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文言文词语识记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从训诂学"音""形""义"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训诂学是一门使用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文言教学中掌握训诂学知识,从解释词义、重视修辞表达方式入手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意义,更有根据地解释一些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4.
训诂学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提高教师的古代汉语水平。例如《曹刿论战》中的“情”字(原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教材解释为“以实情判断”,这种解释使文章前后矛盾。如果教师有一定的训诂修养,就不会被教材的误注所迷惑。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在训诂学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地运用,其效果很明显,可以丰富授课的内容,减轻记忆负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在训诂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在训诂学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地运用,其效果很明显,可以丰富授课的内容,减轻记忆负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在训诂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分析课文当视为这种模式的核心。每篇课文无不要深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伟大意义。因而,对课文挖掘的深入与否成为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志。而事实上,学生对语文课最反感的恰恰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课文分析。语文课能不能不分析课文?有的老师说,如果不分析课文那我就不知道语文课怎么上了。那么,课文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相似文献   

8.
9.
本刊2002年第11期发表的《推翻一个理论命题,重新构建语文教学》一文(作者:建瓯一中张宇田老师),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5期“百家争鸣”专栏全文转载。我们曾“热切期望能有更多的同行和专家参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现在,收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朱丹老师惠寄的文章并刊登于后。真理不怕论辩,深入的讨论研究,无疑会帮助我们对一些重要问题逐步达成共识,从而有利于语文课改。欢迎各方同行和专家继续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0.
常识性课文因其文体的特点,有不少教师教学时常常忘记其"语文味"。常识性课文的教学不应只是承担科学知识传授这一简单的任务,同样应让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的精妙,夯实朗读,感受语言的生动,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范丽娟 《广西教育》2013,(37):71-71
课文插图是指插放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插图与课文的语言形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学生在感受插图美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使情感得到升华,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正确、充分地运用好课文插图。一、运用课文插图激趣  相似文献   

12.
牛静 《现代语文》2009,(8):57-58
与“大”文章相对而言的“小”标题,从古至今备受文人青睐。俗语说得好:“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标题尤如文章的眼睛,眼睛乃心灵之窗,最容易令人“一见钟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文章的标题。因此,本文拟对课文标题在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3.
使用工具书,突破字、词关。对于生字新词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可着重要求学生运用圈点勾划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使用工具书,查出并弄懂生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课前多动手,多翻字典与词典,摘记抄录,不仅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经过自己动手所积累的知识不易忘记。  相似文献   

14.
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文言文词语识记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从训诂学“音”“形”“义”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语言文字深入透彻地理解主要依靠人们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如果让小学生单纯地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文章内容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绘画的准确理解主要依靠人们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如果让小学生通过绘画去理解文章内容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画课文阅读法。什么是画课文阅读法?画课文阅读法有什么重要作用?画课文阅读法应该如何实施?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展开浅显论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文教学“我思”丧失之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文教学中,"我思"丧失的主要特征是:教师迷信他人的意见与方法,失去了对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教学的个性,并且以新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我思"丧失的课文教学疾病,对于语文课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第三学段教材每单元的精读课文后,编者都会安排一定量的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应怎样实施教学?不少教师常常感到困惑。他们有的没有准确把握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区别,有的没有顾及编者安排不同课文的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或将略读课文几乎等同于精读课文,条分缕析、精雕细琢、费时费力,还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或将略读课文几乎等同于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茶的进行,"语文味"的理论在语文课改大背景下也应运而生了。这一理论的提出,给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政治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使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在语文教学中流淌"语文味",可以使语文课堂从以前远离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和空洞的说教里解放出来,开始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去熏陶感染学生,在"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可以说,"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编入教材的课文都是典范之作,教师讲授一篇课文,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理解能力,还教会学生借鉴经典,提高写作水平。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