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动青少年由于"流动到城市"这一重要的附加变量的影响,伴随着他们家庭依附关系的削弱。学校依恋关系的减弱。参与正当活动的机会减少,对社会规范的信仰降低,他们比固守在农村或一直住在城市的青少年更易产生越轨行为。体制外生存给流动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不利环境。决定了城市社会需要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予以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失地妇女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弱势群体。基于此,深入失地妇女的日常生活,捕捉她们观念世界中社会空间的意义,揭示失地妇女在就业空间、家务空间及社会交往空间方面的特点,进而解析失地妇女社会空间形成的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是在研究人的问题,他的关注点始终是真正人类的生存及其发展的问题,而人的发展又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就是以异化劳动为前提,以实现人的自我异化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与实践的统一而研究的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是推进这一群体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但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信息、资金、人脉、教育等社会资源的获取上处于不利地位,教育培训的社会支持网络较为薄弱。原因在于政府职责缺失,没有发挥教育培训的主导作用,企业缺乏培训主体意识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利用度较低。因此,在实践上构建政府、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四位一体的外部社会支持体系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自我支持系统,开展服务渠道和机制建设,对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一个传统集市变成现代城市广场的城镇化过程,深入探讨了政府(权力)、企业(市场)和居民(社会)等三个不同行动者对城市广场生产过程的影响。政府(权力)通过制定城市规划对城市广场的功能与性质进行定位,主导城市广场的变迁趋向;市场(企业)受到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而进入城市广场,逐步变成一支独立的力量从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以城市居民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则以维权者的角色来影响城市广场的变迁过程,他们用或与政府谈判或以集体抗争的策略来争取自己应得的拆迁补偿,尽可能保全自己的既有利益不受损失。如此,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广场的生产,体现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个行动者之间为实现各自利益目标而相互博弈的复杂竞争的实质,这一过程并不是单方面地受政府主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镇化问题主要表现为,城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城镇体系规划不够合理,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聚集效应差;解决这些城镇化问题,主要对策是加强制度创新力度,科学规划城市和城镇体系,多方引入投资,引导人口和要素向小城镇聚集等等。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尝试提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作用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第三产业作为第一、二产业的后续服务职能日益凸现出来,其在安置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协调产业发展、完善城镇功能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又面临着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化倾向、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既要着眼于自身的特征,又要紧密结合外部环境,去寻找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失地农民问题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必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稳妥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家庭是一个相对保守的自足体,承担着养老育幼、家族承继和观念传承等重要社会功能.而中国传统家庭赖以存在的社会控制体系,特别是经济的、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和制度的控制,决定了其能够长期保持一种超稳定的模式稳健发展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公平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进城农民和城市居民的不平等。社会公平问题绝不可忽视,必须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在城市生活,面临着各方面的社会风险,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一体化社保目标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户籍制度和法律等原因导致他们缺乏必要的保障,因此国家要在统筹、政策和法律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使市民适应城市生活?如何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这给成人教育带来新挑战。社会文化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发展社会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须积极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东北民族人口结构性社会流动趋向高级化,同时,也出现了高级化变迁的速度较慢,上升性社会流动的规模较小,社会流动的省际差异较大等问题。要正确解决民族人口社会流动问题,必须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求我们加快人口的城镇化和区域的城镇化,更要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城镇化;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是一种失败,因此应该扬弃;美国、英国等国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人们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转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从农民变成了市民。这种悄然的发展变化不仅寄托着人们的梦想和期望,更标志着社会组织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与传统的告别,接受一种全新的社会运作模式。社区作为现代社会市民踏出家门的第一站,成为社会最复杂的细胞群,而街道社区的社会管理已成为维稳的新视点。文章基于社会的结构性变化,结合实际进行调研,探索构建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衔接的新机制,以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非理性问题,提出了城市化理性发展的概念,并进而针对不理性的城市化问题提出了理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的产生需要制度的保障,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失地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应借鉴国外对失地农民确立的制度保障,构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城市化道路虽在一定时期能适应中国城市化实践的需要,但它造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使中国城市现代化整体水平低、城市化质量差。因此,中国应注重从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人口迁移和居住地的变化,而且要求更加注重让农民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文化设施等。本文先叙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又描述了该背景下有关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建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