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爱抚     
一年级的班主任病了,她请我代一天班。天气很热,学校安排了午睡。由于是第一次午睡,野惯了的乡下孩子不大懂规矩。女孩们躺在条凳上窃窃私语,“男子汉”们则横七竖八地“摆”在课桌上,有的甚至还在手舞足蹈,教室里乱得像赶集。我一走进教室,同学们就纷纷向我报告:“老师,他挠我的痒痒”“老师,他摸我的耳朵”……孩子的顽皮、淘气让我忍俊不禁。我请男孩子穿好衣服,并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趴在桌上好好睡觉。我说:“谁趴得最好,老师就摸一下谁的脑袋瓜。”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我轻轻地抚摸了每一个孩子的头。…  相似文献   

2.
又一批新生入学了。一天下课后,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身旁一个声音轻轻地叫我:“老师。”“什么事?”我应了一声,只顾埋头工作。“老师,这节课我表现怎样?”我一扭头,看见一个矮墩墩、胖乎乎的小家伙正仰着头注视着我。是小泽,一个有点淘气的男孩子。他上课不注意听讲、爱玩闹,记得第一天上课还走错了班级。不过今天他在课堂上倒是挺乖的,我放下手中的笔夸奖说:“你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在课堂上不是表扬你了吗?他咧开小嘴乐了,一个劲儿地说:“太好了,太好了!”看见他两眼笑得眯成一条线,我忍不住想和他多聊几句。…  相似文献   

3.
淘气儿童往往“让人欢喜让人忧”,并且往往“忧虑”大于“欢喜”。使家长们更为头疼的是,淘气儿童的比例似乎还在不断增加。常常可以听到家长发出诸如这样的感叹:我家的3个儿子通通都是淘气鬼……我小时候可没有我家的小海茨顽皮……为了帮助为人父母者教育好淘气儿童,德国的几位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总结了一些开明又颇富创见的家长教育引导淘气儿童的经验。A.不要让淘气儿童自感异常。要是家长常把“这小家伙太顽皮了,连老师也怕他”“这野小子的淘气是整个街区都有名的”,或“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淘气的孩子”等话挂在嘴上,顽童们…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2010,(5):10-11
四川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顽皮、淘气,开始我以为男孩子有时候顽皮和淘气也是正常的。但是有一天,我听到他的同学告状,说他捉弄和嘲笑他们学校的一名肢体有残疾的学生。我觉得这很不好,就严肃地批评了他,好像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有人说,要好好教训孩子才有效。请问,有没有比打骂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懂得善待他人,尤其是善待残疾人呢?”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和儿子琛琛刚刚吃完晚饭,爷爷、奶奶便来看宝贝孙子了。爷爷问:“琛琛,你今天在幼儿园淘气了没有?”琛琛歪着脑袋说:“没有。我班谢俊小朋友罚站了,他‘没治了’。”爷爷、奶奶听了他的话,都很吃惊。我问:“谁说他‘没治了’?”“老师说的。”爷爷当着我这个幼儿园教师的面说:“你们当老师的怎么可以这样不喜欢顽皮的孩子!”奶奶也说:“现在就‘没治了’,那以后上中班、大班、小学怎么办呢?”老人的这一席话,对我有很大触动。的确,有的幼儿园教师(包括我在内)往往对一些顽皮、不听话的孩子,总感到有点头痛,态度比较冷淡,有的甚至于会说出“没治了”之类的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到师范附小见习。除了在四(2)班听课,我还给学生上了一节语文课。记得那节语文课刚下,我还没走出教室,五、六个学生就围到我身边对我说:“章老师,你的课上得真好!”我自己明白,这节课上得不怎么样。于是,我很内疚地说:“不,我上得不好。”“章老师,你就是上得好嘛,你写的粉笔字多漂亮!”一个顽皮的学生大声地说着。哦,原来是这样。第二天吃过午饭,我早早地来到附小。一进四(2)班教室,只见学生都伏在桌上,写着什么。我就走到一个平时比较顽皮的学生旁边,问道:“游开荣,你在做作业吗?”“不是,我在练钢笔  相似文献   

7.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淘气伸着懒腰,跳下床,想看一下他自己新研制的两瓶药水。一瓶是喝了之后精力充沛的;另一瓶是喝了之后暴跳如雷,并且变得力大无穷的。正当淘气准备喝第一瓶药水时,蓝猫带着他自家养的顽皮猴子进来了。淘气先请蓝猫坐下,再端杯茶水放在蓝猫面前。“我说淘气呀,这茶怎么这么难喝?”蓝猫边喝茶边皱着眉头说。“可能是放了黑粉了吧。”淘气不好意思地说。这时蓝猫带来的猴子在淘气家里左看看,右瞧瞧,东张西望。突然,他看见两瓶药水,就很好奇地把药水的标牌给换了。蓝猫和淘气正在滔滔不绝地谈着话。“好啦,这么晚了,我要回家…  相似文献   

8.
我认识一个这样的人。他有时认真,有时淘气,还有时稳重,这就是我们班的态度变化王子——王子豪。 他有时认真。有一次,在一节作文课上,他在课上又说又笑,弄得老师心神不宁。突然,老师说了一句所有作文老师都经常说的一句话——下面我开始讲写作技巧,王子豪就变得认真得和刚才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最喜欢的人     
冠豸 《幼儿教育》2011,(7):18-18
在幼儿园的美术课上,老师让小朋友画自己最喜欢的人,儿子画的居然是我。当妻子说起这件事时,我一脸愕然。就在头天晚上,小家伙还因为淘气打破了玻璃杯,被我狠狠地“修理”过,他当时哭喊着说:“讨厌爸爸,我不要爸爸!”  相似文献   

10.
筠筠 《家庭教育》2013,(12):4-5
严厉和柔情并存 少年时代的贾樟柯不是一点点的顽皮,因为他实在太淘气,所以老师称他为“猴子”。为此,贾樟柯不依不饶地追到办公室质问老师,无奈的老师只好把他父亲请来。也是做老师的父亲对儿子循循善诱:“你太顽皮了,老师才管你叫猴子的呀。”他慢慢让儿子明白:老师叫他猴子有喜爱的成分,但过于顽皮和淘气确实会让人头痛的。  相似文献   

11.
【按】前天接待一位家长,为自己孩子的顽皮、淘气很着急。今天,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建议。
  首先是调整你我的认识--确认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觉得自己以前就很顽皮。学前就是村里的孩子王,整天弄得邻居鸡飞狗跳的;上学后,没少犯错、挨批,还经常对同学和老师恶作剧,甚至在上大学时还是知名度颇大的调皮鬼呢。  相似文献   

12.
怪现象一:去年冬天,我客串他校参加中学语文教研活动,遇到一种“怪现象”,着实让深居简出的我吃惊不小。那帮在课前还对我们这些陌生的老师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的“顽皮”学生,到了课堂上,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儿子今年三岁半,又淘气,又顽皮,一天到晚东奔西跑蹦上跳下,除了睡觉之外没有一刻老实,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儿子三岁时我把他送到幼儿园。我让幼儿园老师对他严加管束。刚过几日,幼儿园老师就向我反映说:“全班五十几个小朋友,就数你儿子最不听话,上课时连5分钟都坐不住,下课时桌子上、椅子上爬上爬下,动作又灵活又敏捷。玩玩具时有他在,别人就甭想玩。”为此,我们没少教育他,我们经常告诉他,要把这些坏习惯改掉,可是他就像没记性似的。我们甚至也打过他数次,可是也没  相似文献   

14.
【按】前天接待一位家长,为自己孩子的顽皮、淘气很着急。今天,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建议。光明老师:首先是调整你我的认识——确认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觉得自己以前就很顽皮。学前就是村里的孩子王,整天弄得邻居鸡飞狗跳的;上学后,没少犯错、挨批,还经常对同学和老师恶作剧,甚至在上大学时还是知名度颇大的调皮鬼呢。我们不能把孩子调教成大人想象的"乖"孩子。对调皮  相似文献   

15.
例1:那天,上美术课,徐老师让学生画脸盆。顽皮的阿昌说:“老师,我想画枪。”心情不好的老师冲着他斥责道:“画枪?你想当土匪啊?”全班学生大笑。那节课后,同学们都管阿昌叫“土匪”,阿昌很苦恼,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一个多月后的一个晚上,父亲买了一把玩具手枪送给阿昌,骗他说:“今天,徐老师来家里说很对不起你,还送了一支玩具手枪给你,希望你能卸下包袱,振作精神努力赶上!”阿昌听了很感动,开始努力学习。后来,他考上军官学校。例2:在幼儿园,A惹了B,B还手,A转身时磕破了嘴,A就向老师报告说B打破了他的嘴。老师没有调查,就生气地批评B上课…  相似文献   

16.
我的同桌     
瞧!这是我的同桌———潘洪浩,他是我们班的体委。他很调皮。记得,我俩刚刚同桌时,他就与我打架,凶巴巴的,还不让我过“三八线”。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考听写,潘洪浩在家没练听写,上课就抄我的,我故意把“流水”的“流”写成“充足”的“充”,交本的时候,我把三点水和下边一竖写上去。本发下来的时候,我看见老师在他的本上画了一个很大的X,我很高兴,便举着本说:“看,我得了100分,你得了98分。”他虽然很淘气,但他还是满有义气的。那一次上美术课,我没带纸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见了,说:“你用我的吧,这个绿纸板给你了。”我问:“那你用…  相似文献   

17.
有个外国教育参观团到某校听课,这是堂观察说话课。老师拿了一只小乌龟让小朋友观察,小朋友高兴极了,有个小朋友得意地学起乌龟爬来,老师认为他太顽皮,就用眼睛瞪他,他竟没发觉。老师气极了,准备课后狠狠地教训他一顿。没想到,外国老师评课时竟夸赞了这个顽皮的学生,说他是这堂课学习最投入的。面对同一种行为,任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看法却截然相反。一个认为学生“顽劣”,需要狠狠教训;一个认为学生“投入”,大力给予赞赏。这是评价标准不同造成的。教育评价就像一把“尺子”,无时无刻不在衡量着学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用多把…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是你     
李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这课没法上了!李晓居然没等我说下课就站起来说要上厕所。他一站起来,好几个学生也跟着站起来了。这叫我怎么上课?”我听了也觉得特别恼火,于是找到班长了解情况。原来,下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老师还不下  相似文献   

19.
校园逸趣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课上,老师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能做得出这道,我就每个人发给50颗糖。”不一会儿,学生们一个个站起来,向老师要糖。老师一看答案,鼻子都气歪了,气呼呼地说:“你全做错了,还想要糖?”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你要求做出来,并没有要求必须做对呀。”老师不声不响地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回把一袋砂糖扔到桌子上:“分吧,每人100颗。”老师:“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你会觉得他是一了不起的人吗?”学生:“是的,他一定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为不管怎样,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能活四百多岁人。”文学课上,一位年轻的女学生问教授是否看过…  相似文献   

20.
【按】家长面对孩子的顽皮、淘气很着急。今天,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建议。光明老师:说到对待孩子的顽皮,我请家长朋友回味一下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看看白景琦的老师怎么教他的——这里的关键是"让他服你,看到你的本事所在";还有就是要努力找到你们共同的爱好,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个《远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