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的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少数民族游牧业、官营畜牧业(马政)和农村畜业三方面考察了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畜牧业经济状况。指出,就少数民族游牧业和官营畜牧业两大方面来看,整个畜牧业经济呈萎缩趋势,从这一趋势中,也可看到该区域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变化的某些趋向。认为,畜牧业经济在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故在区域经济中,畜牧业仍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发展是区域主导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对于三江源国家公园这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地位重要的特殊区域来说,在牧区城镇化、现代市场经济冲击背景下,如何依托传统畜牧业,实现牧民生计可持续和区域发展的耦合是一个亟待解决问题。畜牧业是三江源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牧民的生计基础,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使得发展其他产业的难度很大。论文从生计创新视角,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畜牧业创新发展对牧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并提出互联网+畜牧业、体验畜牧业等畜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沙苑地区的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宋时期沙苑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沙苑地区的畜牧业给唐宋朝廷提供了充足的牲畜产品和大批军用马匹。为了加强对沙苑地区畜牧业的管理,唐宋王朝在这里设置沙苑监施行管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沙苑地区出现了开垦牧地为良田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粤北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通过调查韶关地区畜牧业生产现状,分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必须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和重视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海北州地处青海环湖地区核心区域,具有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的许多优势,也有一些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发展生态畜牧业既是建设现代畜牧业、实现新起点上大跨越的本质要求,也是培植竞争力、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刚察县地理位置优越,且具备其他一些相关条件,发展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时机已较为成熟。而这种经济形态,也成为刚察县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集通铁路沿线地区,国土资源十分丰富。集通铁路的兴建,为两侧沿线地区国土开发整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必将形成沿线地区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带动农业、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开发地带。通过时该区域的国土开发整治和生产力合理本局,可实现“两带一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西部农业开发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通过西部开发,使农业得到蓬勃发展,西部地区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仓和畜牧业基础,也为美国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对于促进我国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持续发展畜牧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畜牧业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畜牧业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表现,强调要持续发展畜牧业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并提出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通县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战略措施,使大通县的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通县发展畜牧业的资源到底有多大,本文从饲料资源和畜种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大通县发展畜牧业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西地区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场所,畜牧业在古代索称发达。自秦汉始,这里即被开拓为全国的畜牧业基地,汉代有“凉州之畜为天下饶”的说法.前凉时洛阳地区流传着“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民谣。北魏太武帝拓跋宏充分发挥河。西的地方优势,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与实地考察,毅然在河西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久便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马匹存栏数200余万匹,骆驼100余万头。并以河西为基地,不断地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的牧业旗有33个,半农半牧区旗县21个,畜牧业经济正在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迈进。新的增长方式,需要具有生产要素集聚功能的驿站或桥梁——小城镇的发展。牧业旗发展小城镇既不同于发达地区,也不同于农区,探索其建设之路是本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摩天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治理,在种植上利用新技术措施,五种种植形式相互结合,使该地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且使林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达到了治理与利用兼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然位列世界畜牧业大国之中,是世界上养鸡、养猪最多的国家。畜牧业也渐渐得到了多数人的重视,更是成为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河湟地区是既适宜农耕又适宜畜牧业生产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民族在此生息、繁衍。在河湟开发的历史过程中,明代是该地区城镇体系初步建立的关键时期。明朝总结汉唐以来历代经营河湟地区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政策,在实际推行中也颇有建树。有明一代的有效开发,奠定了迄今河湟地区城镇体系的大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兰州地区畜牧业历史悠久。史称在汉代及其之前,包括今兰州地区在内的陇右诸郡,畜牧业相当发达: 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当时兰州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现已无从征稽,但有一点却是清楚的,即在汉代,封建政府的牧苑故址就设在今兰州榆中地区。可见,至迟在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后半叶,随着天津开埠通商,西北地区的羊毛等畜牧业产品大量出口。地处河西走廊的甘州、肃州等地也因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而成为了重要的羊毛集散市场,不同层级的中间商纷至沓来,使甘肃河西地区所产羊毛得以源源不断地转输出口。羊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使羊毛等畜牧业产品商品化、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河西地区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各种因素相互联结,体现出对外贸易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94年7月,乌盟盟委、行署作出关于后山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转移的决定,完全符合后山地区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完全符合该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特别是“进一退二还三”战略的实施,这是尊重自然规律,主动驾驭经济规律的历史抉择.面对拥有百万人口尚未脱贫的现状,如何运用市场经济理论确立自己的发展路子,我觉得盟委、行署提出的“念草木经,兴畜牧业,加速我盟后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我盟建成畜牧业木盟”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也为全盟各族人民早日告别贫困、奔向小康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本文结合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土地开发现状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口迁移与移民教育宝玉柱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口是在不断的移动变化当中,人口的增长和人的社会地位变化导致人口变动,同样,人口的空间位移也带来人口变化及其伴随现象。从一个地区迁到另一个地区定居,叫做人口迁移;不改变常住地点,从一个地区到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都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央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与内地差距较大,这里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水平落后,人口素质偏低。众所周知,科教为兴国之本,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该地区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总体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大部分是贫困的边远山区,但是这些区域也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比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等。可由于当地劳动力文化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穷和落后,走向富裕和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地区国际关系中的两个仁义亮点在中国南方城市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2月底在海南成立的博鳌亚洲论坛.另一个是10月底将在上海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盛会.这两个论坛从不同方面反映亚洲的利益和呼声.为亚洲迎接全球化挑战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平台.同时也进一步将我国与地区紧密连接起来,更加突出我国在地区国际事务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