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倡导并奉行了非意识形态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指导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中取得了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提出,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并首次适用于处理中国和亚洲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50年代中期起至6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成功地运用于发展中国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指导中国与民族主义国家关系取得了成功。中苏分裂后,原来主要针对新兴民族国家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摒弃,而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外交”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当代国际关系尤其当前围绕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的萌芽毛泽东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对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他有切身的体验并深恶痛绝,早就立志要为改变现状,建设一个新国家而奋斗。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命运攸关之时。1938年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延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  相似文献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五十多年来,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本文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入手,深入分析和平共处五原则的提出过程和重要意义,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基于国际法的根本原则和现实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与国际法原则和联合国宪章原则是一致的.各国应重视和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国际准则,积极应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受到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反映了世界各国及其人民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首先完整地提出来的,但它的形成完善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外交活动中,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用五项原则处理各种对外事务,并在世界范围内,倡导这一原则,促进了中国对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长期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倡导并奉行了非意识形态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指导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中取得了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提出,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并首次适用于处理中国和亚洲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50年代中期起至6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成功地运用于发展中国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指导中国与民族主义国家关系取得了成功。中苏分裂后,原来主要针对新兴民族国家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摒弃,而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外交"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试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炳良 《天中学刊》2006,21(1):24-26
由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50多年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使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突出双赢;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关系,破除惟我中心论;能够促进国家关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建国初期党对处理与他国关系的理念设想,在六十年的发展中,它一直是中国外交的指导性理念。当今国际体系发生重大变革,中国国家利益与所处战略环境发生巨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具有指导性和开放性原则,如何认识其"变"与"不变",并保持两者间的联动,将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下一个六十年继续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思想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并在实际斗争中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内容。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是我国用以指导自己同各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和平发展,一是指中国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发展,二是指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和平发展为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学分析一、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内容;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与历史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新中国与周边新兴民族国家之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所普遍遵循的原则,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另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宗旨、原则与精神,它已被确定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法,它也是新中国对现代国际法发展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由我国政府提出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实践证明,它经受了战后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变化的考验,已被公认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处理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间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处理国际关系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格局进入交替时期,国际形势更加动荡不安的时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对亚非欧14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周恩来同各国领导人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会谈,加强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周恩来14国之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广交深交朋友,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两德统一等重大变动根本上改变了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战后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雅尔塔体系格局。世界步入一个动荡多变的过渡时期。国际形势的动荡和剧变,促使人们进一步觉醒,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各国人民普遍的要求。 早在1988年,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针对动荡的世界形势,1990年。他再次提出“现在确实需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是顺应世界发展要求的产物,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霸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其内涵融会在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多样性、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国际合作、加强联合国作用、树立新安全观等国际战略思想之中;作为我国国际关系理念的创新,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要战略主张。它包括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政治新秩序;两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各国应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建立稳定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的国家利益思想主要体现在,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基础和归宿,我们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努力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建设要扭住不放,大力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建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逐步进行了调整,突出了维护世界和平,外交为国内经济服务,坚持睦邻友好的内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保证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增强了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的外交战略思想。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