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则徐于鸦片战争失败后被流放新疆三年。这期间他写了不少表现警惕英国帝国主义、建设边疆、歌咏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的诗歌,表现了这位伟大爱国政治家的崇高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3.
试谈近代史上禁烟抗英的英雄林则徐和他的诗,以这位伟人的人格和精神启迪后人。有关他的诗论及文章不多,此文浅探尝识,识其人,见其精神。读之,使人进一步认识这位近代史上爱国诗人,而受到一定教育。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在流戍的过程中,因为环境的变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所以写出大量异于以前的诗篇。这些诗大致可以分为赠别唱和诗、写景抒情诗、竹枝词。这些诗有着多姿的风格,突出的艺术成就,炽热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真诚热爱,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些流戍诗既是他诗集中的杰作,也奠定他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是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伟大而多情的诗人,他的家事诗以其为人臣的忠诚,为人夫的深情和为人父的慈爱为我们奏响了和谐美的弦律,使我们受到感情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元上都扈从诗,从作品本位的维度上看,为我们提供了那个时代蒙古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可贵的认识价值;从作品内涵的维度上看,这些作品表现了蒙古民族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勤劳坚韧、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和英雄崇拜的心理;从创作主体的维度上看,元上都扈从诗人大多数是来自内地的汉族知识分子和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他们对蒙古族人民生活与精神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体现出了多民族国家的知识分子在多元文化上的接受、认同与融合,进而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西域屯垦戍边诗是着眼于地域与诗歌题材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诗歌分类。南朝文人没有踏入西域的机会,也极少有专咏西域屯垦戍边的作品,但他们却以典故、意象的方式.使汉代西域屯垦戍边的辉煌业绩在诗歌中复活。这些诗歌中的意象成了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隐含着一种欣赏与激励,不仅承接着过去,也开启着未来,昭示着西域屯垦戍边诗萌芽时期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阐释《西极天马歌》《鸟孙公主歌》为西域屯垦戍边诗的萌芽;二是论述隋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特征,认为隋代杨素的《出塞》(其二)为亲历西域之作,从而突破了魏晋六朝同类作品的创作传统。  相似文献   

9.
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笔最可宝贵的财富,这种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爱无疆、无私奉献,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并升华了民族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赋予了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民族精神时代性研究,可了解其时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林则徐的流放诗为依据,对林则徐在流放期间心态调适之途径进行了探讨。向朋友倾诉、关切他人忧患、知恩感恩情怀、勇于承担责任、忧国忧民的大爱等是林则徐丰富情感的表现,是他调适平衡、淡化个人忧愁、成就人生辉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纵观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纪昀的作品可谓独树一帜.其作品不仅反映了清代屯田的制度、规模以及显著成效,而且对屯田之艰难、屯民之辛劳进行了生动描绘,彰显出其屯垦戍边诗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是我国半封建丰殖民地社会的第一位民族英雄,鸦片战争前多次上书主张禁烟,在其领导禁烟和反侵略的过程中为了捍卫民族独立,与侵略者、国内外不法商贩及国内妥协派作了坚决的斗争,也正是在他这一系列的活动,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自觉意识之源,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红岩精神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个典型时期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团结统一、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等等优秀的民族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应该在与时俱进精神指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弘扬红岩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的西戍组诗虽然也不免有感怀个人命运和宦海沉浮的惆怅与沉思,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以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龙应台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它能够产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宋人精神的内在图式的英雄词,它表现的不单是个人的英雄主义情结,更多的是整个民族的英雄主义情结;它揭示的不仅是士人人格的挺立,更多的是全民族要求强健和复兴的渴望。词中的英雄形象不仅是词人的自许或者他许,更多的应是那个特定时代、社会、人心的一种普遍理想——国家权威与民族自信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吴圣刚 《天中学刊》2005,20(6):110-111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群体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体现,既是无数哲人睿思的结晶,又是无数仁人志士躬身践行的结果.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价值取向、个人追求、社会理想等等.就整体而言,中华民族精神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和升华,形成了自强、仁爱、贵和、改革、创新、坚毅、气节、爱国等内在品质,这些内在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