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环境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提高环境类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验综合素质的人才,进行了环境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调查、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目前农科类本科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以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本科实验中心实验课改革为例,提出农科类实验教学中"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从"职业规划+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的必修+选修、项目教学+团队培养、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组织教学+自主学习、实验室定时开放+预约开放"几个角度分析了农科类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者根据当代社会的要求,提出了创新能力对管理学类大学生的突出重要性,分析了管理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并从抓住教学第一课堂、营造校园创新环境、加强学生管理实践论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三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北京交通大学环境类大学生创新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关键环节把关指导、过程管理等措施,保证大学生在创新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基本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5.
河海大学环境相关专业具有鲜明的水环境特色。为实现适应性、创新性、实践性环境类人才培养目标,以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建设为契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类对化学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包括构建了适应水利院校环境专业类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化学实验内涵;更新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方法与手段。通过改革与实践,增强了环境专业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竞争力是高校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工科"重点建设内容。针对传统电类实验课程存在内容陈旧、知识点单一、时效性滞后、仅能简单验证理论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适合本科生的电类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建立电类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开展普及型电类实验课程及综合性实验、课外DIY设计制作活动、电类全国性大学生竞赛等相关多层次的系统化实践活动,将电类实验课程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一体化运行,探讨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对学生创新实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意义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前火箭推进装置常常是高温高压容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又能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是高等院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火箭推进原理"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面向创新"为课程培养目标,构建"火箭推进原理"实验教学新模式,将现有实验分为参观性实验、虚拟环境演示实验、示范性试验、操作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五大类,旨在优化实验教学方式,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加强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研究生培养实践,归纳总结影响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三个方面因素,其中包括培养环境、理念认识以及研究生个体创新素质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培养环境主要包括设施资源相对匮乏、导师与研究生角色定位不明以及考核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三个方面;理念认识主要包括就业理念、学习模式以及不同类型知识重要性三个方面的认识偏差;研究生个体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以及创新人格特征五个方面的不足.文章最后从研究生个体、教育部门、导师以及群体环境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改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可为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电子设计大赛对电子信息类课程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文中分别从理论课程建设、实验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课程综合评价体系方面阐述了电子设计大赛对电子信息类课程建设的作用.在创新的教学环境中,将学科竞赛引入课程建设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拓展以后的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高素质生物工程类人才,成都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积极调整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通过建立实验教学管理新机制和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通过加强学生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提供必要的科技活动资金和实验场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校内外培养相结合,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子信息类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力图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办学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法,研究适合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创新实验室建设及团队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面临的宏观形势的改变,南京大学制定了"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方案。根据这一本科教学改革方案,南京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化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思路:不断更新和完善传统的化学专业学术类实验项目,加强建设化学与生物、材料、环境等交叉复合类实验项目,同时开发就业创业类实验项目,为未来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设计了具有情境性、趣味性和交互式特点的跨文化交际开放式实验,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实验课程的目标与定位、课程设计与管理模式.实验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了互动学习空间.创新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是互联网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的新探索,能为其它语言类实践课程的开设提供示范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生物学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生物类和环境类学科本科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术.作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的专业选修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实验课学时少、人数多等问题,致使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低.针对以上教学弊端和改革需求,结合生态学专业的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衔接、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改革考核方式、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构建"234"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两个途径"全方位育人,产、学、研"三类机构"合力服务教学,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毕业实习"四种形式"打造创新人才,对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以人为本,营造创新氛围;设计实验,引导发散思维;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验设疑,构建创新情境是基于化学实验环境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四大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  万新军 《考试周刊》2010,(36):192-193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是培养化学类高素质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课程教学相对于理论课程教学而言,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8.
开发EDA综合实验平台提高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研制的多功能EDA综合实验平台,通过这一个实验平台完成电子类多门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整合,达到了实验资源的最大限度挖掘和开发,也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功能的工程实物环境。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使用此平台丰富学生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实践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特别是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代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华西中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理论上思考了创新型后备人才的概念与培养的关注重点: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关注理科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在实践上建设了包括"机器人制造空间""数字制造空间""航空航天空间""生物医疗空间""智慧城市空间"和"微科技馆"的"五空间一馆"高中理科创新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学校培养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基础创新空间的三级课程体系——创新基础通识类课程、创新空间特色类课程和创新项目实践类课程,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20.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是提高电信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电工电子实验室则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和科研环境。结合大连海事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建设创新型、信息化、开放性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关键问题。实践证明更新实验内容、建立创新实验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满足造就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