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末以来,从人文精神大讨论、文学终结性话题的争鸣到文艺边界问题的争论,文学批评界已经关涉到了当今中国文学审美范式转换的问题。近几年以来,学界对此课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直接研究。这些研究及时捕捉到了当今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新情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中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现代转型的基本态势与内在规律.近代以来中国文学文体的革新意识和新批评文体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这种转型的向路不仅表现在批评本体意识的凸现中,更表现在对传统批评文体的现代改造和新的批评文体样式的创造中.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促成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新变,使得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言说方式呈现出从隐喻性言说和召唤性言说向归纳性言说和演绎性言说转型的基本势态.而在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扩张中进行的这种现代转型所造成的可能性负面因素也是批评界必须加以正视的.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随感录”是启蒙的产物.中国散文的审美现代性是作为启蒙的反思而产生的,中国现代散文审美性的发生首先体现在散文理论方面,并且深受西方文学艺术资源的影响.外国的Essay理论、“美的文学”理论以及古典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美学建构产生了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工业范式教育强力推进了教育规模和质量,同时,导致了对个性的压制和对规范性的过度追求,其内在缺陷在于缺乏理想、无视个体天赋、忽视教育自由。农业范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矫正工业范式教育存在的问题,削弱工业范式教育对个体的过度强权和工具主义倾向,尊重个体在教育中的自由,同时,理解教育本身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实践农业范式教育发展需要摒弃教育的工业化复制思维,尊重个体的教育自由选择权,尊重个体的教育天赋,在教育发展上强调多元发展范式,在教育的发展价值观上充分尊重创造性的首要价值,而不是简单迎合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是自20世纪开始转型的,也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见证。本文对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起源进行追踪,以及对其属性进行判断以便准确把握我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历程,并使人们从价值层面上重新评估近现代美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本土意识、语境意识与实践意识的研究旨趣和现代性的研究角度对杜卫的《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一书进行了解读,论析了独特中国现代性景观下审美功利主义作为中国美学、美育的现代传统之维的合法性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翻译研究至今已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研究阶段和文化研究阶段。现阶段的翻译研究正处于文化研究阶段,它包括众多的研究学派,其中以解构主义研究的影响最大。受其翻译理论影响之下的解构主义翻译批评范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语文学批评范式和结构主义批评范式,它否定意义的确定性、彰显译者的主体性、突出译作的作用以及将读者的接受纳入考虑范围。当然,解构主义翻译批评范式也不是颠扑不破的,在保持自身合理性的同时它也有其一定的缺陷。理想的翻译批评局面应该是各种批评范式的调和与竞争。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分为发展取向论、人学范式、文化范式、交叉学科范式等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由于学科实践性发展比较缺失、共同体发展不完善及学科理论认同没有达成一致性,导致本身价值不明,使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仍然停留在“前范式的学派阶段”。因此,我们要积极强化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包括理念、意识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全面建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思想意识,推进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弼以哲学家的致思在经书注解中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这种隐匿在哲学玄学本体论下的文学批评理论范式,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具有思维指向的功效。然而,王弼的文论史地位几乎是缺失的,其文学批评理论范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于被遗忘。因此,对王弼文学批评理论范式的研究在当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学致力于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研究,但要将中国学批评成功地进行现代转型,首先必须澄清三个问题,即何为中国学批评的“转型”,何为中国学批评的“现代”,何为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是一项世纪性的课题,众多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而百年来的转型历史就是由这各种力量的“合力”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现状,反思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中批评视角缺失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建构基于两性和谐的既区别于西方女性主义又更贴合中国现实的具有整合意义的女性文学批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学理论批评史分为三个时期;化革命前十七年学理论的特点之一是许多学理论家以既清醒又混沌的心智为共同的思维特征和以社会学评论为主要方法;化革命结束后经历了从恢复期到蜕变期到收获期的发展阶段,初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不好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等同划一;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创作原则、艺术形式和语言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路径是一个逐步向传统内收的过程,尤其是《人间词话》立足中国传统并融合了西方文论精神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文论,这种建构现代文论的方向对当下“重建中国文论”的讨论是有重大启示意义的。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路径被人忽视的原因是由于现代性的迷误。  相似文献   

16.
论一种可能的伦理致思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伦理学要想在日益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一种合法性以及指导生活的话语权力,就必须创制一套能够解释生活和指导生活的伦理理念、范畴系统和致思方式.其中,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是当代伦理学研究的三个维度;个体伦理、国家伦理、公共伦理、日常生活伦理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领域;追问当代伦理问题的历史与价值根据、构成要素和运作机制是现代伦理致思的基本方式;在元伦理学基础上供给一些切实可行的伦理理念和伦理规范则是伦理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国文学批评近现代转型研究应当在形态学、价值学、发生学等方法与角度的立体观照下,沿着现象描述→规律整合→学理反思这样一个基本路径来展开,才能取得较好的学术效果。文章梳理了中国文学批评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十个主要现象;从机制、进程、价值、格局四个方面揭示了中国文学批评近现代转型的基本规律,并对未来文学批评的建构与发展作了反思与前瞻。  相似文献   

18.
审美印象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园地中一道小巧而亮丽的风景。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这一批评话语的总体特质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其核心概念如“灵魂探险”、“趣味”、“人性”等进行辨析,最后从批评文体的角度阐明现代审美印象批评以美文批评享誉现代文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文学读本》关注的是"中国"、"现代"与"文学"。"中国"是指"世界"的"中国","现代"自然是相对"古代"而言,这既是一个时间观念,又包含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现代性"这样的质的规定性。我们所要强调与着重把握的,则是"文学":文学所特有的反应方式,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