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诗学语境中文体概念的所指内涵有一个温长的建构、离析和积淀的过程。《文心雕龙》中“文体”一词的所指内涵主要有三:体裁、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刘勰这种广义文体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多为人们所采用,这之前是广义文体概念的建构时期,人们大多是在体制、体裁意义上使用“文体”一词。唐宋以降,尤其是明清两代,刘勰广义文体概念开始变得狭义化。其主要标志是离析,一方面,语言表达方式、风格这两层意义渐渐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概念;另一方面,“文体”在仅指述体裁这一意义上也有被“体裁”一词所取代的趋势,到了近、现代,这种离析越来越彻底。然而,当西方当代文体学理论涌入中国时,人们又一次在语言表达方式这一意义上认同了西方文体概念,这与中国古代文体概念自身就积淀着这一意义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周敏 《现代语文》2004,(10):27-28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多为话题作文,其中的文体要求由原来的“文体不限”改为现在的“文体自选”,这一变化表明高考作文评分愈来愈重视基本的文体规范,强调体现文体特征。如果忽视这一点,以为“话题作文是个筐,青菜萝卜往里装”,以为“文体自选”就是不管文体,尽可以随意写,那么写出的文章必然是不伦不类的“四不像”。这就好比大家喜欢山高水长、山青水碧的景致,却碰到山枯水浊、穷山恶水的景况,山不像山,水不像水,你一定会大失所望、败兴而归。高考作文应根据题目的特点,根据自已写作的实际情况,选取一种自己擅长的文体,或记叙或议论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考试中提倡淡化文体,有人便认为这就是什么文体也不要了,什么文体的方法也不要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说方法就说那是“八股”,而且认为这就是创新教育。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那么,为什么在考试中提倡淡化文体呢?这就好比在运动场上,如果只“出一张卷”,规定只有跳高优秀的才能得奖牌,那么,擅长长跑、游泳、射击……的便只能被淘汰,所以,在考试中要淡化文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训练中就不要什么方法了,不要什么文体了——试想,如果那样,在考试中小说写成了总结,调查报告写成了诗歌,记叙文写成了合同,围绕一个话…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 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小说的教学     
由于语文教材中的单元设置,主要是按文体来划分的。因而依托于文体来教学,不仅顺理成章,且还提供了一个最为便利的操作平台。凡文都有体,即为载体。关于文体之分,古人早已说过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这就表明文体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从文体间的差异入手,即可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这里且谈一谈小说文体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怍文一半记叙,一半议论,这是文体不明;记叙、议沦、描写、说明平均,这是大杂烩?以上问题是学生考场作文失误的重要原因。我们在要求学生一旦确定文体,作文就得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不能随心所欲。下面谈谈记叙文训练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第一问,写话题作文,记叙文还那么重要吗?近几年来,话题作文比较“热”。有的学生认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就可以随便写随便说,就可以把文体丢弃在一旁,只要是一篇文章就行。其实,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认识。文体不限绝不等于文体杂糅,那种漠视文体的考生,写出来的文章非驴非马,成了四不象,只能在考场上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形式灵活多变,今后几年高考话题作文仍将不限文体,但对内容会加以适当的限制。因此,在进行话题作文训练时,不能全面地“开放”,不能让学生太过“自由”,而应在文体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分解训练,以免学生会“误入歧途”。⒈文体分解训练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其实,“文体不限”并不是不需要遵守文体的规范。《考试说明》就明确规定要“符合文体要求”,每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也把“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和“不符合文体要求”等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为了能把握住文体规范,我们必须进…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语文教学和考试中,有一种“淡化文体”的倾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看待文体问题?能否简单地说“淡化文体”?如果不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又应该怎样体现文体意识?下面这一组文章在不同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希望对老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00年高考作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文体不限”这一新原则。现在则明确为“文体自选”,完全放开了限制。文体开放,首先使高考对写作的考核更加合理,它有利于有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体驾驭能力的考生公平竞争,各展其能。另一方面,文体开放也有利于广大考生创造性的发挥,亦与时代倡导的创新精神、与新时期教育呼唤的素质教育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中考作文命题与阅卷标准有个新的要求:“淡化文体”。于是很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放宽了对文体的要求,只要内容好,文体不限。但是渐渐的,这个“不限”的尺度似乎越放越宽,很多同学信马由缰,写成了文体上非驴非马的 “四不像”。我认为这是把作文训练引入了误区。 其实“淡化文体”主要指命题上不限制文体,强调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应用,并不是不要文体,仅仅是不作苛求和简单化限制而已。因为从文章本身看,文章存在体裁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叶圣陶先生就曾在《文体》一文中指出:“写作文字,因所写的材料与…  相似文献   

12.
文体单一,不善于选择并发展适合自我个性的文体,是学生写作中存在的较突出问题,尤其是高一的学生,在经历了初中以记叙文为主,模式化较严重的中考应试训练后,写作更是多以记叙文、散文为主,写作中很少进行其他文体的尝试.更不用说发展自己的文体风格了、针对这一问题,我确立了此次作文讲评课的主题:根据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更好地表现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清代“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曾把文体分为十三类:序跋、书牍、赠序、传状、碑表等等。在这十三种文体中,“序”有两类,一为书序,一为赠序,其文体特征迥异。  相似文献   

14.
全面系统 实用可读──评《千种文体写作》宋代坤贵州教育学院教授袁昌文、中国管理科学院教授刘胜俊主编的《千种文体写作》,最近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部文体写作专著,是写作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成果.这本书出版以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很快销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现代汉诗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必要的文体建设,近年对现代汉诗的文体实验的不重视已经严重危及到现代汉诗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现在应该加强现代汉诗的文体实验,改变重内容轻形式的诗歌创伤观,倡导稳健的文体实验。这是现代汉诗走出现在的低谷,在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广告日益增长,网络广告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广告形态之一。而近年来,研究广告的虽然不少, 但对这一新兴的文本形式从文体角度加以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根据Cyrstal和Davy(1969:84-85)对广告文体分析的观点,借鉴他们的分析方法,通过对dell计算机网络广告的文体分析,说明一个成功的网络广告,除了具有自身的特色之外,也必须具有传统广告的文体要素,通过本文的文体分析,使读者能更好地领略到网络广告的文体魅力。  相似文献   

17.
论新闻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新闻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和运用刘洪甲新闻文体如何更好地向文学文体借鉴、吸收有益的东西?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恰当而巧妙地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把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新闻文体写得更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使读者喜闻乐见?这在当今仍然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  相似文献   

18.
说明文、应用文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文体。职高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掌握这两种文体十分重要。然而,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摆脱不了升学率的束缚这两种文体的教学成了薄弱环节。因此本文主张职业高中必须尽快纠正忽视说明文、应用文教学的状况,加强对这两种最常用、实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所谓阅读教学对文体特点的漠视,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文体文本都基本用相同的一个模式进行讲授,缺少对不同文体文本讲授方式的选择,结果造成授课形式的千篇一律及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雷同。这不仅造成了不同文体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被漠视,使阅读教学无法真正揭示文本的本质,而且实施形式的千篇一律和内容选择的雷同,又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记叙文是学生最常见、最熟悉的文体,但许多学生在写作和阅读此类文本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写这类文章往往不伦不类,读这类文章往往迷迷糊糊。这与现在的语文教学强调淡化文体这一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