄卫星:您记得《东方红》总共演出大概演了多少场? 郑保卫:演了几十场吧,我还真记不住具体数字了.当时总理经常来看演出.前面的演出主要是给来中国访问的外国领导人看,向他们展示和宣传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6.
意象传播的魅力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艺术作品何以具有永恒的魅力。 为什么说一百个人看《红楼梦》,会有一百个林妹妹?一千个人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会传颂千古,成为挚热情爱的象征?为什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至今读来仍会涌现出一种伟大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7.
正在书海遨游这么久,在您的心目中,一定会有一份"好书"档案吧?哪些书,在您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唯一?或者,哪些出版社、出版机构,是您购书的首选?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出版科学》理应作为其中一个阵地,供同好者聚集。《出版科学》自本期开始,拟展开《我心中的好书·中华出版物》征集活动。如果您推荐的出版物被《出版科学》采纳,《出版科学》会赠送您一整年的刊物以聊表心意。如果您已是我们的赠阅对象,您也可以将刊物赠送给友人,编辑部会保障每一份赠刊准确送达。您的推荐,将成  相似文献   

8.
很难想象,一个多愁善感、孤傲纤弱的弱女子林妹妹,如今已经成为商海里的女强人——长城国际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洋实业公司董事长。她就是陈晓旭。 十年前,陈晓旭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饰演林黛玉,形似神似,维妙维肖,家喻户晓,更是少男痴女们崇拜的偶像。她为什么要“下海”从商?以后还演不演戏了?目前情况又如何?正在人们对文艺界有些人“下海”议论纷纷之时,日前,笔者也带着诸多问题,走访了她。  相似文献   

9.
《新闻天地》2008,(10):29-29
感谢您的填写,我们将抽取十位幸运读者给予精美礼品,请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姓名:地址:电话:Q1:本期杂志内容您比较满意的文章有哪些?认为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的有哪些?●比较满意的文章●不够满意的文章●您希望在下个月的《新闻天地》中看到的内容Q2:购买《新闻天地》10月号的理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霜露再度染红北国的原野时,或是第一只南来的春燕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之际,我的胸中不禁涌起滚滚波涛,一腔思念向着遥远的英国土地飘去。向着可敬可亲的巴里·哈丁老师飘去。去年的今天,我们还一起站在这里,可如今,您已回到了西欧的故乡,已经一年多了再也没有来北京。我终于意识到您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了。是什么,常常引起我对您的怀念?是那严厉的面孔,冲天的怒气,还是……通过汤姆森基金会的一张报纸,我得知您有着40多年的记者生涯。您曾是伦敦《每日镜报》驻欧洲和美国的著名记者,《太阳报》和《星期日画报》的新闻主编。现在,您是基金会的专职业务顾问。但在我第一次见到您时,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相似文献   

11.
梁衡 《传媒》2002,(5):29-30
问:梁衡老师,欢迎做客我们《读书新体验》。我们一般的观众知道您是从初中语文课本上的《晋祠》开始的,的确,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游记散文的精品,您是从这篇文章才开始步入散文创作的吗? 答:不,我在这之前还发表过散文,第一篇散文是1971年,题目叫  相似文献   

12.
2015年的最后一天你是怎么过的?窝在家里追着《芈月传》,还是奔进电影院看了场《老炮儿》,又或是和心爱的TA吃了顿浪漫晚餐? 你看,跨个年都有这么多名堂,可见人生处处是选择.然而,当您在2016年的第一天阅读到这篇文字,您就应该没有被诸多选择裹挟到六神无主——因为您愿意相信文字的力量,因为您心中有向善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13,(4):24
新年以来,曾被称为"铁板一块"的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了改版,发生了诸多变化:头条新闻增加民生内容,推出关于雾霾、曹家巷拆迁等的连续报道,连线特约评论员……您怎么看这些变化?您将如何关注《新闻联播》?您对《新闻联播》还有怎样的期待?本刊在问卷星网站发布调查问卷,截至1月27日,共回收有效问卷62份,以下为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以来,就像和您事先约定一样,每月准时重逢相见。《军事记者》,认识您,才发现您知识渊博,是难得相求的好老师。和您每次见面,都让我有新的收获,这更坚定了我的等待。您知道我在等您吗?因为等待让我更注重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我才能和您交流,才能真正地了解您,才能明白您讲的道理。那是您无数次实践后的真理,那是您多年知识的汇聚,那是您辛勤耕耘后的硕果。您知道我在等您吗?因为等待,我被战友们挂上了“痴情人”的绰号。但我从不介意。是您改变了我,让我从无聊的游戏中走了出来,让我从侃大山中走出来,让我从空虚时…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传媒科技》:科普"认知神经科学",您会如何通俗的介绍给大家?林思恩: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通俗来讲,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大脑在人心理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中国传媒科技》:关于认知神经科学,除了游戏业务领域的应用,目前国内外还在哪些领域探索了相关应用?有没有成型的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16.
刘辉:王老师,我最近读了您的两篇论文,感到受益匪浅。一篇是发表在《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1期上的导读性文章《重划文学研究的疆界》,另一篇是由此扩展撰写的长篇论文《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和经典的重构》(《外国文学》2007年6期)。在这两篇论文中,您都谈到了当今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以及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显然,这反映了您最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另外,您刚从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讲学归来,相信您对当前西方文学及文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又有了新的把握,能否请您就这个问题充分展开谈一下?  相似文献   

17.
1.《当代劳模》:您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钟连盛:能够更好地吸收中外艺术的养分的一种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景泰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上. 2.《当代劳模》:您最看重一个人的什么特点或品质? 钟连盛:受自身性格的影响,喜欢务实、不张扬、脚踏实地做事的人. 3.《当代劳模》:您最珍惜的是什么? 钟连盛:现在走上了管理岗位,用于创作的时间少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相似文献   

18.
在11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本刊对新闻界的老前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穆青同志进行了专访。 记者:从您从事新闻工作的亲身经历看,您认为新闻工作者对我们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所作的特殊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穆青:我是从1942年进入延安《解放日报》起开始新闻生涯的。那时我还不懂得怎样做新闻工作,甚至还不大愿意做记者。我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当记者“满天飞”怎么行呢?但我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从您的角度,您认为数字出版的现状是怎样的? 陈钢:数字出版目前应该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并不清晰,每个环节都在争取利益最大化,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或者说博弈,才能达到一个相对平衡,或者说形成产业链各个环节能够良性发展的局面. 《出版参考》:您在数字阅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体会和感触有哪些?  相似文献   

20.
<正>[题记]如果我仅仅告诉您,这里我们要谈的是代表数字前沿的数字色彩配光技术,可能还无法让您提起精神,但是如果我再告诉您正是由于使用了这种技术,才使得环球电影公司(Universal Pictures)的鸿篇巨制《金刚》(KingKong)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您是否还觉得没有兴趣看下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