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洛阳伽蓝记>详尽记述了北魏迁都洛阳的四十年中佛寺的兴衰,本文通过对该书的梳理,结合北魏洛阳永宁寺、大同方山北魏思远佛寺、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的考古材料,试对比朝佛寺的布局特点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5年12月26日,敬德书院与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第二期,来自全国各地近50位教育界代表齐聚敬德书院,就"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展开了一次小众、高端的主题讨论。会讲伊始,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女士首先发言,为本次会讲破题。她指出,敬德书院一直以来都致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适逢"亚圣"孟子诞辰之际,2017年4月27日,由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办,敬德书院、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敬德书院2017春季论坛在美丽的西山脚下隆重举行。海淀区政协党组书记、敬德书院院长傅首清,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志新,著名文  相似文献   

4.
唐代东都分司制度的渊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以洛阳为陪都 ,由于其位于长安以东 ,故又称东都。所谓分司官 ,就是指在陪都另行设置的一套中央职官体系。早在西周时 ,洛阳就已经是陪都了 ,当时是否设有分司机构及官员 ,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新莽统治时期仍然将洛阳作为陪都 ,王莽曾说 :“昔周二后受命 ,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 ,盖亦如之。”① 既然是陪都必然有相应的机构和职官设置 ,与西周的情况一样 ,其详情不见于文献记载。洛阳作为陪都并明确设置有分司机构和职官的时期 ,应是北周统治时期。北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后 ,至周宣帝时 ,遂以长安为西都 ,洛阳为…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邺城文学在北朝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方面邺城文学继承了北魏洛阳时期文学的大部分成果,“北地三才”的文学才能在东魏北齐得到了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隋朝初年的著名文士“北地三杰”的童年时期都在东魏,他们文学才能的成长在北齐,真正得到海内外的一致推崇则是在隋朝初年。所以邺城文学在北魏洛阳文学和隋初文学之间扮演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北齐储君的建立与皇位继承问题密切相关;其东宫建制比较完善,也颇重视东宫教育、培养,但对巩固储君地位的作用不大;客观政治形势、后宫娄太后权力过大等因素造成北齐"兄终弟及"现象一再出现,并最终制约着储君的建立与其后来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敬德书院是海淀区政府主办的以服务海淀中小学教育为主的传统文化研修基地,这个定位决定了敬德书院既要继承古代书院的传统,又要服务当下现实需求.所以,书院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打造优质资源来服务海淀传统文化教育. (◥)古典静雅的自然环境 传统书院多位于环境清幽的山林中,为求学者提供静修儒学道义之处.敬德书院的自然环境也充分彰显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8.
北朝文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北齐.杨惜、邢劭、魏收、刘逖、刁柔、刘昼、颜之推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见解,主要聚焦于文德论、文变论、文质论、南北文学批评鉴赏不同论等问题的评论.其中,文质论与北齐尚节俭重实用的社会风气紧密关联,主张以质为根本,文质并重,不可废弃辞调,但反对浮华文风;南北文风不同论和南北文学批评鉴赏不同论都是北齐文学批评的独特创见.北齐文学思想根植于北齐文学的创作实际,是当世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同时,又指导着当世的文学创作.将北齐文学思想与《文心雕龙》对比,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知南北文学思想之不同以及北齐文学思想之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2017年6月17日,在美丽的西山脚下,由敬德书院、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主办,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协办的"中国教师·敬德会讲"隆重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处调研员赵建军,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雷振海,海淀区政协主席、敬德书院院长傅首清,海淀教科院院长吴颍惠,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迟希新,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员任宝菊,  相似文献   

10.
朔州秧歌是在山西省北部朔州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广灵秧歌、繁峙秧歌通称为"晋北大秧歌"。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地方文献和实际调查所获得的口碑资料,论述了朔州秧歌与地方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认为《尚书》代表了中国文化从“测天”到“治人”的过渡,它已不再如神话那样主要叙述人与自然斗争的业绩,而开始侧重于治理社会的记录。不过“治人”一开始还是以“顺天”为其形式;至周代则达到了“尊天、敬德、保民”的三个环节,其中又以“敬德”为关键。由此使得执政变得可能规范化了,保证了治安得以正常运转,构成了以秩序为中心,以刑教为两翼的社会治安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2.
说“恒代”     
学术界只知道"恒代"是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出现的,作为恒州代郡的省称,特指代都平城或其周围地区.殊不知在迁都洛阳之前已经出现"恒代",作为恒山代地的省称,泛指北魏国人拓跋族居住地区--"代地".北魏之"代地",即北魏拓跋猗卢代国代王"始封代土",与春秋战国及西汉初期的代王封地有相承关系.从区域概念上界定"恒代",就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朔州黄河以东和恒州地区.恒代区域的东面是太行山脉,南面到恒山山脉和雁门山,西至黄河,北达阴山,可谓山河险要,易守难攻,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风社俗,不仅是拓跋魏的肇基之地,也是拓跋氏政权攻取中原的根据地,还是拓跋氏政权南下江淮的北方屏障,对北魏的政治变迁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先秦“敬”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解题“敬德”一语在《周书》中习见。如《召诰》:“王其疾敬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无逸》:“则皇自敬德”等等。前辈学者对“敬德”也曾多所论及,但其重点,则往往多放在“德”上,研究周人提出的“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殷人不讲“德”而周人非常重视“德”,这一点是殷周在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区别。本文所论敬德,重点则放在“敬”字上,研究“敬”作为一个道德概念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周人这种“敬”的观念,究  相似文献   

14.
正石上梵音僧安道一为北齐时的主要书经者,山东平阴一带有北齐刻经5处,安道一题名者有3处。平阴北齐刻经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当数洪范池镇南大洪山半腰处的二洪顶刻经。其它几处是天池山、云翠山、黑山。其中,"大空王佛"四字竟高达11.3米、宽3米,"佛"字高4.25米、宽3米多。据专家认定:从甲骨文至北齐,此"佛"之大为汉字之最。安道一的书艺甚高,开一代新域,在中外影响很大:"清跨羲(羲之)诞(韦诞),妙越英繇。"日本书道协会曾  相似文献   

15.
洛阳地区周边县城遍布山川和丘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使洛阳居民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洛阳农家乐旅游产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着洛阳市郊山水宜人、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等优势逐渐发展起来.今天的洛阳市郊农家乐旅游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洛阳的旅游业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洛阳农家乐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洛阳市农家乐旅游产品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洛阳农家乐旅游的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要素的分析,找到洛阳农家乐旅游发展中的"瓶颈",提出洛阳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和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民俗中,花卉中的牡丹芍药与禽类中的鸾凤孔翠都是富贵的象征。对于牡丹一项,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牡丹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周敦颐又说:"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据此可知,对于牡丹的钟爱兴盛于李唐时期。至于以牡丹为题材入画,虽然没有准确的史料或出土文物证实始于何时,但据文献记载,至少可追溯到北齐时期。唐代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说"北齐杨子华画有牡丹",这是关于  相似文献   

17.
北周作家王褒的生卒年,史书无明文记载。曹道衡先生《关于王褒的生卒年问题》一文①推测其生年为公元511年、卒为公元574年,此说误。笔者认为王褒当生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卒于周大象二年(580)。王褒集中有《玄圃浚池临泛奉和诗》,很值得注意。玄圃在洛阳。庾信也有《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诗,王庾二诗当是奉和咏某周帝东游洛阳时作。按周帝东幸洛阳一带,只能是建德六年(577)正月以后的事。因为北周、北齐长期敌  相似文献   

18.
敬德书院     
<正>北京市海淀区北部的鹫峰南麓,林木葱茏,环境清幽。一座传统的四合院掩映其中,青瓦灰墙,绿棂红窗,寿石竹林,椿萱丁香,古典厚重.又不失灵动雅致.2 014年9月2 8日.海淀区委、区政府在此创办海淀敬德书院。敬德书院以"进德为本、诚敬致用"为院训,淋承传统书院"育人重品德,课程重思辨,学习重讨论  相似文献   

19.
北齐时,南北文士间进行了频繁的文学酬唱。在以军国文章为主流,诗歌为支流的北齐文学发展的背景下,士人间交游酬唱的文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北齐军国文章对江左文风的选择接受;二是北齐诗歌对江左文风的接受与抵制;三是北齐士人对南北文风观念的彼此认同。而由此引发的北齐文学的勃兴,也于侧面反映出北朝文学与南朝文学分庭抗礼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汉石经又称熹平石经,刊成后曾被董卓之乱及永嘉之乱战火殃及,冯熙、常伯夫任职洛州期间又将其毁弃分用,此后曾被委于榛莽;复经由洛阳迁至邺,又由邺迁回洛阳,再由洛阳移至长安三次搬动。黄初补其缺坏,北魏崔光曾修复之议,北齐时又被施列学馆,然至唐魏征收集时,石经已十不存一。唐宋时期曾有少量残石出土,民国时期数百方残石出土后散于公私之手,而建国后发掘和征集的残石近千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