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穆旦诗歌充满了不同的自我的声音,展示了人类心灵最为丰富而神秘的一面。以“带电的肉体”和“丰富而且危险”的写作方式直逼当前中国诗歌中“那一团模糊不清的诗意”,颠覆了现代诗歌中残留的古典性和传统性,在此之上建立的是一个独异的穆旦世界:多重、分裂的现代自我,苦涩的现代感情,人与世界、人与自身之间更加暧昧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哈里斯的小说《黑色星期天》,在真实的慕尼黑惨案背景下,虚构了"超级碗"恐怖袭击事件。在"恐怖袭击者"形象的背后,主人公兰德尔是一个失去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飞行员,更是一个失去国家认同感的士兵,其经历折射出美国当代社会边缘群体的认同危机。本文以认同理论为视角,通过社会群体中的局外人、自我凝视下的局外人,国家视角下的局外人三个方面,探究主人公在经历一次次身份认同危机后最终沦落到"恐怖袭击者"境地的社会根源,解读哈里斯笔下这一局外人形象的社会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形象学相关理论对日剧《月之恋人》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了解读,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作为“他者”的中国人形象:中国社会中的民众群体形象、中国女性形象、在日中国人的形象;同时对注视者日本的“自我”形象也进行了阐释。认为该剧较为客观理性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形象,辩证地处理了“他者”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网名为例,调查409名大、中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特征,结果发现:1)通过网名呈现出来的自我,较少表现为与现实生活中一致,而多为“表达理想的自我形象”、“表达另一个真实的自我”、“表达内心的真实欲求”;2)人们视互动的具体情境使用相应的网名,以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该情境的特点;3)在网络空间中,男性较女性更希望通过新奇的网名来吸引网友,获得对方好感,而女性的网名较男性更多地表达和呈现其现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知青叙事中塑造了许多“他者”和“局外人”形象,尤以作家张承志和其作《黑骏马》中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最为明显。通过文本细读法,从“自我书写的‘他者’——找寻存在的‘局外人’——‘他者’和‘局外人’的精神复归”的过程来分析张承志的经历和展示《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的情感经历,研究知青叙事里的“他者”和“局外人”形象,对于重返知青叙事、理解张承志作品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自我形象 ,是一个人所形成的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评价 ,即在心目中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如何 ,如何看待自己、评价自己 ,影响到一个人潜能的发挥。本文仅就如何帮助学生培养个人的自我形象谈点看法。心理学家曾向一些参与实践的人呈现若干描写个性品质的形容词 ,让他们从中有选择地用这些形容词为自己“画像” ,结果发现 :那些精神病患者 ,77%的人选出不利于自己的形容词 ,如“不安的”、“烦燥的”、“孤独”等来形容自己 ;而正常的人中 70 %选择了诸如“诚实”、…  相似文献   

7.
郁宝华 《现代语文》2009,(10):73-75
“五四”时期的现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弱者形象,这些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家们的自我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及其心理历程:从以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自傲于传统文人,到经历现实的挫折,在现代社会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变得软弱、感伤、哀怨、自卑。这种自我认知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的。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现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弱者形象,这些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家们的自我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及其心理历程:从以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自傲于传统丈人,到经历现实的挫折,在现代社会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变得软弱、感伤、哀怨、自卑。这种自我认知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的。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自我”与语言是分开的,自我是无语言的,从“发声”到“不发声”是自我“流浪”的过程。观念、世界、劳动等是自我消除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加缪《局外人》中的莫尔索都属于“世纪病”患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征:忧郁、冷漠和无为。本文从个人与自我、与他人和与社会诸关系不和谐的角度探寻罗亭和莫尔索如何成为忧郁、寡欢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多余人”和“局外人”,力图阐明他们在无为与反抗背后的不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心理小说经历了一个从超我情结到自我的尴尬 ,再到本我欲望的书写过程。“超我情结”是一种个人欲求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是一种高蹈的救世情怀的体现 ,“自我尴尬”是本能欲望在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中 ,主人公的精神处于一种被围攻的尴尬境地。而“本我欲望”则是对“超我情怀”的颠覆 ,是个人化欲望的直接书写。在现实的生存原则中体现出的人的本真存在 ,才是文学的使命 ,作家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吕蓓卡和叙述者“我”是《蝴蝶梦》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不管是在外形还是性格方面都形成强烈的对比,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吕蓓卡是叙述者“我”另一个分裂的自我,她是被压抑的“本我”,按照“快乐原则”活动,盲目追求满足。叙述者“我”属于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是按照“现实原则”活动。两者相结合才构成一个真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13.
三毛一生足迹踏遍了59个国家,其域外题材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她在作品里塑造了一系列异国形象和自我形象,具有极高的跨文化研究的价值。文章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域出发,分析和探讨其作品中的异国形象和自我形象,并对这些形象进行探源,同时对这些形象言说自我和他者的功能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九叶派最杰出的诗人穆旦,以其自身独特的生死体验并结合他所接受到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资源,在他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生成了最具反叛性和异质性的诗歌特质。他对战争背景下个体存在性的思索、对现代个人的自我异化与分裂的拷问,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主要构成部分,塑造出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现代性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注入新的现代性质素。  相似文献   

15.
易卜生创作的“娜拉”形象一直深入人心,该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娜拉”从依附到觉醒的心理转变过程,强调女性只有获得自我人格和精神的独立,从根本地作为“人”的意义上意识到自我价值,才能获得真正彻底地解放。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的心理小心经历了一个从超我情结到自我的尴尬,再到本我欲望的书写过程。“超我情结”是一种个人欲求对社会规范的认同,是一种高蹈的救世情怀的体现,“自我尴尬”是本能欲望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主人公的精神处于一种被围攻的尴尬境地。而“本我欲望”则是对“超我情怀”的颠覆,是个人化欲望的直接书写。在现实的自下而上原则中体现出的人的本真存在,才是学的使命,作家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个性极强的作家。特定的时代造就了郁达夫,同时也造就了他的独特的浪漫主义小说。他作品中的“自我”形象是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提炼而成,是郁达夫精神世界的间接表现。表现手法上的大胆、直率也是郁达夫率真个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穆旦早期的诗歌作品,表现了诗人与世界之间的异己性关系。这种异己性关系是穆旦接受中外现代主义诗歌传统影响的基础。在个人与世界的异己性关系中,穆旦认为个人的存在是自明的,认同了中国现代启蒙思想中的个人观念。这种认同导致了个人真实性的丧失,形成了其诗歌中分裂的自我形象。穆旦的诗歌创作,正是以其早期诗歌中分裂的自我形象及其困境为起点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鲁迅坚持的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代表着民族的自省,使中华民族从盲目走向自觉,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鲁迅的文章切中要害,每次都让那些拼命掩饰的面具无情地滑落.“横眉冷对”的确是鲁迅形象至为鲜明的特点。如在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用“自夸”、“他信”、“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自欺欺人的脂粉”、“状元宰相的文章”等词进行挖苦讽刺,  相似文献   

20.
范培松的《中国散文史》基于对散文本性的“生命”理解,从“史”的构架到体例分期上.着眼在一个“变”字,以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散文主体的“自我”精神裂变为经纬.整合了意识形态制约下的社会文化心理及作家的精神气质和艺术个性,在客观再现“史”的同时,融入了著者大量的生命体验和激情,从而派生出一种形象生动的阐释效应。一种通常学术著作所缺乏的人生意味和阅读快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