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十年代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 (一) 第一次浪潮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经过十八个月的广泛听取意见、讨论和研究,于1983年4月发表了题为《国家处于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报告,既作为向联邦教育部长呈交的汇报书,也是给美国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相似文献   

2.
80、90年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主题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主题发生了如下变化:就区域研究而言,已经迈出多元化的步伐,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就问题研究而言,80年代较多关注基础教育,90年代则较多涉及高等教育;对于自身学科建设的关注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母亲"作为一种文学形象在父权社会中一直处于被神话的状态。传统的书写方法是把母亲塑造成贤妻良母,这是男性出于自身需要而刻意制造的神话,这一书写方式成为一种常规,影响深远。而当代女作家们却发现了这种书写方式的男权意味,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书写方式,对母亲进行了颠覆性书写:写出母亲的恶和母亲的欲望,并对母女关系重新审视,对女性历史进行构建,使母亲形象变得更加丰富而真实。这种文学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的,其发生与创作主体的人生经历、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西方审丑意识的影响等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以后新时期即从80年代后期至今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为研究对象,着重以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的理论为依据,从女性主义文学中表现的女性意识,女性文学的美学意味和形式,以及女性文学的继承和超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有助于推动此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转变是深刻、复杂的.对应于新的历史语境,它必须同时防范意识形态巨型主题对于个人话语的代替、物质主义中大众惰性气息的滑坡,在多重的阻力之中又不能失去责任意识和重量感,而这种责任和重量的传达又不能失去个体的光泽.本文对意识形态写作和"第三代"中"非非"与"纯诗"写作进行了新的反思,力求在这种反思中寻找先锋诗歌新的写作与生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的艺术特质,以及与80年代诗歌的繁荣景象相比等原因,90年代诗歌常常会给人一种与以往诗歌"断裂的感受",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种具有经验化倾向的观点进行重新梳理,并力求理顺出一些新的现象与结论。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中国学正在实践着的变革已推进了学的深层面,并以一种彻底反叛的姿态,多元地思索着中国学“现代化”的命运。这一变革以“两个抛弃”、“两个觉醒”、“两个误差”为主要特征,有其推陈出新的一面,也有其不足和粗糙的一面,但最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更好地反思并建构21世纪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政治诗、政治小说,以反政府、反体制著称,它们是被压迫者的心声,是弱势阶层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在野的反叛性格。台语文学不仅有学术层面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族群和国家的认同。一些分离主义者,在“多语言文学”的遮掩下,把原本属于汉语方言的台语膨胀为独立的“民族语言”,有意制造北京话与台语的对立,企图利用语言的分裂为推行台独服务,这是不得人心的。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当代作家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时往往从粮食这个视角出发:或通过饮食的优劣来反思历史,或通过人们对粮食复杂的情感来考察一个民族的心理,或以粮食作物为象征,来诠释两性之间原始的生命力.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来考察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小说中的“粮食情结“.  相似文献   

10.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和初步形成,中国当代文学正在经历着位移与嬗变,就其现状和格局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市场文学、准市场文学和非市场文学(其中包括应予查禁的“黑市文学”)。市场文学,准确些说在现阶段应该称作“市场经济初生期文学”,它是按照市场需要、通过市场运作方式进行创作和生产、主要为市场公众文化需要服务从而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市场上流通的文学,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和拥有最多的读者,而且正在迅速发展,必将成为未来文学的主力。从这类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人本精神的探索、追寻和迷惘式的思考,正是作者在困难的转型过程中试图寻找一种诠释人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最根本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笔以对90年代诗歌生存状况的持续观性,深感90年代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严重压缩了诗歌的生存空间,诗人在狭小的空间内奋力挣扎,忍受着商业性化对传统诗歌内质的消解。但诗人们试图在新诗前卫化突进过程中寻求传统内质的精华同现代审美意识的共通共融之处,其望创造出属于这个全新时代的特色诗歌,发出时代的强音。本勾勒限当下诗歌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问题相对于三十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学 (1918- 194 9) ,研究者把 194 9年中国大陆解放后的文学称为“当代文学”,而当代文学五十余年的历史又被分为三个时期 ,即“十七年时期”(194 9- 196 6 )、“十年动乱时期”(196 6 -1976 )和新时期 (1977- 2 0 0 0 )。新时期文学指 1976年十月粉碎“四人帮”后这二十余年的文学。因时间较长 ,研究者对新时期文学也在试图分期以利于研究。我认为 ,新时期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拨乱反正期 (1977- 1984 )。平反昭雪、拨乱反正、主潮明显。如经历了怀念老一代、伤痕、反思、改革文学等…  相似文献   

13.
刘文辉的《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具有以下几点特色:视角方法的"多元融合"、诊断剖析的"钻肌入骨"、现象观照的"瞻前顾后"、价值判断的"辩证犹疑"。而这些特质是许多同类研究著作所缺乏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著大大推进与深化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这一重大学术命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泰国的教育体系由4部分组成,即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本文主要是介绍泰国的高等教育部分。  相似文献   

15.
林哲敏 《文教资料》2009,(22):10-11
上世纪90年代,文学商品属性被确认,由此文学商品化思潮兴起.文学商业化与商业大潮相呼应,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避免负面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坛上已牢固地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并在短期内达到繁荣。在绚烂之极后,女性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渐归于平淡。繁荣后为什么会停滞不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对男权文化的挑战,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确立发展方向,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再次全面回归现实主义。80年代缤纷繁杂的各路先锋派偃旗息鼓,纷纷向现实主义投诚靠拢。然受西方现代派影响,加之80年代各路先锋派的实验探索,90年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发生了很有意识的裂变。具体可分为驾轻就 传统派、兵出斜谷的自传派、兼采众长的折衷派和走向人性的剖析派四派。90年代的现实主义远较80年代富壮粗实,多样性带来的选择性使作家们有了更多的参照坐标,从而拥有更为广阔的创作天空。更为重要的是,90年代的现实主义裂变包含了相当深刻成熟的社会进步,多元化观念奠定了丰富化的基础,现实主义已不再是一种价值尺度,而是一种真正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80、90年代女性诗歌进行研讨和展开论述,除了是要以承前启后的方式研讨女性诗歌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在能够以一种对立、融合的方式,揭示女性诗歌在20年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并在梳理的过程中展现女性诗歌艺术发展的脉络主线,从而在重读历史中,解决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代的文学,在四个方面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作了奠基: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人道主义大写的人到存在主义小写的人的探索,颠覆了"当代文学"的"政治文学"体系;方法论上,经历了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从古典思维到现代思维的革命,建立了新的艺术叙事体系;体制论上,经历了从体制的人到市民的人的嬗变,实现了作家队伍的非体制化与文学形象市民人格重建;传播论上,实现了从文学的人与传媒的人的变异,实现了从文学选择到传媒选择,勃起新的文学-传媒体系。在此意义上理解,80年代文学是异于前此"政治文学"的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张侃 《语文知识》2007,(1):89-93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先锋文学创作,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即由辉煌转向清亡,其流星般的轨迹已然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反思命题。究其迅速衰亡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中国先锋自身的“失根性”;二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如何避免今后的中国文学重蹈先锋们的覆辙,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