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挖掘工艺措施潜力角度入手,总结了孤东油田稠油井作业措施实施现状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乾安地区调整井固井技术难题一直作为吉林油田的重点攻关方向.由于调整井分布的区域、油层埋藏深度、地质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所做工作重点和技术也有所侧重。该区块属于生产老区。井深在1800—2500米,封固不好,存在着不合格井,固井质量比较低,从地质资料看,该地区青山口组和泉头组地层油气水十分活跃,层间夹层薄,为解决该地区固井难题,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措施,如双凝双密度的水泥浆体系,首浆G级原浆.尾浆研究了降失水体系和微膨胀降失水体系.固井还采用常规纤维水泥浆体系、常规防气窜水泥浆体系、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配合相应的固井施工技术。明显的提高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莉  崔维春  姚友龙  陈佃秀 《内江科技》2004,25(3):78-78,76
本文通过精细油藏开发研究,从井网、不稳定注水模式及采油工艺等三个方面优化开采技术手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开发效果;并在提高零散油砂体的采油速度和水驱效果上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南堡5—4井是冀东油田海上的一口重点预探井,构造位于: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南堡5—4断鼻高部位,钻探目的为:预探南堡5号构造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及奥陶系地层的含油气情况。本井由胜利二号钻井平台施工,设计井深5700米,三开12^1/4″井眼下9^5/8″技套设计完钻4421米,套管下深4418.4米,四开9^1/2″井眼下7″尾管设计完钻井深5492米,实际完钻井深5359米,套管下深5352.5米,是我公司海上同类型井身结构中最深的井,完深和各层套管下深均创我公司之最。  相似文献   

5.
孤东油田四区3-4单元,开发形势呈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的特征。主要原因是出砂、油稠造成停产停注井增多,导致动态井网不完善、储量动用程度低。为改善效果,一方面配套运用新工艺提高油水井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补孔转注等手段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本文就单元开采特征及配套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应用效果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高压充填工艺及其应用情况,提出了高压充填过程中的砂体状态模式,在孤东油田应用表明.该工艺较好地解决了防砂与防堵塞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昌利 《金秋科苑》2010,(20):104-104
套管损坏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油田的开发水平及其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孤东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情况,从套管损坏的影响因素、形态、规律和套变机理等分析研究中,提出了一些经济可行的套管损坏预防方法。即制定合理开采方式减少油水井套损的发生,严格施工质量,减少人为诱发套损因素。  相似文献   

8.
孙晓燕 《内江科技》2009,30(3):93-93
通过对孤东油田腐蚀现状调查,腐蚀产物和水质腐蚀因素分析,得出孤东注水管网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导致孤东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水质成分中高的Cl含量、以及HCO3^-、SRB、SO4^2。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9.
孤东油田七区西北部上馆陶组属内陆河流相沉积的非均质多层砂岩亲水稠油油藏,油水粘度比大、非均质性严重,中低含水期含水上升快,水淹不均匀,因此特高含水期仍有大量剩余油分布,针对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形态,通过细分流动单元、简化层系、补孔扩射、优化注水压力、堵调结合、防砂扶井六项挖潜技术实施剩余油挖潜,改善油藏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在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吕祥英 《内江科技》2007,28(11):107-107,141
孤东65-13块及垦东405块油藏位于孤东海堤大坝外侧浅海地带,储量约260万吨,储量品位极高,是典型的高产稀油区块。由于受地面条件限制,常规直井钻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效益较低,影响了两块的正常开发、建产工作。利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GST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进行水平井钻探开发两块油藏,实时钻进监控,及时纠正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证水平井钻井成功率,不仅实现了海油陆采的目的,而且还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毛庆玲 《内江科技》2009,30(9):92-92,34
孤东油田构造上是一个外部形态为潜山披覆构造、内部含有复杂断裂系统的整装构造油田。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复杂断块的剩余油挖潜成为油田增产的重要途径。通过应用迭前偏移处理技术、建立多方向油藏剖面、地层倾角测井应用等多种方法研究孤东油田复杂断块微构造,进而指导开发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这些研究断块微构造的成功做法.对于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文涛 《内江科技》2006,27(9):130-130
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单元属中高渗透、高饱和、中高粘度、河流相沉积的疏松砂岩亲水油藏,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但是通过精细研究计算发现仍有剩余油分布。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实施了完善井网、合理的调整产液及注水结构等挖潜措施,见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孤东油田注水波及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许爱军 《内江科技》2011,32(2):54-54
孤东油田地处滩海,自然环境差,因此在泉油生产过程中低压电力线路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低压电力线路管理工作不到位,不但会影响电能利用率和自身的安全有效运行,同时还会对高压输变电网带来直接影响,导致原油产量损失和生产系统不稳定。本文从问题分析、措施对策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以对油田采油系统低压电力线路的管理和改造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孤东油田KD641区块,原油粘度高,原油性质相对较差,常规注水开发效果较差的特点,为了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在分析了可行性后,在该区块的7口井中应用了无杆泵采油方式——射流泵,该工艺对开采零散稠油区块有较好的适应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翠丽 《内江科技》2006,27(2):139-139
孤东油田六区东南部注聚合物一年多采,取得了较奸的增油效果。本文阐述了注聚实施和见效情况,分析了油井见效与不见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孤东油田浅、薄层油藏由于自身特殊的地质特征,开采难度大,效果差。近年来,新工艺新技术为浅薄层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在油层保护、防砂、机采等方面的不断配套,浅薄层开采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邵保林 《内江科技》2011,32(9):135+137-135,137
孤东油田八区位于孤东油田南部,主要为正韵律的河流相沉积,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处于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常规注水挖潜困难。不稳定注水是提高水驱开发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有必要研究不稳定注水相关增效机理。从实践出发分析水驱后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从井网、注采关联出发的不稳定注水适应性,提出了优先选择注采关联相对独立的井组、油层边部注采不完善的井组、层间差异大的井组实施不稳定注水,并进行了矿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鲁召丽 《内江科技》2010,30(1):102-103
本文对孤东油田北部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本区受孤东断层和五号桩断层影响,发育多条北东向及近东西向雁列式断层向北东方向延伸到桩东凹陷,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油气分布主要受构造、断层以及断层与储层的有机结合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孤东油田注采结构调整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注采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阐述了注采结构调整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