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江 《青海教育》2008,(11):28-29
达尔文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老人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些都在启示我们: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无师自通、不教也能学、学了就会用的语文能力,教学中就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训练。张志公先生在系统研究了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之后,曾经把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四线并进,分线合击”,也就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四条线各有自己的训练体系,最终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识字从“三百千”开始,写字从“上大人”开始,读书从韵文到骈散的吟咏背诵,作文从对对子到八股,都是有很强的训练成分的。   国外的母语教育也普遍重视通过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法国 1995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应该将语言训练和课文学习结合起来,必须具有语文训练、精…  相似文献   

3.
新颁《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是摆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大纲》的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肩负着双重重担:不仅要进行语文教学、而且要根据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精神,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关键是找到并提把住改革的突破D,这个突破口就是作文教学。因为,在“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写作能力是一种最重要的综合能力,是语文能力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其他三种语…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的一个重要语文教育思想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里说:“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陈华辉 《中学文科》2009,(13):25-26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的一个重要语文教育思想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里说:“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朱益群 《教学月刊》2005,(10):24-26
杨振宁教授曾从对中美学生比较的角度评论说:“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是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人才观和培养目标上的弊端。也就是说,我们要打破机械的知识教学,打开拓展视野的窗口,使学生更具有创新精神、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学习中,人们一直误以为文体、语法、修辞和写作与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是同一个东西,误以为课堂上讲讲这类知识,再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迁移”就完成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把母语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简单地划了等号。这一点,早在3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过:“我不大赞成‘语文知识’这个说法。把语法、逻辑、修辞之类称作‘知识’,好像讲得出来就行,容易忽略实际运用。”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法书不可能担负提高语文水平的全部任务……语法书讲的是全部语法,其中有些话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对语文的素养曾有过形象的说法:“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语文学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你看我们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学‘语文’吗?学完了就什么都能干,堂堂五千年中华文明不都建立在‘语文’上吗?”那么要想让语文成为学生接受高尚情操和趣味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营养智慧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就必须从“工具性”刻板、纯粹的知识记忆中解脱出来。作为语文老师,只有更新观念,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吃透新课标的精髓,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形的课堂结构,体现公平参与,合作发展的参与式学习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素养,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益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曾祥芹住《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中提出了语文教育中“文章主体观”。他说:“文章学不但是语文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语文学的主要分支。从语文知识系统看,文章知识是其中的主体部分;从语文能力系统看,文章写作能力是其中的主导方面;从语文教育系统看,文章读写教学又是其中的主要任务。”他进一步指出:“文章学不但是语文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而且是语文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支柱。”语文教育是一个复杂、巨大的系统,正确认识文章学在其中的地位。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此管窥蠡测,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无疑是“养成好的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促进各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话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电影、电视、广播、网络还有戏剧表演则是课外学习资源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搞好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使学生形成有利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高考中,我的语文得了96分,其中作文得到40分。但是说到经验,我却无从谈起,只是通过几年的学习,得到了点滴体会,愿意谈一谈。依我看,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爱学”,二是要“会学”。所谓“爱学”,就是要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要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是“基础”,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它。我觉得,语文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和其它各门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数学研究逻辑思维,而语文也要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所以,语文是一种工具,是进行各种工作必不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己任。语文能力的形成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要实现“转化”,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迁移”,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态度对于后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通俗地说,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学以致用”。我国古人就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说,可见迁移对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汉语知识的迁移(辨析形声字、纠正错别字)在教学中,讲形声字时,我不仅给学生讲清形声字的组合方式,而且引导学生注意辨析形声字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一栏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指的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曾晓洁 《广西教育》2006,(7B):60-60
“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一个基础的核心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包括语文学习)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基础,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了。因此,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所以,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极其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我们可以说,学生读语文教材,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新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新了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6.
蒋英姿 《湖南教育》2006,(12):39-41
同学帮我联系了一份家教工作。我做了一个星期,没有想像中愉快。 那孩子见面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要他拿出语文课本来复习白天所学的知识,他居然仰躺在沙发上,眼睛盯着天花板说:“你不会拿吗?”我问:“是你学习还是我学习?”他说:“反正我不想学,你不拿最好,我叫我爸不付钱给你。”我心里很窝火,但还是强忍着没有发泄,帮他从书包里找出了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7.
李瓯潮 《教育现代化》2005,(11):100-100
新课标对语文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这一要求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位置。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个信号: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练,要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人类人文精神的亮点,沐浴人性的光辉,使学生受到这种熏染,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 累、感悟和运用”,还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 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 律”,“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 文”,形成和发展语文能力。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 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因此,让学 生在愉快的教学中学做人、长知识,增加生活的体验 与积累是极其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的课前积累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 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对学习 有了兴趣,就会由“要我学”变为“…  相似文献   

19.
初中毕业班怎样正确地进行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语文是工具。学生要真正掌握这个工具,就必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所以语文复习应该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目的。(一)要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复习中“教”与“学”的关系。叶圣陶先生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导引,  相似文献   

20.
对于物质的第一种运动形式,要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区别。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是一个系统:从课程性质看,语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立足初中的养成型的教育;从教学目的创新精神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灵魂;从教学内容看,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R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学途径看,语文素质教育提倡以发现性学习造就学生扩动学习精神;从教学要求看,要以“心”为目的,“道”为根本、“文”为基础,在语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